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開始反轉,烏軍承認試圖「斬首」俄軍參謀長,英國想與俄合作

環球調查局 發佈 2022-12-19T00:31:52.107907+00:00

誰也不曾料到,正當俄烏局勢持續升級,外界為這場大戰該如何平息而感到擔憂之際,緊張局勢突然發生了反轉,至少2個體現吧。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個世界上,歷來不缺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有時候,局勢的反轉和突變,就發生在轉瞬之間。

誰也不曾料到,正當俄烏局勢持續升級,外界為這場大戰該如何平息而感到擔憂之際,緊張局勢突然發生了反轉,至少2個體現吧。

一,烏克蘭承認曾試圖「斬首」俄軍參謀長,美國也參與其中。

18日,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俄烏衝突發生後,美國曾發現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試圖趕赴俄烏衝突前線,一開始拒絕將該消息透露給烏方,原因是擔心烏克蘭發起針對格拉西莫夫的「斬首」行動,但最終烏方還是知道,而美國在經歷一番內部辯論後,決定採取「不平常措施」——要求烏軍取消「斬首」計劃。

不過,在美國進行阻止之後沒多久,就被告知烏軍已經採取了行動,消滅了數十名俄羅斯士兵,但格拉西莫夫並不在其中。

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阿列斯托維奇的證實,並進一步透露,襲擊發生在伊久姆,烏軍對此地的俄軍指揮所發動了突襲,但格拉西莫夫已經提前離開了那裡。

也就是說,烏軍確實發起了一場針對格拉西莫夫的「斬首」行動,但沒有成功;而美國也曾阻止過,但也沒能成功。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烏披露的事發時間是今年4月份,但俄羅斯從未證實過,格拉西莫夫到訪過前線,只在今年7月初,才正式宣布,格拉西莫夫視察了前線地區。

言下之意,雖然美烏雙方都「承認」了有關格拉西莫夫遭遇「斬首」襲擊一事,但反而沒有得到俄方的證實,這無疑加劇了這場「斬首襲擊」疑雲的複雜程度。

更要注意,俄烏衝突發生後不久,戰場上確實發生了不少「斬首」事件,包括俄黑海艦隊副司令帕利、俄中央軍區第41集團軍副司令安德烈、俄第5集團軍司令庫圖佐夫少將在內的多位俄軍高級將領,在戰場上陣亡。

因此,在當時烏軍頻頻得手的情況下,若格拉西莫夫到訪前線,確實很容易成為烏軍針對的目標。

此外,格拉西莫夫是俄羅斯軍方的高層將領,更是深受普京喜愛的大將,戰功赫赫、在俄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若他在烏克蘭出事,將徹底點燃俄羅斯的怒火,美國、烏克蘭都將面臨普京最大的怒火。而這,也是美國阻止烏克蘭的原因之一。

不過,從美國在這件事上中的「參與程度」來看,顯然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甚至對事態發展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來,如果美國真的不想讓烏克蘭知道有關格拉西莫夫行蹤的消息,那烏方可能會真的被蒙在鼓裡。

但從烏方的表態來看,他們不僅知道了,還獲悉了俄軍指揮部就在伊久姆,這顯然是得到了完全且詳細的情報,這與美方的「主動泄露」分不開關係。

這裡要注意,俄軍位於伊久姆的指揮中心,當時的確遭到了突襲,並且有數十名官兵身亡。

二來,在得知烏克蘭獲悉情報後,美國是在內部「進行了一番辯論後」,才決定阻止烏克蘭的。如果美國真想避免局勢惡化,早就第一時間要求烏克蘭停止行動了。

所以結果就是,美國剛阻止,就被告知烏軍已經行動了,給了外界一種——美國很想避免局勢升級,但卻沒來得及的「錯覺」。

但實際上,美國的「阻止失敗」背後,可能是壓根就沒想阻止,所謂「失敗的阻止」,不過是幌子罷了。

此外,相比烏克蘭試圖「斬首」格拉西莫夫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以及美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如今美烏選擇主動披露這一消息的目的,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從美烏的表態來看,美國似乎是想通過「阻止烏克蘭」這一舉動,表明美國有意避免局勢升級,並向與俄改善關係的意思。

而「主動承認此事存在」的烏克蘭,顯然又成了美國為緩和與俄關係的「墊腳石」。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就在17日,澤連斯基才公開承認過,「有一些國家正在敦促烏克蘭與俄談判」。

很顯然,這個「有一些國家」,暗示的無非就是美國,而所謂的「敦促」則可能是「逼迫」。

只能說,美國的持續「煽風點火」,對於俄烏局勢而言確實是一個巨大變數。

如今,美烏承認試圖「斬首」格拉西莫夫後,普京又將如何回應?俄烏局勢又將如何發展?一切顯然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然而,正當外界猜測普京會如何回應之際,英國軍方突然向俄發出了「合作」信號。

二,英國國防參謀長想與俄建立「更牢固的關係」。

18日,英國防參謀長、海軍上將拉達金表示,儘管倫敦與莫斯科的關係在惡化,但他與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還是保持了一年的聯繫並希望與俄方建立「更牢固的關係」,以便從中獲得「最大利益」。

拉達金還表示,他將繼續保持與格拉西莫夫的聯繫,而格拉西莫夫也非常支持這一點。

眾所周知,不論俄烏衝突發生前,還是之後,俄英的關係都非常緊張,既發生過英國軍艦強闖俄領海,被俄開火驅逐的情況,也發生過英國大力軍援烏克蘭,並制裁俄羅斯,令俄英關係迅速惡化,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的戲碼。

但如今,拉達金主動表示,他一直與格拉西莫夫保持聯繫,並持續一年多,還稱要與俄方建立「更牢固的關係」,似乎與倫敦方面做了「切割」,給了外界一種——英國政界與英國軍方對俄態度、姿態不一樣的感覺。

不過這也難怪,在今年,英國首相換了又換,從詹森到特拉斯,再到如今的蘇納克,政壇變動不斷,軍方反而更得保持穩定與鎮定才是。

不過話說回來,拉達金與格拉西莫夫保持聯繫一年多了,早不宣布,晚不宣布,偏偏在這個時候宣布,並釋放想與俄合作的信號,是否也與現任英國首相蘇納克上台有關?又是否得到了蘇納克政府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詹森和特拉斯,蘇納克在俄烏問題上似乎沒有前兩位首相那麼激進和強硬,這對俄烏局勢的走向、俄英關係的發展來說,沒準是一個好兆頭。

當然了,面對美國也好,英國也罷,乃至整個美西方,除了要看到他們說什麼之外,更要留意他們做了什麼,畢竟嘴上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實際行動來得真切。

如今,俄羅斯對於美西方的「信任」正持續下降,在此背景下,俄與西方的關係如何發展,以及俄烏局勢將何去何從,顯然都充滿了更多未知數。

接下來,且看各方如何回應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