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為什麼不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這是解決出行問題的終極之道

盒子裏的密探 發佈 2022-12-08T22:24:46.316887+00:00

這個舉措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要渡過瓊州海峽只能坐輪船,如今一封鎖,這塊區域便成了「圍城」,非常影響人們的交通出行。

瓊州海峽曾因為出現大霧天氣被緊急封鎖海域,輪船禁止通行。


這個舉措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要渡過瓊州海峽只能坐輪船,如今一封鎖,這塊區域便成了「圍城」,非常影響人們的交通出行。

為何不在瓊州海峽修建跨海大橋或者是海底隧道呢?這難道不是解決出行問題的終極之道嗎?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得簡單。

困難的出行

人們想開著汽車去海南,有專門的渡海輪船,汽車開到輪船上,跟著輪船一起到海南的港口。

也有運送物資的火車,來到港口一節一節地送到輪船上運過去。

這樣的交通方式非常不便,而且耗費時間,有的時候還要看天氣,人們對此怨聲載道。


關鍵是,海南處於熱帶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冬季的時候大霧天氣特別多,霧氣濃厚,直到下午才能散去,大大縮短了人們的出行時間範圍。

當然,也不是不可以坐飛機,但這對於短距離出行的人們來說,性價比極低。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修建一座跨海大橋,或者是海底隧道。

不過關於大橋和隧道的修建有三個難點:技術條件、資金來源、地理環境。

技術難題

修建一座跨海大橋需要眾多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其難度不亞於修建一座大型水電站。


可我們連55公里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都修過,而瓊州海峽的最短距離不過19.4公里,為什麼不能修?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港珠澳大橋的修建環境,和瓊州海峽是完全不同的。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確實能夠在港珠澳大橋上學到一些經驗,但是更多的東西還需要專家去摸索。

在此情況下,就需要一個長遠的考慮

比如,應該選取怎樣的材質才能使大橋屹立長久?怎樣的路線才是最優選擇等等,都需要專家煞費苦心地鑽研良久。

當初在建造港珠澳大橋的時候,從前期的意見提出到正式施工,足足用了26年的時間。


從動工到正式使用又花了11年,可見要進行跨海項目,需要多麼長久的籌備和修建,

不管是在瓊州海峽修大橋還是修海底隧道,都只是時間問題,只要大家耐心等待,就一定會有的。

目前不修建的原因在於前期準備工作還未完成。

地理環境

首先是水深的問題,別看海南島距離陸地近,但是瓊州海峽卻深得嚇人。

平均水深都達到了44米,最大深度為114米。


想要在這樣深的一處海域當中修建跨海大橋,所需的原材料肯定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並且還要考慮海域的生物因素、海水侵蝕作用等等,增加了建造橋樑的難度。

如果想要修建海底隧道,對我國的技術要求也很高。

目前,我國的海底隧道修建技術還並不成熟,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

此外,瓊州海峽存在海溝,不論是海底隧道還是跨海大橋,這都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難題。


其次,海峽底部的地形複雜,崎嶇不平,導致水的深淺不一。

複雜的海底地形為大橋的修建帶來了難度,而深淺不一的海水,導致海底壓強存在偏差,這對於海底隧道來說也是一個難點。

最後,海南島的氣候多變,瓊州海峽經常出現大風大浪,即使修建了跨海大橋,估計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而且,瓊州海峽的大霧天氣很多,遇到大霧天氣,汽車不可能在大橋上通行。


因此,跨海大橋並不是瓊州海峽最好的選擇,也許可以試試海底隧道。

但這也有個問題,那就是海南島屬於我國地震活動帶之一,距離亞太板塊交界處並不遠,地震活動頻繁,小震多發。


如果修建海底隧道,也要考慮到地質活動可能對其產生的影響。

資金問題

海南島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樣高,如果要修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大頭的錢需要國家財政補貼,中頭則是廣東省出,海南當地儘量補足投資。

修建一條跨海大橋需要多少錢呢?我們來看看港珠澳大橋花了多少。


其總工程項目投資為1269億人民幣,要知道,世界級工程三峽大壩的造價也不過2500億人民幣。

我們保守估計,在瓊州海峽修建一條跨海大橋,少說也要1000億人民幣。

至於海底隧道的造價,則更加昂貴。

中國正在規劃的煙大海底隧道全長預計超過100公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總投資成本在2000億~3000億元之間浮動。


當然,工程的投資是一方面,如何將這些成本收回又是一方面,畢竟這不是慈善工程。

考慮到通行費、旅遊開發、資源運輸等效能,在瓊州海峽修建跨海工程的成本回收周期可能較長。

這也給前期的資金籌備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跨海工程

雖然在修建跨海工程上,面臨著諸多的難題,但是我國的仍舊在其中尋求某種解決的辦法

1994年,廣東省和海南聯合展開了瓊州海峽的研究工程,從各方面來考慮跨海工程的可行性。

其實,早在1974年的時候,周恩來總理就明確指出,一定要在瓊州海峽修建跨海工程,加緊兩地人民的來往。


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跨海工程的工作遲滯

2009年,廣東和海南的交通部門進行了會談,雙方商議在可行性、科學性的原則下,展開跨海工程的調查工作。

廣東省為了表明自己修建跨海項目的決心,先後拿出8000萬人民幣用於地質勘察,並且聘請知名設計師進行了方案設計。


2014年,廣東省發布了相關規劃目標,並在文件當中指出,這項跨海工程的成本大約為1400億人民幣。

對此,設計師選定了10條通道,經過反覆對比,提出了6種跨海方案,後又篩選掉了2個方案。

其中,位於東線的方案由於在地震帶上,而且水底地形複雜,被設計師捨棄。

方案主要集中在中線和西線上,中線路程較短,路線順直是理想的通行場所,西線水底平坦,難度低,適合建造橋樑,但是由於靠近國家保護級珊瑚礁群,可能對其造成破壞。

有關建造隧道還是橋樑的說法也在討論當中,其中有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隧道橋樑結合的方式。


可以說,為了修建瓊州海峽的跨海工程,設計師們是煞費苦心,完善了一個又一個方案,經過權衡利弊,才最終擬定在4個方案當中。

據有關人士透露,目前已經選出了最終的兩個方案,正在角逐備用方案和主要方案。

而2021年國家下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也在督促瓊州海峽工程的建造,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開車去海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