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振東 ‖ 方志學奠基人章學誠的京畿行跡與《永清縣誌》編纂

京畿有道 發佈 2022-12-23T00:31:12.510516+00:00

章學誠(1738—1801),原名文斆,字實齋,號少岩,清代著名史學家、思想家,我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志學奠基人,有「方志之祖」「方志之聖」之稱。清末民初文化巨匠梁啓超曾不無欽敬地讚嘆:「章學誠,可以說截至現在,只有他配說是集史學之大成的人。

章學誠(1738—1801),原名文斆,字實齋,號少岩,清代著名史學家、思想家,我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志學奠基人,有「方志之祖」「方志之聖」之稱。清末民初文化巨匠梁啓超曾不無欽敬地讚嘆:「章學誠,可以說截至現在,只有他配說是集史學之大成的人。」他雖然生長於浙江紹興,卻反覆應試於京師,在京畿地區多年講學謀生,並在此留下文化的種子,收穫學術的碩果。


一、六試京師


乾隆二十五年(1760),23歲的章學誠進京參加順天鄉試。順天鄉試在京城東南隅崇文門內,各省考試地點在省城貢院。章學誠本屬浙籍,但順天府人少額多,考中的概率更大,因此北來應考。可是,鄉試錄取名額畢竟有限,競爭依然非常激烈,他這一次鄉試未中。當時。章學誠家鄉道墟鎮的章氏家族住在京城的有100多家,族兄章垣業從曾祖開始即遷至京師南城。他們雖家境貧寒,但重宗族情誼,待人熱情,章學誠的此次鄉試就寄居他家。

乾隆二十七年(1762),章學誠再次北上應順天鄉試。這次,他依然落第,冬天便進入國子監讀書。因年輕氣盛,在此處他考績總處末等,甚難如意。多少年後,他回憶說:「冬始肄業於國子監內舍,意氣落落,不可一世,不知人世之艱。試其藝於學官,輒置下等,每大比,決科集試,至三四百人,所斥落者,不過五七人而已,余每在五七人中。祭酒以下,不餘人齒,同舍諸生,視余若無物。」國子監生,可以得到朝廷按月撥付的膏火銀,基本生活有保證,而考績不合格者會遭降級、扣膏火銀等懲處,章學誠該常在其內的。

乾隆二十八年(1763)夏,章學誠請假出都,回湖北省親。乾隆三十年(1765),28歲的章學誠第三次北上京師,仍入國子監中。九月,第三次應順天鄉試。同考官沈業富將章學誠的文章大力推薦給主考官,遺憾的是,章學誠仍然未被錄取。通過沈業富的引薦,章學誠結識了翰林院編修朱筠。朱筠祖籍浙江蕭山,自祖輩始入籍順天府,是清代著名文獻學家、藏書家、學者。在國子監滯留一段時間後,章學誠終為生活所迫,寄居到朱筠家中,住在日南坊李鐵拐斜街北的擷英書屋。在朱筠門下,章學誠得以會晤學者名流,如邱向閣、吳蘭庭、程晉芳、馮廷丞、蔣雍植等人,眼界漸開,學識大有長進。乾隆三十一年(1766)十一月,朱筠接受章學誠的建議,上表陳奏《購訪遺書及校刻〈永樂大典〉意見折》,促成了《四庫全書》的正式開館編修。



乾隆三十三年(1768)二月,章學誠從朱筠家遷到族兄垣業家居住。九月,四應順天鄉試,僅中副榜。乾隆四十一年(1776),援例授國子監典籍,得到一個相當於國子監圖書管理員的從九品差事,俸祿微薄,仍難以養家餬口。乾隆四十二年(1777)秋天,第五次應順天鄉試,因主考官梁國治的獨具慧眼,章學誠終於得中。次年三月會試,章學誠考中二甲五十一名進士。前後經歷近20年的挫折與磨礪,這遲來的收穫已不足使他興奮得起來。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章學誠遲遲不願步入官場,而更樂於潛心於史,哪怕四處飄蕩。

