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瘟疫死亡大半,逼出了千古醫聖和傷寒雜病論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發佈 2022-12-17T05:48:45.285980+00:00

秦皇漢武功勳卓著,面臨瘟疫橫行的時候,同樣焦慮不安,束手無措。當時的疫病,首先起自北方,朝廷當時貪腐橫行,宦戚爭權奪利,皇帝孱弱無能,無人顧及國計民生。

秦皇漢武功勳卓著,面臨瘟疫橫行的時候,同樣焦慮不安,束手無措。

東漢末年,恐怖的大瘟疫。

當時的疫病,首先起自北方,朝廷當時貪腐橫行,宦戚爭權奪利,皇帝孱弱無能,無人顧及國計民生。

民間異樣聲音乘勢而起,比如手握三卷《太平要術》,可以「符水、咒語」治病續命的張氏三兄弟,一句「歲在甲子」宣告漢家王朝的末路,各地軍閥權貴借「討黃巾、平天下」的時機,搶奪地盤,混戰不休。

原本積貧積弱的東漢王朝,不得不忍受幾十年的天下大亂,政令不出皇宮大門,導致大量民眾流離失所,北方一亂,大批流民遷往南方安定富庶之地存身,江南、荊襄、巴蜀等地隨之瘟疫大流行。

漢代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有五人死於傳染病。

曹植有《說疫氣》一文,說了建安二十二年的疫病流行慘狀,「家家有殭屍之痛,宗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每家每戶都有僵臥的屍體,更有因病滅門的慘事,貴族宗室也不能倖免,這場疫病也直接影響到曹軍赤壁之戰,瘟疫肆虐也助推了曹操的敗局。

東漢末年的政治經濟民生大格局,就此重大轉變。

瘟疫是什麼樣的慘狀,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的家族親身經歷,他寫道,「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張氏家族並非泛泛,一場瘟疫下來,不到十年時間,家族二百餘人死去三分之二,而大部分是因為傷寒。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張仲景開始了對「傷寒」的全力攻堅。

千古醫學名著,作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的《傷寒雜病論》橫空出世。

中國古中醫學,一直是治病救人的最佳選擇,很多古人對發端於道家、陰陽家的中醫藥學頗有研究,以冷靜的眼光看待,排除神神鬼鬼的色彩,對時疫闡述自己的觀點。

比如曹植對建安時疫的解釋,「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

又比如被後人尊為「醫聖」的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年--約公元215年),名機,字仲景,活動於東漢後期動盪時代,祖籍南陽郡(今河南南陽)。

張氏家族也是書香仕宦之家,只是後期沒落,張仲景有先天優勢,能夠讀到當時稀缺而珍貴的許多藏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良好的學識素養,奠定了後來一代名醫的基礎。同為南陽郡的名士何顒,頗有識人之明,他曾經說張仲景「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當時張仲景還是個十歲的孩子。

學問長得快,全靠名師帶。張仲景有幸遇到同族的一位名士,精擅醫術的張伯祖,幾年下來,張仲景盡得其傳,更勝於藍。名士何顒甚至評價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再精湛的醫術,也扛不住來勢迅猛的瘟疫流行,張氏一族擁有極品醫生,也難免大半死於傷寒(古代將急性傳染病皆稱「傷寒」)。

朝廷、貴族和庸醫們在做什麼?廟堂之上仍在忙著爭權奪利,貴族們則忙著囤藥屯糧,閉門自保,那些庸醫無心鑽研業務,只知道囤積居奇哄抬藥價,「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以至於療效很差,草菅人命,於病無益。又或者愛惜名譽,不肯輕易出手,坐視病亡而不發聲。這種醫德醫品醫術,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評價道,「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怎麼辦?

張仲景帶著「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的美好願望,總結前人經驗,結合臨床實踐,終於寫成了《傷寒雜病論》。

坐堂接診的鼻祖

如今,但凡醫藥店鋪,多數都以「堂」為名,各有堂號,如「同仁堂」、「胡慶余堂」、「濟生堂」等等,並且都有自己的坐堂醫生問診。這一行業其實就源自醫聖張仲景。

最初張仲景也曾進入體制,《南陽府志》記載,張仲景「靈帝時舉孝廉,官長沙太守」,他通過「舉孝廉」入仕途,擔任長沙太守,當時的太守一職,大約相當於今天的省長,而軍政司法大權於一身,是封疆大吏。

