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晝至短,夜至長。九九消寒圖初展,三兩圍坐,蔽腦脂,點梅瓣。

中信出版集團 發佈 2022-12-23T13:31:20.761257+00:00

冬至冬至,又名「一陽生」,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大如年」。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

冬至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大如年」。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傳說中陰曲陽伸的蚯蚓,仍然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強盛陰氣,在土地中蜷縮著身體,二候麋角解。屬陰的水澤之獸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動。深埋於地底之水泉,由於陽氣初生,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日,晝至短,夜至長。九九消寒圖初展,三兩圍坐,蘸胭脂,點梅瓣。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臘梅

大概是因為自己生在臘月吧,我對在臘月盛開的蠟梅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小區園子裡有幾株蠟梅,每年冬至光景,便會如約盛開。半透明的黃色花瓣,噙著早晨的露水含苞欲放,好像蠟油捏就,也似蜜蠟雕成,深深遠遠散發陣陣寒香。黃色的花苞,則像一個個半握的小拳頭,掛在枝頭,模樣甚是可愛。

采來一枝,稍事修剪,插在花瓶里,置於臥室飄窗前的茶几上,頓時滿室蠟梅花香。清麗寒客,伴我書畫。

適逢江南十年一遇的大雪,入夜,一個入披上風雪帽走進漫天風雪中,踏雪尋梅。那幾叢蠟梅樹果然不負趕來的看花入,花朵托起晶瑩剔透的冰渣,比平常出落得精神。花枝上也站著一排雪,在雪的襯托下,蠟梅香氣格外沁人心脾,那縮黃色的一團梅霞煥發的生機也格外令人感動。

插蠟梅,我喜歡用素色的花瓶。梅瓶、天球瓶、玉壺春瓶都好。材質上,仿汝瓷的天宵色、龍泉窯的淡青色,或者樸素的黑色粉引陶土花瓶皆佳。

蠟梅與梅花相似,講究橫瘦疏斜之美。只可惜現在花市里買來的蠟梅花,大多是對生枝的。花商為了運輸方便,往往把疏影橫斜的最美枝幹剪去了。這逼得我時常在月黑風高之夜,攜一把花剪,去小區的那幾樹蠟梅前去剪自然生長中的最有生氣的梅枝來。往往一樹蠟梅也只能選出一兩枝。無論採花還是插花,都是一個取捨的過程。「觸目橫斜於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

興致一起,拍了幾張蠟梅遠遠近近的花枝圖片,發到朋友圈裡。才沒多久,友人就發來了幾幅剛畫好的字畫。幾枝看似隨意的淺墨勾勒的花枝上,點綴著幾點樸拙可愛的墨紫色的小花朵——正是我剛剛拍下的蠟梅。才轉眼工夫,就落得紙面,入了友人的畫了。「看你拍的蠟梅構圖很好,就展紙試了一下。」我也按捺不住,拿起畫筆展開宣紙,就著竹燈暗淡的光畫起來。畫好後,發現同樣的一株蠟梅,在友人和我的筆下迥然兩種風格。友人筆下的蛙梅稚朴灑脫,我筆下的梅細膩娟秀,真是「畫如其人」。

看過許多風景,難忘的蠟梅,有幾處。一是南京紫金山靈谷寺念佛堂前的一株蠟梅。許是有了年頭,高高大大開成一片。高過殿堂屋槐,蔭及半個庭院,暗香浮動。一是在西塘的一座庭院裡,開滿一樹黃花的蠟梅樹襯著黃色的牆。深深淺淺遠遠近近的黃彼此相襯,飄灑幾粒花瓣,坐在庭院的門前,遠遠望著,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蘇州的藝圃中也有一株蠟梅。已是元月,依然開在僻靜的小庭院的角落。庭院三面皆是青磚牆,空無一物,這蠟梅便顯得格外孤寂,孤寂中又有種難得的自在。

蠟梅,又稱臘梅、黃梅花。名為梅花,其實跟梅花並不同科。蠟梅屬蠟梅科蠟梅屬,梅花則屬於薔薇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清初《花鏡》中補充:「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其名。」所以很多地方又寫成臘梅。

後世形成蠟梅和臘梅的兩種寫法,也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在古代,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就被稱為「蠟」。十二月處於歲暮,為舉行大祭祀之月,所以農曆十二月就叫蜡月。蠟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臘字,「蠟」字可和「臘」字通用。而蠟梅的最後得名,也有傳說和蘇東坡有關。說蘇東坡和黃山谷一起賞黃梅花,看見黃梅花的形態和色澤頗似蜜蠟,於是給它命名為「蠟梅」。還說它「香氣似梅,類女工捻蠟所成,因謂蠟梅」。

蠟梅可以窨茶。花不拘品種,選飽滿的含苞欲放的花苞為好。茶,也可隨自己的喜好。烏龍、普淚、白茶皆妙。取一隻罐子,一層茶一層花慢慢鋪就,直至鋪滿,這樣存放幾天,再把蠟梅挑出來,把茶葉放入微波爐烘一下即可。

蠟梅可以入饌,這還是在《本草綱目》中看到的:「蠟梅花味甘、微苦、採花炸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蠟梅花煎水給嬰兒飲服,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畫中蠟梅,印象最深的是宋徽宗的《蠟梅山禽圖》。畫中的蠟梅、白頭鳥等臘冬季節的動植物,渲染出在寒冬中依然保持活力的花草鳥獸的生命力和堅強。

汪曾祺兒時會采來蠟梅的花骨朵兒,用銅絲穿成蠟梅珠花,當中嵌幾顆朱紅的天竺果兒,煞是好看。他把蠟梅珠花送給祖母、伯母、繼母,她們插在鬢上,互相拜年。

我沒有做過蠟梅珠花,卻在為一件院藍染旗袍配珠花時,用舊的五顆熟黃色的蜜蠟小珠穿成了一顆小小蠟梅花,縫在旗袍領口當中的位置上,倒是別有風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