二、十年講學


從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章學誠先後在直隸省主講過定州定武書院、肥鄉清漳書院、永平敬勝書院和保定蓮池書院。十年間,其講學的足跡穿越燕趙南北,其中主講蓮池書院的時間最晚而且最長。在書院從事講習,不僅可保障日常生活的穩定,還可廣泛與師友交遊,使章學誠更好地讀書和編撰史志。

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機構,最早出現在唐玄宗時期。至清代,書院的建設和作用受到高度重視。乾隆帝的諭旨明確指出,「書院之制,所以導進人材,廣學校所不及」。在這個時期,各府州縣都普遍設立書院。

定州定武書院,在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姚立德創建於州城北街。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恩師朱筠的介紹下,章學誠至曲陽拜訪了時任「清苑縣丞,署曲陽縣事」的周震榮。二人相談甚歡,從此結為深交。次年,周震榮即憑藉他在曲陽縣任內的威望和人脈,為章學誠謀得定武書院的主講職位。在這裡,章學誠為生童訂立《教諸生識字訓約》,寫有《與定武書院諸及門書》,教學頗有成效。數月後,周震榮調任永清知縣邀其纂《永清縣誌》即辭。

肥鄉清代屬廣平府,在今河北省的南端邯鄲市境內。清漳書院,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饒昌緒創建於縣城學宮西側。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章學誠在京城找不到職業,到河南找舊交邵洪謀事遭到冷遇。在自開封回京的路上,又不幸遇上一夥強盜,「盡失其囊篋及生平撰著」。無奈之下,只有投奔附近肥鄉縣官張維祺,即被安置在清漳書院做講習。該年冬,張維祺調任大名,章學誠也就離任北返。行前,他寫給某人的求助信極能說明當時的窘狀:「茲則馳驅半載,終無所遇,一家十五六口,浮寓都門,嗷嗷待哺,秋盡無衣,數年遭困以來,未有若此之甚者。」

永平敬勝書院在永平府盧龍縣(今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城內,乾隆十二年(1747)六月由當時的知府盧見曾創建。章學誠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到此講學,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冬離職。盧龍縣靠近山海關,位置僻遠,交通不便,很難進一次京。因此,章學誠便將全家遷到書院,自此一家人就共同過起漂泊客游的困苦生活。在此,章學誠又結識了一些當地官員和文友,如撫寧知縣凌世御、遷安知縣喬鍾吳、昌黎知縣劉嵩岳、灤州知州蔡薰,他們不時遊歷山川,詩酒酬唱,談文論道,意氣相得。針對學生功底較差、文章寫得支離冗蔓的問題,章學誠選取古人撰述約百篇編成《文學》一書,對從學者很好起到勸誘蒙俗,培本固基的作用。



保定蓮池書院創立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是當時全直隸省唯一的一座省立書院。乾隆四十九年(1784),由乾隆十三年(1748)狀元、時為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的同鄉梁國治的推薦,章學誠被蓮池書院聘為主講。作為直隸最高學府,書院得到清廷高度重視,僅乾隆帝就曾三次巡視書院,並賦詩嘉勉。在章學誠所主講的書院中,這裡各方面的條件最為優越,他全家20餘口也一同從盧龍徙至。在定武、清漳、敬勝各書院講學皆僅一兩年結束,唯獨在蓮池書院的講學時間達三年之久。

三年間,章學誠整理舊著,醞釀新作;還編寫《論課蒙學文法》二十六篇,提出反對先習八股的新教學理念,內心充實而恬靜怡然。後來,他撰文提到「主講蓮池書院」不下十處,所寫《月夜遊蓮池記》一文描寫蓮池月下之景說:「池冰受雪,月色涵之,迷漫不辨遠近。重漂素練中,鐵線如鉅,則池心宛虹橋也。雙鶴立池中,有影無色,黠僮驅之,乃類趁虛。憩坐滄浪水榭,回顧檻外,若乘扁舟泛銀河中,不復辨塵世高下。」其情其景,很能體現到他當時的心境。

