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博物館70歲了,未來三處館舍將是「國內之最」

復旦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2-12-22T04:44:39.450407+00:00

今天,上海博物館迎來建館70周年。歲月流轉,時光蹉跎,上博始終就在那裡,見證、收藏、講述著歷史。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的楊志剛在一次採訪中談到,「看美國精神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英國精神去倫敦大英博物館。不光看實物,還看怎麼去展陳,怎麼去講故事,怎麼去營造一個環境。」

今天,上海博物館迎來建館70周年。歲月流轉,時光蹉跎,上博始終就在那裡,見證、收藏、講述著歷史。

博物館與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

「博物館體現的,很大程度就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精神。」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的楊志剛在一次採訪中談到,「看美國精神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英國精神去倫敦大英博物館。不光看實物,還看怎麼去展陳,怎麼去講故事,怎麼去營造一個環境。」

70年來,上博與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經歷了深度的融合與互動。借70歲生日這個重要契機,上海博物館宣布推出「大博物館計劃」,未來,上海博物館將擁有改造升級的人民廣場館、全新建成的東館和北館,三館館舍建築總面積將超過20萬平方米,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博物館「航母群」。預計2023年年底前後,上海博物館東館將建成開放。

除了硬體之外,未來,上博也將以打造中華文化的「精神家園」和人類文明的「百科全書」為立館使命,成為更具全球標識的文化地標、文博創新創造的戰略高地。

幾年前,上博東館籌建工作啟動不久之時,在《借力與助力,為建設卓越全球城市而努力——籌建上海博物館東館的思考與行動》一文中,楊志剛曾暢想與展望過未來上博的樣子。

未來的上博一定會更加美好!

讓我們一起祝福 一起期待

借力與助力,為建設卓越全球城市而努力

——籌建上海博物館東館的思考與行動

2015年仲春的一天,上海市領導蒞臨上海博物館考察調研,會上,上海博物館跨過黃浦江到浦東增建東館被提上議事日程。同年6月27日,時任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明在陸家嘴論壇上首次宣布:啟動籌建上海博物館東館,並將之列入上海市重大文化工程。

1 乘東風

在上海未來發展的規劃中明確目標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凝聚著往昔的輝煌、今日的神采,也映照著其邁向明天的身姿。國外那些頂級的博物館,如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聖彼得堡埃爾米塔什博物館,都構成獨特無二的文化風景,成為所在國和所在城市的「形象代言」,在城市景觀和旅遊觀光方面體現著地標性的蘊意。

上海博物館成立於1952年,是一座大型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在65年的發展歷程中,經過幾代上博人的銳意努力,上海博物館構建起了現代管理體系,以豐富的館藏、紮實的研究、精湛的展陳、不斷創新的社會教育和廣泛的國際影響在業內獲得盛譽。

她的發展,與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同步。從位於南京西路的原跑馬總會大樓,到河南中路的中匯大廈,再到人民廣場,她是新中國上海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人民廣場館舍興建於1993年,1996年全面建成開放。新館開創了中國博物館事業的一片新境界,也引領了各地博物館的發展。

上海博物館擁有超過一百萬件的文物,其中上等級的珍貴文物143620件。位於人民廣場的館舍建築面積為39200平方米,陳列面積10912平方米,能夠在常設展廳中陳列的文物卻僅在6000件左右,約占珍貴文物的5%。因此,博物館的很多功能發揮受到限制。

二十年後,上海博物館又期待著新一輪的騰飛。在2015年仲春的那個調研會上,上海博物館向市領導表達了實現硬體提升和能力提升的強烈願望和決心。

「兩個提升」的願望,響應了黨的「十八大」強調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號召;契合了上海市率先建成國內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功能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進而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上海市領導的「一錘定音」,使得上海博物館東館(以下簡稱「上博東館」)建設由一個設想很快轉變為步步推進的一系列實施方案。

