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越來越好,從父母學會二八定律開始,那20%到底有多關鍵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發佈 2022-12-13T15:09:45.685463+00:00

女兒用花唄買新包和新鞋,數額太大還不上,讓父親幫忙還。父親拒絕了,並反問孩子:「你知道還不上花唄,意味著什麼嗎?失信。」

作者:主創團·粒粒

看到一個視頻——

女兒用花唄買新包和新鞋,數額太大還不上,讓父親幫忙還。

父親拒絕了,並反問孩子:「你知道還不上花唄,意味著什麼嗎?失信。」

父親告訴孩子失信的嚴重後果,講到校園貸的悲劇,告誡孩子要慎重對待自己的欲望。

在女兒保證不再用花唄後,父親表示可以幫她一次,但要從下個月的零用錢里扣。

網友稱這位父親的做法「絕了」。他用二分強硬、八分引導,教女兒學習控制欲望。

周國平說過,「真愛孩子就應該從長計議,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是常識。」

一個孩子越來越好,從父母學會「二八定律」開始。

二分批評,八分引導

畫家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但讓人痛心的是,很多大人並不明白。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

餐廳里,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絲毫不顧周圍有人,大聲批評女兒:

「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嗎?你是豬腦子嗎?」

儘管女兒已經小聲道歉,媽媽仍舊不依不饒。

很多父母一時氣急,就會口不擇言,對孩子說出侮辱性的語言,對心智還不太成熟的孩子來說,這類話語殺傷力極大。

心理學有個「權威期待」的概念,孩子的成長會受到權威人士對其看法的影響,比如父母和老師。

當父母對孩子持有某種期待時,孩子未來就有可能朝該方向發展。

如果父母的期待是積極的,孩子潛意識裡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變得更自信、開朗,逐步走向優秀。

反之,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極的,孩子潛意識裡會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受待見,久而久之就會走入岔路。

所以,你越批評,孩子越差;你越引導,孩子越好。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飾演的馬皓文,面對成績墊底的兒子,從未批評,而是步步引導。

那天,兒子險些被開除。

面對教導主任的咄咄逼人,他以兒子期末能考進年級前十回擊。

班級老師說兒子腦袋缺根弦;教導主任說兒子是煤球,怎麼洗也變不成鑽石;前妻也認為兒子是個學渣。

只有他相信兒子是天才,於是開始了一系列的引導之路——

兒子沒自信,他就教兒子拆分目標。

他把兒子的所有書本疊在一起,高度是11厘米。

並認真地對兒子說:「在考試之前,每天學習0.1厘米,我的天才兒子,你一定可以做到。」

兒子被父親眼裡的信任打動,人生第一次有了想學習的衝動。

兒子不會寫作文,他就帶兒子親近大自然,身臨其境體驗,讓兒子明白了何為「草色遙看近卻無」。

兒子不知何為夢想,以為就是媽媽說的清華北大。

但他告訴兒子清華北大只是個過程,不是目的,人一定要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

漸漸的,兒子的航天夢萌芽。

父子倆一起去看航空展,當他們在山頂看到飛機列隊翱翔九空時,兒子心中的夢想有了答案。

終於到了期末時,兒子考到了年級前十,又在高考前考上飛行員,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

你看,正確地引導,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中有個「三層引導理論」,核心觀點是——作為家長,關鍵是引導孩子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習題,試著這樣引導:

第一層,讓孩子明白「題不難,你也不笨」,解決孩子的畏難情緒;

第二層,讓孩子明白「你之所以不會做,是因為沒找到解題方法」,把孩子的目光往解題方法上引導。

第三層,告訴孩子「如果你願意,我們一起研究研究,看如何解決」,讓孩子學會借力和合作。

這一引導方法,會給孩子種下一顆「有問題,找方法」的種子,鍛鍊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