但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梁國治辭世,地方官對章學誠冷眼相看,他不得不辭去書院之職。轉居旅舍,生活頓窘,長孫女與第五子接連病殤;聞戊戌進士開選,他赴北京吏部投牒,又遭宵小剽竊。在這新的困境前,章學誠沒有選擇入仕為官,而是聽從好友周震榮的建議,遠赴河南拜見巡撫畢沅,開啟他人生歷程的新階段。


三、纂修《永清縣誌》


章學誠是我國方志學術體系的創始者和奠基人。他雖一生顛沛流離,「逼於困苦饑寒」而「坎坷潦倒」,卻矢「志」不渝。他先後共主纂和參與編纂12部志書,其中《湖北通志》《和州志》《永清縣誌》和《亳州志》由其主纂,梁啓超稱:「其創作天才,悉表現於和州、亳州、永清三志及《湖北通志》稿中」。但今傳《湖北通志》與《和州志》己均非原貌,《亳州志》僅存六篇,只有《永清縣誌》保存完好,是現存最能全面體現章學誠方志學思想的一部志書。後人評價說「其結構森密,吐韻鏗鏘,曾推為畿輔冠,膾炙人口。」

永清縣,今屬河北省廊坊市。據近人張國淦《河北通志稿》「舊志源流」篇所載,在章學誠纂《永清縣誌》之前,永清縣曾四次修志,現僅存康熙十五年(1676)萬一鼒、喬俊纂修《永清縣誌》,共十一篇,十五卷。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為章學誠介紹定武書院教職後幾月即被調任永清任知縣。按當時定製每六十年一修志,此年距康熙十五年修志已逾百年,恰又有本縣貢生劉格等二十人聯名請修,因此即於其年六月延儒啟局,章學誠即被邀回成為主纂。以後幾年,章學誠便在周震榮的優待和支持下開始了修撰《永清縣誌》的工作。次年,終於考中進士,有了可出仕為官的機會;但偏逢母喪,他一方面即以服喪為由辭退,另一方面則繼續纂修一時中斷的《永清縣誌》。



在修志過程中,周震榮對章學誠不僅生活上關心照顧,而且為其工作提供最大的便利。在人員配備上,曾動員縣學教諭與訓導、舉人、生員約50名、書吏約15名來協助。章學誠日後追述這段經歷說:「丁酉、戊戌之間,君館余撰《永清志》,以族志多所掛漏,官紳採訪,非略則擾,因具車從,橐筆載酒,請余周曆縣境侵游,以盡委備。先是憲司檄征金石文字上《續通志》館,永清牒報荒僻,無征久矣。至是得唐、宋、遼、金刻畫一十餘通,咸著於錄。又以婦人無閫外事,而貞節孝烈,錄於方志,文多雷同,觀者無所興感,則訪其見存者,安車迎至館中,俾自述生平。其不願至者,或走訪其家,以禮相見,引端究緒,其間悲歡情樂,迨於人心如面之不同也。前後接見五十餘人,余皆詳為之傳,其文隨人變易,不復為方志公家之言。」這段自述表明,章學誠的編修工作,不是閉門造車,只抄纂文獻資料,而是同時注重實地調查,不惜辛苦地遍歷縣境訪問查勘,考察歷史遺蹟、搜集遺聞軼事,了解風俗民情,這樣才使新志有了體例和內容上的創新,並具有更大價值。