在國家和上海地區新一輪文化發展的大潮中,乘勢而上,成為上海博物館廣大幹部和群眾的共識。圍繞上博東館建設,上海博物館發展的總體思路逐步明確,其中有三個重要的目標。

第一,把上海博物館建設為世界「頂級的」、以中國古代藝術為主的博物館。20世紀80年代,老館長馬承源先生曾站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台階上,從心底喊出「向大都會博物館致敬」!前輩的心聲,出自對世界頂級博物館的嚮往——因為中國也需要這樣的博物館!今天,當我們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時,也就更加渴望擁有這種世界頂級的博物館。上海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締造者,理應當仁不讓,奮力攀登。上海博物館作為國內最具實力的博物館之一,理應勇於擔當,傾力拼搏。

第二,在一個統一管理的整體架構下,實現上海博物館本館(西館)與上博東館之間的聯動,從而在同一座城市形成兩個文化傳播的策劃源和輻射源。2016年底,《上海市「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發布,它提出未來五年,上海將努力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要打造體現國際標誌性和文化核心功能的城市文化發展主軸,逐步形成「兩軸一廊、雙核多點」的城市文化空間發展新格局。上海博物館本館(西館)與上博東館恰好都處於「兩軸」之一的東西向主軸上,又分別居於「雙核」(即上海人民廣場地區和浦東花木地區兩個文化核心功能區)之內。這項規劃為上海博物館兩個聯動的「策劃源和輻射源」目標,進一步提供了厚重的內涵。

第三,建設上博東館將促進上海博物館功能的全面提升,藉此將實現「五大創新」:展陳體系的創新,社會教育的創新,研究體制的創新,文創開發的創新和建設創新型的智慧博物館。「創新驅動」是《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2016年10月審議通過)提出的將上海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魂脈。卓越的全球城市需要卓越的世界級博物館,未來卓越的博物館一定是創新型的,並藉此全面提升其各項功能。

2 揚征帆

強化擔當意識,為地區發展增添助力

有關研究表明,在國外或國內近年發布的全球國際化文化大都市排行榜中,上海尚未進入前十甚至前二十。對比其他國際文化大都市,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上海市文化設施建設在總量、結構、內涵、空間分布方面仍存在差距。

即使在上海中心城區,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的能級及其分布還亟待提高和改善。一些專家發出的讓文化設施「越江(黃浦江)東進,跨河(蘇州河)北上」的呼喚,就從一個角度表達出對上海文化發展特別是改變地區間不均衡狀況的期盼。

2015年陸家嘴論壇期間,時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明出席「金融人才發展環境的營造與優化」專題論壇時表示,上海博物館東館和上海圖書館東館將落戶浦東,並且兩館的規模都將超過浦西。

陸家嘴金融人才生活的配套環境亟須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該地區及其周邊文化設施相對缺乏、文化生活比較枯燥,一些地塊白天人聲鼎沸、晚上人跡甚少已成為突出問題。浦東開發開放二十多年,一方面經濟建設尤其是金融業凱歌猛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另一方面文化發展和社會文明建設卻相對滯後。

以博物館為例,資料顯示浦東萬人博物館占有量僅0.019座,尚低於全國0.023的水平。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的不均衡、不協調,將會制約浦東的可持續發展。上海博物館和上海圖書館挺進浦東,分別建設東館,便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浦東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激發城市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一環。

回想20世紀90年代,上海博物館毅然搬遷至人民廣場,順應了當時上海改革開放和文化發展的需要。人民廣場上博新館的華麗亮相和成功轉型,成為90年代上海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而她樹立的新形象,體現的深厚內蘊,以及對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回應與滿足,又助推了城市的發展,特別是對紮根傳統文化同時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城市精神氣質的培育涵養,功莫大焉。

今日,上海博物館再次做出選擇,奔赴浦東,參與浦東建設,為浦東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驅動,積極作為,有所助益。

近一二十年,國際博物館界愈益強調博物館的社會責任意識。以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給「5·18」國際博物館日公布的主題看,博物館社會責任所包含的內涵和體現的價值觀,堪稱相當廣泛和深刻,其中包括:

博物館:促進社會變化的力量(Museums As Agents of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2008年)

博物館致力於社會和諧(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2010年)

處於變革世界中的博物館:新挑戰、新啟示(Museums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Challenges, New Inspirations)(2012年)

博物館(記憶+創造力)=社會變革(Museums 〈Memory+Creativity〉=Social Change)(2013年)

