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醫院:接診量數倍於平日 確保急危重症收治

中國青年網 發佈 2022-12-29T08:26:32.453964+00:00

北京朝陽醫院:接診量數倍於平日 確保急危重症收治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患者及家屬在診室內排隊就診。

北京朝陽醫院:接診量數倍於平日 確保急危重症收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患者及家屬在診室內排隊就診。近兩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持續高位運行,每日急診內科患者激增至450-550人次(平日為100餘人),以老年人、合併基礎病的危重症患者為主。24小時進入急診的救護車高達75-90車次。12月26日,急診、發熱總體接診患者1763人,其中本部1046人,西區717人,數倍於平時的接診量。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叫號屏幕上顯示著每名患者的就診等級。朝陽醫院黨委委員、急診醫學科副主任梅雪介紹,朝陽醫院急診科在北京率先實行分級診療,按照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診治。根據生命體徵評估,患者被分為1-4級,其中1、2級更為危急,優先就診,3、4級病情相對平穩,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排隊候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患者及家屬在診區內。急診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均在超負荷工作,原本的3個診室已增加至6個,儘量縮短患者的等候時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患者及家屬在診區內,外面的分診掛號區排起長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關印在網際網路診室內為患者遠程看病,在特殊時期實現醫療供給量的增加。12月12日,朝陽醫院組織呼吸科、胸外科、中醫科、腫瘤科、產科、生殖中心6個科室的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新冠感染在線問診」服務。患者通過各大應用市場下載「朝陽健康雲」APP,即可預約在線問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病區內的一名老人。截至12月26日,朝陽醫院共開設綜合救治病區15個,開放床位數538張,其中危重症監護床位69張。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一名老年患者在臨時增加的病床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一名患者在吸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兩名家屬在與老年患者溝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內的患者。12月初,面對每天500多人次的發熱患者,曾出現過尖峰時段排隊現象,醫院抽調醫護人員緊急支援發熱門診,增加診療單元。目前每日發熱患者保持在380人次上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留觀病房,一名病情趨於平穩的新冠重症患者準備轉移到其他病房,一名醫護人員在門外待命。新冠危重症患者經過急診和發熱門診的篩查、搶救,生命體徵平穩後,有不同的處置:危重症患者轉入醫院重症監護病區;重症患者仍需後期救治的,轉到院內的新冠重症綜合救治病區;對於生命體徵平穩的老慢衰患者,尚需氧療、輸液等醫療照護的,轉到醫聯體醫院;對於生命體徵平穩,可以回家靜養的,直接出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留觀病房,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賀航詠在與重症患者溝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護士張麗金在工作。她是從血管外科抽調到發熱門診支援的,她說,平日裡一名護士可能只需看護一兩台病床儀器,現在幾乎需要管理一層的病房,大家都在超負荷工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儲備的布洛芬緩釋膠囊。12月14日,朝陽醫院在朝陽體育館開設第二發熱門診,接待6歲以上單純開藥的患者,目前每日接診患者600人次左右,人數有下降的趨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12月27日,北京朝陽醫院外,一名外賣員手捧鮮花,等待交給顧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