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那些事,連中三元哪有那麼簡單

大塊頭喵的生活 發佈 2023-01-07T07:47:41.001465+00:00

看了很多古言小說,大部分男主男配都會參加科舉制度。但真正的連中三元,哪有那麼簡單。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

看了很多古言小說,大部分男主男配都會參加科舉制度。並且動不動就是連中三元。但真正的連中三元,哪有那麼簡單。

科舉,就是古代的高考。自隋煬帝自大業元年(也有說是大業三年)開啟,用它來取代九品中正制。到光緒三十一年慈禧下詔於光緒三十二年廢除,歷經一千三百多年。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


科舉開啟了平民百姓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時代,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才,打破貴族世襲的現象,以整頓吏制。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孤注一擲,作弊案屢禁不止。為了防止考生作弊,各朝各代也是費勁了腦法,比如每個考場都有專門搜身的士兵,可這樣的安排依舊難免產生士兵與考生相互勾結,各取其利的現象。這個時候准考證便應運而生了。

和現在的准考證極其相似,有座位號有票據,並且在准考證上還記錄了考生的身高、面色、有無鬍鬚、胎痣等身體特徵。除此之外,官方要求考生報考時必須五個結保報考,意為五人彼此相互擔保報考,若以後參加考試誰有作弊行為,則五個人都要受到牽連。


進了考場後,就是考驗真才實學的時候了。每個朝代考的側重點都不同。

唐代科舉特點:科目繁多重詩詞歌賦

宋代科舉特點:輕視詩詞重視實際能力

這大概就是唐宋時期大家特別多的原因吧,尤其是宋朝,宋代文人多為官僚、學者、文士的複合型人才,其知識結構遠比漢唐廣博宏大。還記得《清平樂》中的全文背誦天團嗎?

而到了明清科舉特點: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明末以來批判科舉制的矛頭基本上都是對準八股文的,是八股文拖累了整個科舉制度。

從學子開始啟蒙到認為自己可以參加考試了,也要一步步的往上考。

首先參加童試,參加者無論年齡大小,一律稱為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中凜生,由官家按月發給糧食;成績次好的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額限制。成績再次的是附生,就是才入學的附學人員。而只有考得了秀才,才能參加科舉。

有很多秀才,終其一生,都只是個秀才。

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

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鼎鼎大名的唐伯虎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

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想一想范進中舉後都有如瘋顛,就知道舉人是多麼難考。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

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榜眼探花皆授翰林院編修,明朝有「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可想而知,能成為三鼎甲,是多麼牛的一件事。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整個大明朝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