調皮或犯錯,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而孩子最終走向何方,取決於父母向何方引導。

二分狠心,八分共情

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讀懂孩子真實的心理需求,才能給他們更好的教育和愛。

共情,是父母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第一步。

看過一期育兒節目——

有位性格急躁的媽媽,手裡天天拿著一根棍子。

只要孩子達不到標準,她就會大聲責罵、罰站。

有一次,育兒指導師安排了一場遊戲,讓媽媽戴上特製的眼鏡,模擬孩子的狀態。

特製眼鏡會影響動作的準確性,讓速度變慢,再加上指導師在一旁不停地指責、催促,儘管媽媽盡了全力,卻沒能完成任務。

媽媽說:「我戴上這個眼鏡以後,感覺世界完全不一樣了。才3分鐘的遊戲,我已經快要崩潰。」

媽媽這才意識到,指導老師就是平日的她,而遊戲中的她則是自己的女兒:

只有狠心,沒有共情。

媽媽流下愧疚不安的淚水,終於明白女兒有多不容易。

董宇輝老師曾說,「說教是不會讓人產生共情的,沒人喜歡被批評和講道理,更多時候應該讓孩子表達。」

共情看似容易,但效果卻往往不理想。

這是因為我們通常只會「一元共情」,而不是「多元共情」。

比如孩子比賽輸了,家長只會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孩子內心「想變得更好」的想法,卻並未被家長理解。

心理學有個「多元共情理論」即從多方面對他人共情,包括想法、需要、動機、願望等。

如果家庭教育做到這一點,就會大大提高家長共情的廣度和深度,孩子也會覺得自己被深深理解。

聽朋友講過一件事。

一個孩子因不守學校紀律被停宿。

媽媽去接他,像以往一樣對他說「歡迎回家」, 並帶他去吃了頓好吃的,晚上還一起玩遊戲放鬆。

到第二天,孩子的情緒平復了,媽媽才和孩子慢慢聊。

兩人就事論事,不帶指責,把發生的事復盤一遍,孩子表示下次再不犯了。

媽媽共情了孩子愛的需要、害怕被責罵的想法、不想再被趕回家的願望,孩子感受到被深深理解,就會有動力聽取媽媽的建議去解決問題。

你看,如果家庭能營造一個這樣的氛圍——孩子犯了錯,我們只關心從錯誤里學到了什麼,這時孩子就會學得很快。

如何營造這樣的氛圍?秘訣就是共情。

好的家庭教育,要先共情,後教育。

父母做到不打斷、不評價、不過早下結論,真正理解、接納孩子,與孩子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教育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力量。

二分管教,八分放手

近期,廣西多所高校發出退學通知。

被清退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是學業出現問題。廣西醫科大學教務處的老師認為,這與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有關。

因為不少學生,是被家長「管」進大學的。

鄰居家的孩子,便是被他爸揍上了名牌大學。

然而僅僅入學兩年,就被退了學,因為所有課程都不及格。

一直被管教的孩子,很難培養出自制力。

一旦進入家長鞭長莫及的大學,便是野馬脫韁。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管教太過會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因為孩子會覺得他是沒有任何主宰能力的人,他說什麼都不算。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獨立的自尊體系?不在於一味管教,而在於懂得放手。

當代文學家汪曾祺,就是一個被放養長大的孩子。

小時候,他數學成績不好,父親從不責怪,及格就行。

他愛畫畫,父親也不特意指點,只是自己作畫時,讓他在一旁隨意觀看。

初中時,他喜歡上唱戲,父親仍不阻止,還為他伴奏喝彩。

初戀時,他寫情書,父親甚至在一旁出主意……

在外人看來,他們父子之間的相處「沒大沒小」,似乎太過放任。

但父親的適當放手,讓汪曾祺增強了自主意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再加上父親的人格薰陶,最終他成為一代文學大師。

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文中曾寫道——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

也許,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管教。

而是父母帶領他們發現並享受學習和探索的樂趣,讓孩子的思維從「要我做」轉變到「我要做」。

寫在最後:

教育家斯賓塞曾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蹟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父母要贏得孩子,而非贏了孩子。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感覺到痛苦,那麼你的方法一定是錯的。

比培養孩子更重要的,是培養父母。

如果父母能給孩子帶來一個和善而堅定的教養環境,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愛他的,並且孩子跟著父母能夠學會生存技能、與他人互動的方法,孩子就能走出一個燦爛的人生。

生命不是在今天就能給出答案的東西,請父母們努力做好農夫的角色。

二分澆灌,八分等待,讓我們一起享受孩子自由盛放的過程。

作者:粒粒,育兒先育己的二寶媽,熱愛家庭教育,用文字記錄生活,聊聊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