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44.進步的革命:不是否定是包含

文思悅動 發佈 2022-12-22T18:36:56.199276+00:00

主講人:復旦大學教授 王德峰。智者學派興起之後出現了古希臘甚至整個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三位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物理學領域中的革命是這樣一種範式的轉換,後面的範式使得前面的範式成為特例,人類社會的進步也是這樣革命帶來的,社會革命帶來的。

主講人:復旦大學教授 王德峰

關鍵詞:實然和應然 辯證法 革命 範式轉換

西方哲學的分期

█ 古典哲學 █

在西方哲學中,古典哲學(Ancient philosophy),又稱古代哲學,為古希臘至古羅馬時期的哲學,一般包括從前蘇格拉底哲學到基督教興起之前的時期。

智者學派興起之後出現了古希臘甚至整個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三位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其中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作品比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他們系統性的論述,給後代哲學家造成了巨大影響。

亞里士多德之後由於社會和政治上的變化,代表文明的古希臘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所滅,這一時期出現了另外四大學派:犬儒學派、懷疑派、伊壁鳩魯派和斯多葛派。他們追問:

▷ 在一個罪惡的世界裡,人怎樣才能夠有道德?

▷ 在一個受苦受難的世界裡,人怎樣才能夠幸福?

一句話,西方哲學在古典時期,關注對象是外部世界,研究的對象是認識的客體。

█ 近代哲學 █

近代哲學出現在15~16世紀,也就是「文藝復興」之後的哲學。

這個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自然科學出現了分門別類的研究,現實的、外部的那個客觀世界成了可以由人類把握的對象,哲學的興趣開始轉向到研究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思維與存在的統一等問題上,也就是研究認識的本體。

一句話,西方哲學真正步入近代的開端,是從研究本體論上開始的。

古典哲學到近代哲學的轉折

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開創者,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認為,康德只是在理性的形式自身中,確認了這個世界的善的可能性,其實他還只是停留在"應當"的範圍內。

康德的「絕對命令」如何成為現實的建構社會秩序的根據呢?人類社會世界的傳統的價值都應當一一的被這種只是主張應當的理性形式來加以排除嗎?

或者簡單的說,黑格爾認為康德仍然停留在主觀性的範圍,自然這個主觀性不是什麼情感的主觀性、感覺的主觀性,而是理性的主觀性。黑格爾要求我們,或者他認為我們應當正視現實的歷史。

在人類現實的歷史當中,我們發現不斷充滿了爭鬥,非理性的衝突、戰爭,要求消滅敵人。這種歷史舞台上,人類的爭鬥它究竟來自哪裡?面對人類的長期的爭鬥,「絕對命令」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呢?它現在是那麼的抽象,只是提出了"應然」——就是人類社會應當如此,但它迴避了"實然"——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應然」與「實然」,「應然」就是應當如此,「實然」就是實際如此。

「應然」與「實然」之間的矛盾、衝突如何來解決?

康德提出了理想的狀態——「應然」,但現實狀態(實然)為什麼跟這個理想狀態(應然)有如此巨大的距離呢?黑格爾認為必須回答這個問題。

康德對理性的分析和討論達到相當高的境界。一部《純粹理性批判》揭示了理性用來認識自然界所具備的一系列範疇,叫"先天認識形式」;《實踐理性批判》分析了人類建構社會關係的理性所固有的原則,他把它稱為「絕對命令」。雖然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但是與歐洲社會歷史的現實距離遙遠。

馬克思認為,過去的德國哲學,包括康德、黑格爾都僅僅是停留在遠離社會現實的「哲學批判」之中,是一種純粹思維、觀念上的活動,他們對改變現實世界沒有任何實際的影響。所以馬克思說過: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了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我們都知道,資本主義的興起讓歐洲社會從古代轉變為近代社會,兩個思想運動:一個宗教改革運動和一個啟蒙的理性主義運動,把歐洲人的思想帶入了近代。但是資本主義展開之後的歷史現實告訴我們,它充滿了非常殘酷的爭鬥,以及兩大階級的分化。

