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 丨文化遺產

廣西民宗委 發佈 2022-12-12T04:32:03.083544+00:00

「這面出土於廣西北流市的銅鼓,鼓面直徑165厘米,殘重299公斤,鑄造年代約為西漢時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銅鼓……」跟隨解說員聚焦西漢雲雷紋大銅鼓,領略館藏瑰寶「銅鼓王」的風采,是廣西民族博物館的保留節目。▲西漢雲雷紋大銅鼓。

「這面出土於廣西北流市的銅鼓,鼓面直徑165厘米,殘重299公斤,鑄造年代約為西漢時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銅鼓……」跟隨解說員聚焦西漢雲雷紋大銅鼓,領略館藏瑰寶「銅鼓王」的風采,是廣西民族博物館的保留節目。


▲西漢雲雷紋大銅鼓。


銅鼓是流行於我國南方地區的一種青銅器,相關考古發掘和研究表明,我國出土和使用銅鼓的地區包括雲南、廣西、廣東、海南、貴州、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區。2015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銅鼓專項調查顯示,我國館藏銅鼓1676面。民間藏鼓在2014年約1500面。銅鼓不僅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



▲每逢新年,在四川沐川,人們跳起「僰人銅鼓舞」祈福。央視網截圖


銅鼓之路:流傳與演變


銅鼓用銅合金鑄造成,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構成,基本形態是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遍體花紋,兩旁附耳,集樂器、禮器、重器於一體,堪稱反映民族社會歷史的「百科全書」。我國學者按標準器出土地命名原則,將銅鼓分為萬家垻、石寨山、冷水沖、北流、靈山、遵義、西盟、麻江等八大類型。  


▲萬家垻型銅鼓。


據史料記載,在距今約2700年的春秋早期,生活在雲南省中西部地區禮社江流域的濮人通過炊具銅釜創造了打擊樂器銅鼓,即萬家垻型銅鼓。1975年,雲南楚雄萬家垻遺址23號墓出土4面銅鼓,鼓面上有煙燻的痕跡,說明它們曾作為炊具使用。銅鼓誕生後,很快傳播到滇池地區。戰國至漢代,生活在滇池地區的滇人對銅鼓的造型和裝飾進一步美化,鑄造了紋飾豐富、精美絕倫的石寨山型銅鼓,而銅鼓也從樂器逐步發展成為祭祀禮器和權力重器。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銅鼓文化從雲南出發,進入廣西,並在此生根發芽。古代壯族先民及其後裔不斷傳承弘揚銅鼓文化,書寫了銅鼓發展過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廣西是出土、收藏、使用銅鼓的大省(區),至今發現了從春秋晚期到清代末葉各個時期的銅鼓,八大類型齊全,總數量達2000面以上。以廣西地名命名的銅鼓類型有冷水沖、北流和靈山三型。此三型銅鼓體型碩大,通體紋飾繁縟精美,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印證了史籍所載「鼓唯高大為貴」的特點,也代表了廣西漢代至唐代青銅鑄造的最高水平。


唐宋以後,銅鼓的鼓型、紋飾和使用功能都發生了變化:鼓型變小,紋飾受漢文化影響增多,作為民間祭祀禮器和打擊樂器的功能增強。流行於宋元時期的遵義型銅鼓,是冷水沖型銅鼓向麻江型銅鼓發展的一種過渡形態。此類銅鼓體型較小,花紋簡略,常見的青蛙塑像從鼓面消失,有的代之以蛙爪,表現出銅鼓藝術衰退簡化的跡象。


與遵義型銅鼓相比,清代末葉的西盟型銅鼓在藝術上迎來了新的生命。西盟型銅鼓器壁輕薄、體型高瘦、鑄造精巧、紋飾精美,鼓面和鼓身還裝飾有蛙和象、田螺等塑像。作為遵義型銅鼓後繼形式的麻江型銅鼓,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地區,許多民族至今仍在節日慶典和喪葬禮儀中使用。


穿越2000多年歷史,憑藉頑強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影響力,銅鼓成為一種區域性文化現象和多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號。


銅鼓之美:內涵與功能


從萬家垻型銅鼓開始,人們利用圖像和線條在銅鼓上描繪世界、表達情感。銅鼓裝飾藝術經歷了從寫實到抽象、再到兼容並蓄的發展過程。這種發展和演變與銅鼓使用功能和象徵意義發生改變密切相關。


