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只是治療鼻息肉的第一步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 發佈 2022-12-09T23:54:55.708371+00:00

鼻息肉是贅生於鼻腔或鼻竇黏膜上突出於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組織團,是鼻腔和鼻竇黏膜的常見慢性疾病,以鼻阻塞或鼻分泌物增多為常見表現,伴面部疼痛或腫脹感,嗅覺減退或喪失等症狀,還可能引起耳鳴或聽力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鼻息肉是贅生於鼻腔或鼻竇黏膜上突出於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組織團,是鼻腔和鼻竇黏膜的常見慢性疾病,以鼻阻塞或鼻分泌物增多為常見表現,伴面部疼痛或腫脹感,嗅覺減退或喪失等症狀,還可能引起耳鳴或聽力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基於鼻息肉的組織病理學特徵,中國的鼻息肉病人可分為五種類型:淋巴細胞型、漿細胞型、中性粒細胞型、混合型、嗜酸性粒細胞型。其中淋巴細胞型和漿細胞型術後很少復發,中性粒細胞型和混合型有部分復發,而嗜酸性粒細胞型鼻息肉在手術後絕大多數復發。若鼻息肉中的嗜酸性粒細胞在所有炎症細胞的比值超過27%的時候,兩年內復發風險將在95%以上。

有些鼻息肉應首選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效果切實可靠,復發率較低;而有些鼻息肉則應特別慎重對待,如高嗜酸型鼻息肉,該型鼻息肉患者往往不僅是鼻腔局部的問題,而是全身高嗜酸性粒細胞炎症背景下的鼻部表現,這類病人往往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往往高於5%)時,經常合併支氣管哮喘,易被誤診為過敏性疾病或與之同時並存。因此,對於高嗜酸性粒細胞型鼻息肉,其治療核心是通過藥物對抗全身的高嗜酸性粒細胞炎症,手術治療也僅僅作為藥物治療體系中的輔助手段,是僅當息肉生長已不可逆轉,嚴重影響生活,且藥物治療無法改善時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因而對於該類鼻息肉,必須將其上升至像糖尿病、高血壓一類的「全身慢性病」來看待!

避免及減少鼻息肉復發,需要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鼻息肉的發生往往不是單一病因,可能與鼻腔鼻竇的結構及黏膜功能、局部過敏反應及特異性體質、不良的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全身慢性疾病等有關,因而全面、合理、規範治療,是降低鼻息肉復發率的關鍵。所以在做鼻息肉手術的同時,還需要治療處理與其相關的病因,如:手術時同時處理鼻中隔偏曲,泡狀鼻甲,開放有疾病的鼻竇,治療過敏性的病因及全身疾病等。

成功徹底的手術治療只是治癒鼻息肉問題的第一步,術後按時複查,嚴格遵照醫囑,也是防止鼻息肉復發的必要條件。由於鼻腔鼻竇黏膜功能的恢復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短則2個月,長者半年,甚至一年,如果是特異性體質的患者,或患有慢性疾病者,則需要更長時間的複診複查。除此之外,患者還應注意增強體質預防感冒,防止接觸過敏源,有效控制過敏性疾病,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積極治療慢性病等,多方面提防鼻息肉的復發。

規範手術治療,定期術後複查,全方位的預防措施都會有效降低鼻息肉的復發率,相信在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無論何種類型的鼻息肉,都會得到有效控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