博物館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社會(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2015年)

博物館與文化景觀(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2016年)

顯而易見,博物館已不單是早先被狹義理解的從事「收藏」「展示」的機構,她還必須打開大門,與觀眾、社會互動,融入時代的發展趨勢,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方法去影響社會,改變社會,提升社會。上海博物館悉心領會因為時代變化而對博物館提出的新要求,並照此優化、調整文化傳播的策略和行動計劃。上博東館建設,首先要明確或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正確擔當與勇敢擔當的問題。

如果把上海博物館比作前行的航船,那上述社會責任意識就好比張開高掛的風帆。

3 啟窗牖

拓展格局,精心組織,有序推進

上博東館項目選址於浦東新區楊高南路、世紀大道、丁香路交會處的花木地塊,將與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世紀公園以及籌建中的上海圖書館東館等一起,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設施集群,共同構建「上海東部的文化中心」,與人民廣場地區形成「文化雙中心」,極大地優化上海文化空間格局。根據有關部門的批覆,上博東館占地4.6公頃,建築面積約10.5萬平方米。

根據規劃,上博東館將構建以中國古代文化主題為核心的展陳體系,融合多個藝術門類,突出書畫、工藝藏品優勢,與本館(西館)以青銅、陶瓷為重點的中國古代藝術專題陳列相互呼應,形成上海博物館「兩館一體、聯動東西、特色清晰、相輔合璧」的總體格局。順應時代發展,進一步拓展業務研究、教育體驗、社會服務、文化交流等功能,更好地發揮上海博物館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為了配合東館建設,抓好組織發動,上海博物館啟動了名為window的計劃。該計劃包含六個關鍵詞,即window的六個英文字母各自所代表的概念:

第一個W,代表wisdom,即智慧,表明我們要建一個智慧博物館。

第二個I,是interaction,即互動。今日的博物館必須和社會互動,必須努力與公眾建構起順暢互動的新型關係。

第三個N是new,即拓新。創新驅動已經成為博物館提升能級的必由之路。

第四個D是diversity,即多樣。博物館展示的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博物館的展示手段豐富多彩,博物館的教育方式不拘一格。

第五個O是open,即開放。當代博物館正朝著一個開放的系統轉型,成為人類文明互學互鑒的重要場地。同時博物館吸引更多的公眾走進來,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場所;博物館也努力走出去或被帶出去、帶回家,進入社區、校園、家庭。

第六個W是world,即面向世界。我們要樹立世界的眼光和為世界服務的工作信念;要廣泛地傳播中國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大視野中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並成為極具世界影響力的博物館。這個WINDOW計劃包含著上海博物館的價值理念及其取向。

為什麼突出「窗口(window)」?有四層含義:

1

博物館一直被視為公共文化的窗口,是展現一個國家、民族、地區的重要窗口,上海博物館要把這個「窗口」工作做得更好。

2

要像打開窗口一樣打開我們的眼界、胸懷、格局,這將決定上博東館建成後的專業水準及高度。如果沒有相應的眼界、胸懷和格局,造成內容、境界跟不上時代要求,就很可能只是徒勞地建出一個博物館的僵硬外殼。WINDOW計劃啟動後,我們特別強調要在國際、國內尋找對標,取長補短,落實到東館,成就這個時代應有的高度。

3

在工作方法上,以「窗口」意識取代「酒香」意識。老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傳統酒販的酒香意識,前提是認定有一個好酒存在,於是酒香就一定會飄傳出去,近悅遠來。和網際網路思維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窗口」意識,則突出「內容」和「連接」,並且反映的是「進行時」,與「酒香」作為一種「完成時」大異其趣:窗口之所以成為窗口,是因其有內容。這還不夠,還必須有連接。只有同時具備了連接和內容,窗口才能成為窗口,缺一不可!