早期的無產階級的生活是極度貧困的,觸目驚心的苦難到處可見,啟蒙的思想家們所提出來的關於美好社會的願景沒有一個能實現。他們曾經描繪了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類社會,但是資本主義在歐洲社會的現實展開,卻是對這幅圖景的一幅諷刺畫。

黑格爾面對這樣的一個資本主義最初階段的歷史,他仍然堅持理性主義的原則。

黑格爾曾經盛讚過笛卡爾,說笛卡爾在哲學領城裡邊是一個從頭做起的英雄,他讓哲學在奔波了一千多年之後,重新回到了它的基礎上來——這個哲學本應當有的基礎就是主體性的原則。

所謂主體性原則,一般來說就是承認、重視並堅持主體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則。西方哲學自希臘哲學發端以來,就確立了以知識作為把握其對象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說關注點在客體,隨著知識的爆發式增長,主體性得以覺醒,也即是哲學家們關注的目光開始由以前認識的客體轉移到認識的主體上來。

但主體性的原則在現實的展開中卻變成主觀性,變成一種理理的,應當的表達。於是黑格爾認為對理性的討論還得進一步深化。

黑格爾解決矛盾的路徑——辯證法

黑格爾發現,現實的社會事件在其歷史過程中充滿了衝突和對抗、矛盾、對立,他認為理性也應當能夠解釋,能夠說明這些對抗的根源、矛盾的根源,所以他要改造邏輯學。邏輯學是關於理性思維的形式和它的規律的學問,最初首創於亞里士多德,我們現在所說的形式邏輯就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

好,到了近代的康德,先驗邏輯來了,再到了黑格爾那裡,邏輯學還得發展,提出了辯證邏輯,比如我們現在熟知的辯證法。辯證法作為一門學說,其完整的體系是由黑格爾提供的,他用辯證法來說明人類社會的爭鬥、對抗。

辯證法dialectics[ˌdaɪəˈlɛktɪks],辯證法是關於革命的邏輯(dialectics is logical of revolution)。革命也是有邏輯的,邏輯就是理性自身的本性,邏輯是理性的形式,而理性自身是有自我矛盾的(康德的二律背反),並且能夠把矛盾加以克服,這一套邏輯就叫辯證法。

我們中國人很熟悉辯證法這個概念,因為馬克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當然,對其做了改造。所以黑格爾在西方思想史上地位極其重要,馬克思曾經這麼說過:在辯證法這件事情上,我要公開承認我是黑格爾的學生。

好,我們現在就來談談辯證法。

關於休謨問題,黑格爾在康德那裡所得到的回答並不滿意。黑格爾要完成一種綜合,要能夠把表面上看起來是非理性的衝突,也納入理性的邏輯之中來理解。讓辯證理性保證人類社會的歷史進步。

革命帶來進步

我們不要害怕革命,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是革命帶來的

什麼叫革命?我們一看到這樣的字眼會自然聯想到街頭暴力、流血衝突,不要這麼俠義地理解革命,革命在文明的每一個領域當中,都是這個領域的進步的來源,社會革命、科學革命、哲學革命,就連我們個人生活也一次又一次地經歷革命,我們如何理解進步呢?用英語來說叫progress,進步是怎麼形成的?每一次進步都不是線性的積累。

你比方講物理學的進步,並不是物理學的知識由少到多逐漸地積累起來,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物理學的進展井不是這樣的。物理學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革命帶來的,物理學革命。

比方說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就發動了一場物理學革命,來克服19世紀末葉歐洲物理學的危機,用相對論的物理學來超越牛頓的物理學。這是進步史上革命帶來的,我們可以稱其為物理學革命。

在化學的領域當中也一樣,人們在解釋燃燒現象的時候,最初化學是這麼解釋的:某種物體能夠燃燒,某種物體不能燃燒的原因是什麼呢?能燃燒的物體裡邊包含"燃素」——能燃燒的元素,所以這個物體就能燃燒,不包含燃素的物體是不能燃燒的,這是化學史上曾經有過的"燃素說"。

後來革命發生了,先是普利斯特里在他的實驗室裡邊析出了一種以前不知道的氣體,但它能夠讓燃燒更劇烈地發生,於是普利斯特里就稱這種氣休叫"火氣",那麼拉瓦錫重新解釋了這種氣休,普利斯特里說的火氣,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氧氣,兩個氧原子構成了一個氧分子,這叫氧氣。

拉瓦錫重新理解了這種新發現的元素,新發現的氣體,拉瓦錫說什麼叫燃燒,並不是一個能燃燒的物休裡邊包台著燃素,燃燒就是劇烈的氧化反應,把燃素這個假定的存在,從化學中清除出去,用氧化反應的說法理解,來重新解釋燃燒現象,結束了燃素說,這是一次化學革命。

什麼是革命?

