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全國第一個恢復的城市!

鳴金網 發佈 2022-12-21T21:48:09.452762+00:00

被所有人關注,也關乎所有人的,特別是以下三件事:1、多地醫療擠兌還是來了,廣州、北京、武漢等一二線城市的醫院發熱門診,大批痛苦難耐卻沒買到藥的人,被迫連夜長時間排隊就診。

作者:張生

來源:鳴金網

當退燒藥被搶到天價,當死亡病例開始襲來。


被無數人嘲笑的城市,卻已從陣痛中悄然恢復!



疫情放開後,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被所有人關注,也關乎所有人的,特別是以下三件事:

1、多地醫療擠兌還是來了,廣州、北京、武漢等一二線城市的醫院發熱門診,大批痛苦難耐卻沒買到藥的人,被迫連夜長時間排隊就診。

不過這個難題正在被快速化解,多地不約而同的「重啟」核酸檢測亭,將發熱門診和藥房搬到了大街上,極大的疏解了醫院的困境。

江蘇蘇州,走在了最前面,超過1000個核酸採樣屋變成了發熱診療站,就診、配藥都能實現,還可以刷醫保,用不著去醫院。

廣東深圳,街邊的核酸採樣艙被改造成了發熱門診,提供一站式就醫服務,從診療、開方、交費、配藥,全程5分鐘搞定。

浙江杭州,核酸檢測亭被分開了兩個窗口,一個診療、一個配藥同時進行,近50種藥品滿足多數人的需求。

還有山東濟南、陝西西安等地都已效仿這種模式,將廢棄的核酸採樣亭重新利用,積極響應國家「壓平感染曲線、推後峰值」的號召和部署。

2、搶藥潮還在上演,連花清瘟走下神壇後,輪到了布洛芬。

隨著越來越多人感染中招,退燒藥的需求直線飆升,業內稱全國目前每天消耗的布洛芬超過4億片,而這是藥廠一個半月的產量。

緊隨而來的就是搶連花清瘟的黃牛,又開始囤起了布洛芬,不管大人小孩都看上了這種藥。

本來20塊左右一瓶的布洛芬懸液,被黃牛仗著小孩發燒大人不敢耽誤的情勢,炒高100倍賣到了2500塊,甚至是3000塊,僅存的一絲良知也被狗吃了。

不過黃牛的報應也來了,剛賺了100倍的黃牛,已經被抓。

3、死亡病例也開始接連出現,廣州這波疫情超過16萬人感染,沒有一例死亡,而短短兩天就曝出了7例,全都在北京。

12月18日2例,19日5例,有老人也有年輕人,不見得身體素質好,病毒就會區別對待。

而且在杭州等地,最近感染的人群超過80%都是年輕人,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專家的說法:奧密克戎專攻有免疫力的人。

以上這些問題,短期內可能仍將伴隨著第一波疫情反撲高峰的到來,對各地形成巨大考驗,而更令人擔心的重症高峰也將很快到來。


頂住疫情衝擊三周後,全國第一個恢復的城市來了。

河北保定,中國最早承受感染高峰的城市,比最先開放的廣州都早,卻成了最先恢復日常生活的城市。

按照大數據專家的推算和預測,保定的第一波疫情高峰在12月10日,感染的進度條已走完100%,超過54%的人已經「陽過」,成為「陽康」。

上下滑動即可查看全文

上下滑動即可查看 來源@城市資料庫


絕大多數保定人都已完成渡劫,開始投入到正常生產生活,沉寂多日的街道和商場開始重新回歸熱鬧和繁華。

早晚高峰,部分路段再次開始堵車。

街頭上,到處人流如織。

商場裡,重新出現了人聲鼎沸的景象。

這一幕幕場景,不說地方,很多人還以為是在北京、上海或者廣州,殊不知這些一線城市,如今罕見的發生了以往過年才會有的蕭條一幕,人們一個個躲在家裡艱難苦熬,沒有陽的更不敢出來,商場超市餐廳幾乎空無一人……

而就在兩周前,保定還被很多人嘲諷,認為保定放開後承受不住疫情的衝擊,可能會步石家莊放開一周又緊急叫停的後塵,一時之間保定也上演了多地搶藥囤抗原的情況。

可如今,保定卻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頭一個走出了疫情衝擊的陰影,開始大踏步拼經濟了。

儘管這片擁有1000萬人口的京畿重地,還在持續承受來自北京和石家莊兩面疫情夾擊,也有不少人還沒能從感染的痛苦中完全恢復過來。

但據中國青年報等官媒報導,這個英雄之地的人們,集市上和日常街道的人流量,已經恢復到正常時期的2/3,距離完全康復指日可待。


疫情放開至今,未知的依然是最可怕的。

國家和地方正在適時作出調整,儘可能將所有人無序感染的高峰和曲線拉平,避免太多人同時被感染,造成醫療資源的過度擠兌,進而演變成更糟糕的惡性循環。

越來越多人都在網上公開了自己「陽」的經歷和教訓,給大家提前透露了病毒的套路。


雖然不同的人感染後症狀有所不同,但更多人都開始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那些猖狂炒藥炒抗原的黃牛們,一個個被抓了進去,將為自己大發國難財付出慘痛代價。

保定已經開始恢復,給所有城市樹立了典範,其他城市也將很快走到這一步。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提高警惕,從我們的香港、台灣和鄰國越南走過的路也可知,疫情第一波高峰過後不是結束,重症和死亡病例也將至少出現一輪高峰。

越南確診病例走勢圖

越南死亡病例走勢圖

北京兩天7例死亡病例,只是剛開始,接下來我們還有更難打的仗要面對。

值得警惕的是,高熱驚厥和過敏可能會要人命。就在近日,一名32歲的四川高校博士老師,因獨自隔離,沒想到發燒引起了「高熱驚厥」,沒能挺過去,給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鐘。

這些新情況,都將是我們在接下來一個月內都必須提防的,不光是老人和小孩,年輕人同樣大意不得。

冬天就要過去,春天不遠了,但願每個人都能平安熬過疫情最後一個冬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