訓練後肌肉酸痛,是乳酸堆積還是筋膜微撕裂?那是經絡阻滯了

動靜合醫 發佈 2022-12-05T17:56:41.638312+00:00

疫情當下提高免疫力是很多人關注的點,但很多人長期沒有活動。如果突然之間進行了相對於日常較為劇烈的活動,第二天就會有很明顯的肌肉酸痛現象。那這一些肌肉酸痛是怎麼一回事呢? 乳酸堆積造成肌肉酸痛,這個是大眾所接受的一個西方醫學概念。

疫情當下提高免疫力是很多人關注的點,但很多人長期沒有活動。如果突然之間進行了相對於日常較為劇烈的活動,第二天就會有很明顯的肌肉酸痛現象。那這一些肌肉酸痛是怎麼一回事呢?

乳酸堆積造成肌肉酸痛,這個是大眾所接受的一個西方醫學概念。這個概念在早些年被一些科學家推翻了,他們在肌筋膜中的研究發現肌肉酸痛是因為筋膜的微損傷造成的。當對於這些筋膜採取一些治療性手段的時候,這個肌肉酸痛便得到改善。

那到底是乳酸堆積還是筋膜的微撕裂造成的肌肉酸痛?筆者覺得這兩個都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原因。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筆者發現了另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經絡阻滯了。

看到經絡堵住了,很多人可能會笑一笑,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怎麼能解釋肌肉酸痛?莫急,你讓筆者給你慢慢講解。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講述過經絡是組織的間隙(經絡,它是肌肉筋膜中的縫隙,我用這個理念來治病),並且用這個概念在臨床中治療獲得很多療效。這個訓練後的肌肉酸痛也是其中的一種,而且是容易解決的一種。

在臨床中當遇到肌肉酸痛的患者時,你可以觸診到他肌肉酸痛的位置肌肉張力(肌肉緊張度)相對於周邊是比較高的。如果按照經絡是組織間隙的概念來理解,這個有張力比較高的肌肉它將周邊的組織間隙壓縮了,導致了經絡阻滯的現象。

「不通則痛」,這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那麼經絡的阻滯是不是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疼痛?特別是當你在要用這個張力比較高的肌肉時,它更加阻滯了組織間隙的流通性,導致了疼痛的加劇。如果你不想要肌肉酸痛,那就放鬆肌肉,讓組織間隙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疼痛自然緩解。

可能看到這兒有些人就會說,如果是經絡阻滯怎麼可能我一動就疼,不是應該一會兒才會開始疼麼?你這個理由有些牽強。

《黃帝內經》雲「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在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詞「悍」字來形容衛氣,它有快速,彪悍的意思。而且我們可以看到衛氣它走行在皮膚之中,分肉之間,一旦(肌肉張力增高)阻擋它的道路(組織間隙)是不是急劇會產生反映?

筆者在臨床中針刺一些穴位的時候,當導引衛氣產生改變的時候很多患者便是產生了類似肌肉酸脹痛的感覺。那個感覺很迅速,有些人描述就像是閃電一樣一整片的酸脹痛。

看到這兒會不會有些人想起為什麼肌肉訓練後需要拉伸?因為拉伸可以防止第二天肌肉酸痛對不對?那為什麼拉伸可以防止第二天肌肉酸痛呢?西方醫學認為拉伸可以抑制肌肉的收縮,可以起到良好的放鬆作用。

如果我們之前說的肌肉酸痛是筋膜微撕裂造成的,那麼運動後拉伸是不是會加劇筋膜的損傷,這一個假設就很難立足了。同時我們看到乳酸的堆積大概率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原因,因為肌肉張力的增加會導致肌肉周圍甚至內部代謝環境變糟糕,而導致乳酸這些代謝產物沒辦法排出而滯留在局部。

為什麼筆者敢這麼確定乳酸堆積只是一個結果呢?因為筆者調過好些肌肉酸痛的患者,你只要能摸到他們緊張的肌肉方向,用手法或者針法解開後肌肉變得鬆軟有彈性,基本上當場症狀就消失了。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說我們處理了肌肉的緊張度,讓肌肉內部和周邊的循環變好了,它的乳酸堆積也就隨之消失了。所以乳酸堆積只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原因。

如果我們用組織間隙就是經絡的理念來說,我們把肌肉張力(緊張度)降下來後,經絡阻滯現象是不是就改善了?筆者認為用這樣一種東西去解釋可能更合乎邏輯,不知道你怎麼看。

總結:

臨床效果是驗證一切理論的地方,只有都能解釋一切的理論最終才能經得起考驗。

中醫是經過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它如果沒有一定的可靠性是沒辦法在這種西方醫學打壓的情況下還生存下來的。

筆者喜歡去懷疑和驗證一些東西,曾經在體制內被上級醫師說狂妄。但我覺得很多東西就是要去辯證的看它的優缺點,正是因為在臨床上經不起考驗才去懷疑,難道不是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