4

上博東館建設有確切的時間節點,需要有序地步步推進,這就必須明確相應的「窗口期」,抓住時機有力推動。目前已進展到WINDOW 4.0。

WINDOW計劃層層展開的大致情況如下:

2015年4月,上海博物館啟動WINDOW1.0,著手籌建新館的研究工作,包括在國內進行調研和實地考察。由館領導分頭帶隊,重點是學習、借鑑最近10來年新建博物館的經驗和得失。

同年9月進入WINDOW 2.0,核心工作是修改、完善項目建議書並啟動建築方案的國際招投標前期準備,編制設計任務書。

2016年2月24日,建築設計方案的國際招標公開上網,由此轉入WINDOW 3.0。此後一方面做好國際招投標的各項事務,同時進一步研究、探討東館的展陳方案。僅這3.0階段,上海博物館館內專家就展陳舉行的專題研討會即達20次。

經過兩輪國際招投標評審和後續優化,最終在2017年3月底,確定中標單位——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旋即轉入WINDOW 4.0,工作重點包括:建築方案的進一步深化和穩定;結合博物館的具體功能和展陳計劃,進一步優化建築空間和樓層布局;完成東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並獲得上海市發改委的批覆;啟動開工的各項程序並統籌推進……

4 架樑柱

建造兩座大廈,鍛造強大的博物館文化

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打造的上博東館建築方案,外觀造型簡潔典雅,內部空間富於層次和變化,功能設置與動線安排相對合理。其外形為規整的長方形,以白色為基調,與「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相合。四個外立面皆能成景,互相連貫,呈360度無死角。外牆由平面和反折波紋面藝術性地拼合而成,具有韻律和節奏。

上海博物館在解讀設計師精心構想的外觀造型時,賦予它「海陸交匯」「海納百川」「大道如砥」等意象。反折波紋面代表浩渺無垠的大海,連續的平面代表開闊坦蕩的大地。海陸交匯,既是上海的地理特點,也是上海文化獨具的個性。

博物館新館建設及形象塑造絕非一項單純的建築工程,必須以內容、功能、精神予以引領,以博物館專業能力共同駕馭硬體的建造和運作,達到「軟」「硬」結合,相得益彰。為此,上海博物館在2017年工作務虛會上,提出未來五年將傾力打造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座大廈,再創輝煌,以迎接上海博物館成立70周年。

有形的大廈,指的是上博東館的物理實體。無形的大廈則指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和以提高專業能力為抓手夯實基礎,做強做大上海博物館的事業。為此,歸納提煉出上海博物館事業的「四梁八柱」。四梁,特指在上海博物館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四個特色學科,即文物學及藝術史、考古學、文物保護與修復、博物館學;八柱,指「典藏與徵集」「研究與鑑定」「陳列與展覽」「教育與傳播」「文化創意」「信息化與高科技的運用」「文化交流」「科學管理體系」。

架柱上樑,構建未來上海博物館的巍峨大廈,鍛造強大的博物館文化,為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添彩增光!

(原載翁鐵慧主編:《上海文化年鑑2017》,《上海文化年鑑》編輯部,2017年)

今日薦讀

博物館與文化遺產述論稿

楊志剛 著

內容簡介

本書選編作者多年來在博物館、文化遺產及相關方向的61篇文章,主要側重於觀念和方法的討論。博物館方面,記錄了作者在基礎研究、學科建設和實際管理工作中的思考,涉及博物館文化、機構特點、功能拓展、管理與能力提升、文明互鑒、中國博物館早期歷史、新時代新使命及新館建設等。文化遺產方面,討論了遺產概念及觀念的變化、遺產保護新思維、遺產管理與倫理、社會教育與民眾參與以及如何構建文化遺產學諸問題。作者關注博物館和文化遺產背後的「現代性」,致力於現代新文化建設。

作者簡介

楊志剛,1962年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先後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7年留校任教,曾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兼管校博物館)、文科科研處處長、文史研究院院長,教授並擔任「文化遺產理論與管理」和「亞洲歷史、藝術與宗教」兩個學科方向的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博物館館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館藏文物保存環境重點科研基地主任,《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主編。兼任第六屆、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第六屆上海市博物館協會會長,第五屆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成員,亞歐基金會博物館聯盟(ASEMUS)執委,世界博物館館長Bizot Group 成員等。

主要從事中國思想文化史和博物館、文化遺產等領域的研究,著有《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中國古代禮學論集》等,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圖書編輯 | 史立麗

本期編輯 | 李映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