張仲景在任時仍不忘研究醫術。遇到傷寒流行,百姓大量死亡,而受制于氏族禮法制度,貴族和貧民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隔閡,見面交往猶為不可,更不能直接為百姓診病。張仲景胸懷醫術,為了拯救百姓,他決定冒天下大不為,公然打破官府清規戒律,每月兩天,初一十五打開衙署大門,張仲景就在大堂上坐著,不辦政務問案,只做診脈醫病,受到貧苦百姓歡迎,後來張太守辦公行醫兩不耽誤,居然形成定例。後來流傳這一傳統,就把醫生坐診看病稱為「坐堂問診」。

爛耳朵冬至吃餃子

餃子家喻戶曉,尤其北方最愛,可說「皮薄餡嫩,百食不厭」。其實此物原名「嬌耳」,也是傳自張仲景之手。

東漢末年,朝政不起,有識之士皆棄官歸隱,張仲景也離開長沙守的職務,回到家鄉繼續行醫。當他回到故鄉時,正值天寒地凍,百姓缺衣少食,很多人在饑寒中瑟瑟,有些臉上手上都生了凍瘡,甚至凍掉了耳朵。

醫者悲天憫人,張仲景想了個辦法,他製作麵皮,以驅寒的藥材如胡椒等等加入羊肉,就在南陽東關街頭,搭起義棚,架起大鍋,用水煮這種填入餡料的麵食,捏起來形似耳朵,無償向鄉親們供應,熱湯熱食幫助暖身,血脈通暢避免凍傷,據說義棚開張的那天恰逢節令「冬至」。

吃了這個東西的鄉親們,都在寒冬中生存下來,大家向張仲景詢問這是何物,張仲景因型具相,起名為「祛寒嬌耳湯」,民間減省稱之為「嬌餌」,後世稱為餃子,以羊肉白菜胡椒餡最能抵禦風寒低溫。

張氏義棚從冬至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次日就是初一,有條件的百姓也仿照此物自己製作,從此成為家家必備的過年食品,一是避寒,也是紀念醫聖大德。

國病難醫隱居少室

《南陽縣誌》記載,「元嘉冬,桓帝感寒疾,召璣(即張機,張仲景)調胃承氣湯治,病經十七日。璣診視曰,正傷寒也。擬投一劑,品味則以兩計。密復得汗如雨,及量身涼。留璣為侍中。璣見朝政日非,嘆曰,君疾可愈,國病難醫。遂掛冠遁去,隱少室山。及卒,葬宛城東二里許,後人尊為醫聖。」

說,東漢元嘉年間,漢桓帝劉志突發風寒惡疾,派人去請張仲景診治,根據病症表現,給他開了一劑「調胃承氣湯」,以炙甘草調和大黃、芒硝,起到攻下泄熱,幫助病人和緩的作用,可見當時桓帝一定也是發熱惡寒,類似今天新冠的症狀。

張仲景經過辯證施為,為桓帝治好了風寒惡疾,桓帝欣賞他的才能,就留他在朝廷為官,授「侍中」一職,在御前行走。張仲景認為「君疾可愈,國病難醫」,人的病症可以通過治療痊癒,而當時東漢國家的病症卻已經無可救藥。於是向皇帝辭行,回到河南老家,到少室山隱居去了。

張仲景去世以後,被埋葬於「宛城東二里許」。

關於他的墓地,還有一個傳說,記載於清初醫家徐忠可的《金匱要略論注》,說明末崇禎年間,蘭陽(或為南陽)有個讀書人馮應鰲,某次風寒發熱,幾乎要病死,「夜夢神人金冠黃衣,以手撫其體,百節通暢」,就這麼摸了幾把,糊裡糊塗治好了病,馮秀才記得那個神人在夢中自稱「漢長沙太守南陽張仲景」,並且託付給他一件「憾事」,言說「南陽城東四里有祠,祠後七十七步有墓,歲久湮沒,將穿井於其上,封之唯子」,告知墓地年久失修,都被人鑿了個井,修葺的事情只有委託給馮秀才。

故事不免帶有神話色彩,說張仲景墓在城東四里,而不是史料記載的宛城東二里許,實際上,張神醫的墓地,在有明一代的確經歷多次修葺,明崇禎年間增建墓亭保護,並修造「醫聖祠」供後人瞻仰祭祀。

張仲景之墓,位於今天河南省南陽市城東溫涼河畔高埠之上。如今張仲景墓及醫聖祠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