萬家垻型銅鼓主要被當作樂器使用,屬於銅鼓藝術的萌芽期,因此該型銅鼓遍體無紋或僅於內壁裝飾稚朴簡單的寫實動物紋。


當銅鼓的傳播更為廣泛,人們不再滿足於將其作為單純的樂器,而是賦予這種鑄造成本高昂的青銅器以更為重要的功能——祭祀禮器。那些宏大莊嚴的祭祀場景直觀地體現在石寨山型銅鼓的鼓面和鼓身的寫實紋飾中,包括春播儀式圖、磨秋圖、祈求豐收的上倉圖和舂米圖等等,是鑄鼓人民「耕田邑聚」的真實寫照。


▲牛拉撬飾變形羽人紋冷水沖型銅鼓。 陸秋燕供圖


銅鼓上不僅有寫實場景,還有各種動物紋飾和立體裝飾。鳥類是其中比較常見的裝飾,不僅有平面的鳥形象,還有活靈活現的鳥塑像裝飾於鼓面、鼓足或鼓內壁上。除了鳥類外,銅鼓上動物主題的紋飾還有蛙、牛、鹿、馬、象、魚、虎、龜、田螺及家禽等古代南方地區常見動物,這其中又以蛙立飾最為常見。


相關民族學資料表明,我國南方多個民族有過青蛙崇拜。青蛙與稻作民族的關係源遠流長,在壯族民間,青蛙被視為「雷神」的女兒,代表著風調雨順;而青蛙繁殖能力強,又是「多子」的象徵。靈山型、西盟型銅鼓上常見的「累蹲蛙」被認為是雌雄蛙,代表著人們對於生存和繁衍的渴望。


唐宋以前,作為禮器的銅鼓是其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史書記載,「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考古發現也表明,當盟會、集眾時,銅鼓作為重器陳列,成為統治權力的象徵。


唐宋以後,銅鼓的禮器作用逐漸削弱,變為一般的祭祀用具和伴奏樂器。此時期銅鼓的裝飾藝術具有開放和創新的特點,廣泛吸收漢文化因素,道教、佛教藝術紋樣盛行,並結合本地的習俗風尚加以創新,紋飾造型兼具抽象與寫實特點,形成清新活潑的裝飾風格。


銅鼓之聲:傳承與創新


至清代末葉,我國南方古代銅鼓已停止生產,其鑄造工藝也因此而失傳,直到上世紀90年代傳統鑄鼓作坊興起,銅鼓文化得以復興。


「天上星星多,地上銅鼓多;星星和銅鼓,給我們安樂。」這是壯族民間世代流傳的一首歌謠。壯族人自古喜愛銅鼓,每年春節和三月三等傳統節日都有敲打銅鼓慶祝的習俗。


流行於廣西紅水河流域的壯族傳統節日「螞拐節」,也叫青蛙節,於每年春節期間舉行。人們通過找蛙、祭蛙和葬蛙等儀式,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事業有成。演奏銅鼓是「螞拐節」貫穿始終的重要活動,一般以兩面公鼓和兩面母鼓相配合,另有一皮鼓指揮鼓點。擊打銅鼓的場景古老而莊嚴,神聖而熱烈。


雲南富寧的彝族跳宮節於每年四月舉行,節日期間彝族群眾踏著銅鼓聲和蘆笙曲,翩翩起舞、熱鬧非凡。而貴州三都的水族群眾則會在端節期間將家中收藏的銅鼓請出,懸掛於中庭供親朋好友敲擊娛樂。此外,廣西的瑤族、苗族,貴州的布依族和毛南族都有使用銅鼓的習俗。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壯族銅鼓習俗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列為文化部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推薦項目。貴州貞豐、鎮寧的布依族在慶典、祭祖、祭祀等儀式中演奏的民族音樂「銅鼓十二調」,以及流傳於雲南文山和廣西南丹、田林等地的壯、彝、瑤、苗族「銅鼓舞」也先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今,銅鼓這一古老的青銅器日益煥發出強大的文化和藝術生命力。與銅鼓相關的傳說和故事被改編成戲劇和影視作品,獲得廣泛關注,如廣西河池大型民族音舞詩劇《銅鼓》,表現雲南傣族抗法鬥爭的電影《銅鼓》,來自四川、表現西南少數民族先民生活的《僰人銅鼓舞》也登上了央視的舞台。


銅鼓的符號和圖案更是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服飾和文創產品,外觀為銅鼓造型的廣西民族博物館已經成為南寧市的地標建築;雲南省博物館的銅鼓元素文創產品深受觀眾喜愛……作為民族文化的象徵,銅鼓不僅是歷史和社會變遷的見證者,更是中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橋樑和紐帶。


(作者系廣西民族博物館研究館員)


來源:中國民族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