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來,我不會讓孩子考研」如今的考研成了「新型啃老」?

略略略懂一二 發佈 2022-12-10T14:44:30.579312+00:00

「如果有機會再去做一次選擇的話,我再也不會讓孩子去考研了,真的現在非常的後悔。」這是一位家長在跟我聊天時候,給我訴說著當時選擇孩子考研後的後悔,也讓我對考研有了新的感觸。

文▏略略略懂一二

「如果有機會再去做一次選擇的話,我再也不會讓孩子去考研了,真的現在非常的後悔。」

這是一位家長在跟我聊天時候,給我訴說著當時選擇孩子考研後的後悔,也讓我對考研有了新的感觸。

也算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發現,其實考研對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驗。

其中的負擔,並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擔的,而且跟這位家長有相同境地的家庭還有很多。

其實一直以來我見過更多的還是家長支持自己的孩子考研,而且相關的考研老師也在建議有能力的大學生,最好還是考研。

關於考研,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考研名師張雪峰,他在考研圈裡的影響很大。

按照他的說法, 其實考研可以改變那些雙非院學生的命運,在未來有一個更好的前途。

不過在對未來美好的憧憬的同時,更多的還是考研給一般家庭帶來的負擔,而由此在近些年產生了所謂的「啃老」考研生。

「啃老」型考研生,越來越變成一種現象

很少有人會把「啃老」和考研聯繫在一起,畢竟考研也是跟高考一樣,都是讀書。

想要考取一個更好的學校,獲得一個更好的學歷,大多數人都認為同學們考研其實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年輕人奮發圖強,努力的提升自己,改變自己並沒有什麼壞處。

但是這件事如果仔細想想的話,其實是細思極恐的。

每年的考研人數在如今都是不斷的上漲的,年年是歷史新高,今年的考研人數達到了四百多萬人,而如今的考研錄取率也僅僅是10%左右的樣子。

這裡還包括了後來的調劑人數,也就是說明很大一部分人其實考研的成功率很低。

這也就說明了並不是每一個同學都在拼命努力的在備考,而是有的在打醬油,在假裝學習。

感動自己,也在逃避著進入社會後的責任,這部分同學也給自己起了一個相對應的名字「考研氣氛組」。

在一些數據顯示,每年上百萬的考研當中,有很多同學都是二戰生,甚至是三戰生。

第一次考研因為沒有經驗,自己並沒有認真去學習等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導致了自己接下來的落榜。

但是第二年,第三年的二戰,甚至是三戰還是失敗,更多的還是花著父母的血汗錢,去做著那些註定沒有結果的事情,在浪費著自己的青春和時間。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無疑就是啃老,只是一些人不願意承認罷了。

考研的成本很高,而且基本都是家庭在承擔,具體來講就是父母在承擔。

其實很多人都計算過一個大學生的四年學習成本,家庭需要付出的支出都很高,例如四年的學費,每年按照5000來計算的話,四年的時間就是兩萬多。

還有日常的生活費,每個月按照1500元計算,四年的時間最少也需要五六萬的樣子。

再加上很多學生可能會在大學期間學車考駕照,學一些技能等等,四年的時間基本上在十萬左右。

如果學生考研的話,除了四年十萬的負擔之後,還要繼續供養下去,而考研的成本也非常高,投入並不小。

考研期間的學生還是沒有任何的收入,其中的生活費,房租成本,資料費,一些學生可能還需要報一些考研學習班之類的,保守估計也需要四五萬。

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這基本上算是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全部都要投入進去,而且學生的成績如果不錯,一次成功還好,沒有成功還需要再來一遍,其家庭負擔可想而知。

考研的目的在於未來的發展,如果有更好的發展,考研並不是很重要。

細想一個問題:考研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如果說是想要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話,相信能說出這樣話的,不是天才,就是家庭殷實的孩子。

那些想要考研而再去找一個好工作,有一個好的前途的同學,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非要死磕考研,能夠在本科時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認真工作三年,有了工作經驗之後,其實跟考研畢業之後找工作的性質是一樣的。

而且又因為有三年的工作經驗,其競爭力也並不比一般的研究生差很多。

略略寄語

如果說那些真的想要去考研,有堅定地目標,而且家庭能夠承擔其成本的,考研無可厚非。

但是對於那些僅僅是想逃避進入社會,逃避去找工作,還是不要再「啃老」的好,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才是作為孩子應該做的事情。


話題討論:

你覺得考幾次還沒上岸就算啃老了?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