每一個文明領域中的進步都是革命帶來的,那究竟什麼才叫革命呢?

革命就是範式轉換(diagram shift)。Diagram就是範式,比如說每一種學說、每一個理論,它都有一個中心範式,根據這個中心範式,這個理論來解釋它所研究的對象。

比如說物理學,在牛頓物理學這個理論當中,它的中心範式是兩個基本概念:支點和力。用支點和力來解釋一切物理現象,支點和力就是牛頓物理學的中心範式。

而到了19世紀下半葉,物理學遇到了危機,由於熱輻射現象的發現,然後把熱輻射現象放到一條定律當中去——普朗克的量子定論,講能量的傳遞不是連續性的,而是非連續的,一份一份地拋出去,每拋出一份叫一個能量子,簡稱量子。能量傳播的規律被成功地放到數學公式里去,於是量子定律來了。

但是這條量子定律無法跟牛頓物理學的中心範式相統一、相一致,這就引起了一個年輕人發動一場物理學革命,這位年輕人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用相對論的範式取代了牛頓物理學的範式。

這就是一場物理學革命,它帶來了物理學的進步,這叫範式轉換。

為什麼範式轉換一定就意味著進步呢?

比方說假如我突發奇想,明天提出一個新的物理學範式,來取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物理學範式,我可能會怎麼做?我重新理解自然,提出一個新的理解範式來,要得到公認,前提是什麼?

前提是愛因斯坦的物理學——相對論物理學沒有被我否定,而是被我的新範式包含進來了,成了我的一個新的範式中的一個環節。

它不是被簡單地否定了,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物理學沒有簡單地否定牛頓物理學,而是把牛頓物理學包含到他的相對論物理學裡面,使得牛頓物理學成為相對論物理學的一個special case,叫特例。

這樣牛頓物理學成了什麼?相對論物理學的一個特例了。這是件什麼事呢?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物理學的公式經過必要的轉換,都能成為牛頓物理學的公式。但是生頓物理學的公式,無論怎麼轉換都轉換不成相對論物理學的公式,這就是後者包含了前者;前者成為後者相對論物理學的一個特例(special case),這才是真正的進步。

物理學領域中的革命是這樣一種範式的轉換,後面的範式使得前面的範式成為特例,人類社會的進步也是這樣革命帶來的,社會革命帶來的。

以歐洲做例子,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主義社會,這是一場社會革命。那麼封建社會的經濟,封建經濟的核心範式、中心範式是什麼?地租。因為封建經濟就是以土地所有權做基礎的經濟,在土地所有權當中產生了一種財富分配的方式,叫地租。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地租仍然存在,但是它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的中心範式,資本主義經濟的中心範式是資本(capital)。

什麼叫資本?能增殖的貨幣。貨幣的增殖叫什麼?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中心範式,它並沒有把地租否定掉,而是讓地租獲得新的意義。地租成了資本利潤的一種形式,成為剩餘價值的一種形態。

剩餘價值有三種形態:地租、利潤和利息。

所以地租成了資本的一個特例(special case),它沒有被否定掉。封建社會的經濟所取得的成果以一種新的意義存在,這個新的意義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賦予它的,這是一次確鑿無疑的進步。所以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社會是一個進步(progress),這個進步是生產關係的革命帶來的。

革命就是範式轉換,人類文明的每一個領域的進步都是革命帶來的。

比如說學習,我們學習科學,從小學開始學習最初的自然科學,叫自然常識課,或者學習數學,算術。好,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我們學習科學或者學習數學的一個過程,我們會從表面上理解,它是個知識不斷地由少到多的積累過程,但學習過程的真相併非如此,學習的每一個進步都是要經歷一場革命,都是後面知識對前面知識的包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