完成《永清縣誌》,是章學誠在直隸講學前期最早取得的傑出學術成就。此志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四月纂成,前後歷時近三年。該志結構精嚴,體例完備,共有紀、傳、表、圖、書、政略六體,二十五篇,另附有文征五卷,奏議、徵實、論說、詩賦、金石各一卷。在內容上,首先,此志對於永清縣的各類主要情況載錄較全面。如記沿革,則有上起唐虞,下迄乾隆數千年的歷代沿革概況,列表敘述,分列「朝代」「統部」「州郡」「縣境」四欄;在疆域、地理方面,記載了永清的疆界、河流、四鄉村落、橋樑、坊巷等。第二,在統合古今、載錄較全面的基礎上,詳今略古。如記永定河沿革,此志一方面記載其從古到今的變遷,另一方面著重記述了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三十九年(1704)、雍正四年(17 26)、乾隆十六年(17 51)、乾隆二十年( 1755)、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治理情況,除乾隆三十八年外,其餘六次都繪成專圖。第三、在觀念與認識上有不少新突破。如此志重視民間的社會經濟往來,對於民間市場交易情況、物價水準等都作了詳細記載,為後人留下珍貴的經濟史料;對女性在史書中的書寫也有自己的看法,認為史書在記載女性時,只要是對國家和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和才華出眾的女性都可載入史冊,而不一定要求只有恪守儒家倫理道德規範的貞潔烈女才能入傳。

章學誠的《永清縣誌》是他「方志理論的具體化」,充分地展現了他在編撰地方志方面獨到的見解,為後世編撰地方志提供了良好的範本。可惜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遊歷河南的歸途中遭遇盜賊,《永清縣誌》與其他手稿全部丟失,多年以後才得以補足。當然,此志也並非盡善盡美,個別篇章,內容稍顯蕪雜,老秀才賈澎傳中有誤將盜作《餓鄉記》記為原創的瑕疵。章學誠曾言十二年後「頗恨蕪雜」,刪定二十六篇,為《永清新志》十篇,可惜此新志未見後世流傳。

為章學誠提供纂志機會和便利的周震榮(1730—1792),字清在,號筤谷,浙江嘉善人,是章學誠多年志同道合的朋友。利用毗鄰京師的優勢,他還為章學誠搭建更廣闊的交遊平台。閒暇之時,周震榮攜章學誠入京,置辦酒宴,廣邀親友,一時名人云集,王念孫、邵晉涵、任大椿、周永年、顧九苞、吳蘭庭等都出現在酒宴上,與章學誠「宴會極歡」。其中有不少人日後與章學誠保持密切聯繫,成為摯友。如史致光對章學誠十分崇敬,抄錄不少章學誠的著述,在遭遇盜竊後幸得他所作的抄錄才得以續補。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拜謁清東陵,周震榮以畿縣任官身份作為行駕先導,邀請章學誠同行,他們一路巡山覽勝、互相酬答,其樂融融。

在《永清縣誌》告竣的同一年,章學誠還完成了我國古代校讎學的集大成之作《校讎通義》。此外,從乾隆三十二年(1767)到三十六年(1771),章學誠一直以國子生的身份,參與《國子監志》的編修工作;在京畿講學期間,其最傑出的代表作《文史通義》也一直在修撰,只是在河南遇盜時不幸書稿遺失。乾隆四十九年,為永定河道陳琮撰《永定河志》,此志共20卷手稿,保存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乾隆二十八年(1763)至二十九年(1764)間,國子監同學甄松年受文安縣令禮聘修志,去信向章學誠請教,曾得到他多方面的指導。


題名金榜,夢圓京師,這是當時幾乎所有讀書人的人生憧憬。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章學誠整整奮鬥了十八個春秋。此間,為了養家餬口,他不得不在京畿地區南北奔波,以舌耕度日。即使處在這種「坎坷潦倒」「幾無生人之趣」的「水火急迫」和百無聊賴之際,章學誠還能念念不忘「用其專長,殫經究史」,為後代留下這麼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此種精神和毅力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這段人生歷程中,他有愁苦,有失落;有快樂,也有收穫,為京畿南北大地增添下抹不去的文化亮色。

(原載《廊坊日報》2022年12月8日第5版、13日第5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