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引60萬噸!無錫啟動冬季引太湖水入城工程加速水體「新陳代謝」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12-08T13:06:04.425822+00:00

午後,常到體育公園健身的潘女士發現,環城河的水比之前更清了。這樣的變化緣於無錫市啟動實施的冬季引太湖水入城工程。記者7日從無錫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該工程自6日晚間啟動,城區居民的身邊河不僅「喝」上了優質太湖水,還加快了流動,強健了筋骨。

午後,常到體育公園健身的潘女士發現,環城河的水比之前更清了。這樣的變化緣於無錫市啟動實施的冬季引太湖水入城工程。記者7日從無錫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該工程自6日晚間啟動,城區居民的身邊河不僅「喝」上了優質太湖水,還加快了流動,強健了筋骨。預計1個月內,運東大包圍144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河道將完成一輪水體「新陳代謝」。

據介紹,太湖水原本是經梅梁湖、大渲河泵站,再由梁溪河,直接流入京杭大運河,僅運河周邊河道會受到潤澤,城區大部分河道難以「喝」到太湖水。但無錫市城區屬於典型的平原河網區,水體流動性差,河道自淨能力不足,尤其是進入冬季枯水期後,更需要藉助外部動力暢流活水,提升區域水環境。

如何把經由大運河白白流走的優質太湖水充分利用起來,使其發揮更多生態效益?為此,該市自2019年起,啟動冬季引太湖水入城工程。引水期間,位於梁溪河與大運河交匯處的仙蠡橋南樞紐節制閘關閉、地涵閘門打開,太湖水經穿運地涵流入運東大包圍。「如果把仙蠡橋樞紐比作一座立交橋,那麼,自然河道相當於橋面道路,涵洞則相當於橋下的下穿道路。」無錫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為保障引水期間區域內水位平衡,此前該引水工程實行的是「邊引邊排」的調度模式,即引水入城期間,利民橋、江尖等沿運河水利樞紐同步排水,這種模式主要使城區骨幹河道受益。

今年,無錫市水利部門對調度時間、水量平衡、水位調控、引排模式等方面進行優化,實行更為精細化的調度方案。

紅線區域內為運東大包圍(無錫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供圖)

在調度時間上,結合實際,將今年的引水時間定在12月6日晚,比去年提前了1個月左右。在調度水量上,經計算大包圍內河道調蓄能力等綜合因素,每日引、排水水量分別定為60萬立方米、80萬立方米左右。

在水位調控上,除考慮區域安全水位外,還充分考慮古運河旅遊精品路線的遊船需要,將古運河水位精準控制在適宜遊船航運的3.4米左右。

在引排模式上,市、區兩級水利部門聯動,實行「夜引日排」的調度模式,即在每天晚上8時-次日早上8時,開仙蠡橋南地涵門閘,關沿運河排水泵站,日引60萬立方米太湖水入城,各區域河道根據需求,通過開關泵閘,對入城湖水進行合理分配;早上8時-晚8時,關仙蠡橋南地涵門閘,開沿運河排水泵站,排出大包圍內80萬立方米水入大運河。

「晚間的運東大包圍相當於一個盛水的水盆,不止區域內的骨幹河道、支流等『主動脈』,甚至是二級圩區等『毛細血管』都能『喝』到太湖水。」無錫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通過引、排水形成的區域水位一漲一落,相當於區域內發生了一次「潮汐」,不僅促進了水體流動,河道水質也進一步提升。根據監測數據,太湖水入城當日,梁溪河、環城河等河流水質明顯提升。

據介紹,本輪冬季引太湖水入城工程將持續到明年3月。下階段,無錫市水利局還將實行「西引太湖水+東調望虞河水」入城的雙路徑引調水模式,進一步創新優化水利調度方案,深度改善城區水環境。

記者:劉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