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拉得好不好聽,音準固然重要,但細節處理更為關鍵

胡嗑兒 發佈 2023-01-06T03:25:08.165387+00:00

二胡拉得好聽不好聽,決定性因素有許多,其中音準占有相當重要的比重,因為音準決定著一首樂曲的成敗,就像唱歌一樣,把握不好言准,就如同唱歌跑調一樣,是樂曲表達上的失敗。

二胡拉得好聽不好聽,決定性因素有許多,其中音準占有相當重要的比重,因為音準決定著一首樂曲的成敗,就像唱歌一樣,把握不好言准,就如同唱歌跑調一樣,是樂曲表達上的失敗。

現實中,許多二胡愛好者,音準上不存在問題,各種技巧基本上也能做到運用自如,但二胡拉得就是不怎麼好聽,聽起來總覺得乾巴巴的。打個不一定恰當的比喻,就如同炒菜時少放了某種調料一樣,沒滋沒味的。


相信拉二胡有這種現象的人也不在少數,可以說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音準正確,這是拉好二胡的最基本要求,但是,要想讓自己的二胡拉得好聽,細節的打磨處理更為重要。這個要點恐怕還沒為多數人所認識到。二胡拉得准,這只是基本要求;而拉得好聽,才是追求的目的。

什麼是細節,表現在哪些方面,該如何打磨和外理?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蘊含的道理也都清楚。這個道理用在二胡上也是適用的。二胡的細節處理表現在許多方面,如揉弦、滑音、打音等各種技巧的運用,這屬於常用技巧,相信大家都能高度重視,下功夫苦練的。


但是,細節絕不僅僅限於這些,還有許多細節,在教科書上,甚至直面授課的老師也未必能夠講到。細節的這種細,可以細分到微乎其微,甚至根本讓你意識不到。

這種更加細化的細節處理,不要說不識譜的人不易覺察的到,就是識譜的人也很難掌握,因為這類小技巧,曲譜上根本就沒有標註。它的運用,全憑實踐經驗的積累。

下面,我用具體實例來說明一下細節處理的小技巧。

二胡曲《梁祝》旋律優美動聽,大家都比較喜愛,這首曲子雖然比較複雜,但許多二胡愛好者卻還是要嘗試拉一下。我舉這首曲子為例,主要是想講一下細節的打磨和處理。


這首曲子用的是G調(52弦),在這裡,我僅以圖中標記的5音奏法,來說明細節處理的不同效果。

正常的拉法,這個5音應用二把位的一指,這個一指的按弦,曲譜上沒有標註出任何倚音符號,通常的拉法直接一指按下就可以了。但我們看視頻也好,還是看身邊二胡拉得好的人的演奏也好,在拉這個5音時,總會用無名指或小指先擊打一下琴弦,然後再快速回到一指的按弦。這種奏法,5音前便出現了一個7音的裝飾音。這一小技巧的應用,便是典型的細節打磨和處理。

大家自己可以親手操作一下,對單純用一指按5音和先用無名指或小指擊打出倚音然後再用一指按5音所呈現出的兩種不同效果進行一下對比,就會發現,單純用一指直接按出的5這個音符,聲音會顯得單調呆板,而另一種奏法由於增加了類似倚音的奏法,會使5這個音由於修飾的作用,變得好聽了許多。可見,必要的細節打磨處理的重要性。:


再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和喜歡的《蘇武收羊》這首曲子,C調(26弦),為了便於說明,我們把它改為用G調來拉。這樣,開始第一小節的第一個音符5,就該用第二把位外弦食指來拉,而第二個音符1則食指指位不變,改用內弦拉即可。

我們看這兩個音符的細節處理:5這個音,可以採用滑音的處理方法,即食指從一把位滑至二把位的音位,這樣拉出的聲音,就比食指在二把位直接按音就好聽了許多。而拉第二個音符1時,也不要用內弦食指不動直接拉出這樣的簡單方法,而是拉1音前先用無名指快速擊出3這個倚音來,這樣,所奏出的1音就好聽了,這就是裝飾音的作用,屬於細節的打磨。

細節的打磨在指法上如此,在弓法上同樣是有體現的,而且它的功效絕不亞於指法。


還以實例來說明這個問題。二胡曲《蘭花花敘事曲》中,有一處音節235三個音符需用推弓連續奏出。那麼,這三個音符在力度上應該怎麼分配呢?按樂理常識,第一個2音應強起,第二個3音應弱些。實際演奏中,通常把這三個音符演奏成強弱強的節拍形式,但有些藝術家就敢於打破這種傳統模式,而改成三連強或強弱強乃至先弱後強等不同的處理形式,所呈現的演奏效果也是不同的。這就是細節處理的不同。可見,同樣的樂句,由於處理方法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音樂效果。

以上只是簡單的舉了兩個實例,實際上,關於二胡細節的打磨處理,還體現在許多方面,同樣的技巧應用,也是有很多的細微差別的。所謂拉二胡的千人千味,就是細節打磨的不同罷了。差別就是特色,細品、細研究才是。二胡水平的提高,基礎固然重要,但細節的打磨處理更為重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