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一文說透重慶九龍坡區城市化

小南城市雜談 發佈 2023-01-15T10:20:40.084417+00:00

九龍坡區面積432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526,821人,下轄9個街道、10個鎮,共計19個行政單元,被南北走向中梁山分為西部槽谷、東部槽谷兩個部分。西部槽谷9個鎮,包括含谷鎮、金鳳鎮、白市驛鎮、走馬鎮、石板鎮、巴福鎮、陶家鎮、西彭鎮、銅罐驛鎮。

九龍坡區面積432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526,821人,下轄9個街道、10個鎮,共計19個行政單元,被南北走向中梁山分為西部槽谷、東部槽谷兩個部分。西部槽谷9個鎮,包括含谷鎮金鳳鎮白市驛鎮走馬鎮石板鎮巴福鎮陶家鎮西彭鎮銅罐驛鎮。中部槽谷1個鎮9個街道,包括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謝家灣街道石坪橋街道石橋鋪街道中梁山街道渝州路街道二郎街道九龍街道華岩鎮。2021年全區GDP1736.38億元,位列大重慶第二,僅次於渝北區。

(一)西部槽谷

西部槽谷以高新區管委會所在地金鳳為中心起步開始城市化,9鎮面積343平方公里,七普人口334,258人。區域以金鳳、含谷兩鎮為城區,其他白市驛鎮、走馬鎮、石板鎮、巴福鎮、陶家鎮、西彭鎮、銅罐驛鎮7鎮為獨立化發展小鎮。

城區金鳳、含谷轄區面積68平方公里,七普人口68,278人。東側、西側都是山林地帶,城市建設規劃面積39平方公里,是高新區的起步區現在科學城的核心區。

獨立化發展7鎮轄區面積275平方公里,七普人口265,980人,重點承擔中部槽谷轉移的加工製造業,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工廠。各鎮也蓋起了少量單元住宅樓,解決本地工廠就業人口住房和吸納中部槽谷外溢人口。

金鳳鎮、含谷鎮以及白市驛鎮、走馬鎮、石板鎮、巴福鎮6鎮納入了高新區直管園範圍,經濟、社會管轄權不在九龍坡區。簡單來說,西部槽谷是高新區的天下,九龍坡區是掛名。

(二)中部槽谷

中部槽谷是九龍坡區老城和華岩新城所在地,10個行政單元面積89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192,563人。西側華岩新城包括華岩鎮、中梁山街道2個行政單元面積44平方公里,其中山上面積19平方公里,山下城市建設區面積25平方公里。東側老城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謝家灣街道、石坪橋街道、石橋鋪街道、渝州路街道、二郎街道、九龍街道8個行政單元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老城、新城合計山下70平方公里土地是坡區城市化的主要地盤。

華岩新城包括整個華岩鎮、中梁山街道轄區範圍,面積43.8平方公里,七普人口248,875人。其中城市規劃建設用地範圍約25.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19平方公里,中梁山生態綠地約18.5平方公里。

九龍工業園B區坐落在該片區,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主要發展汽車、摩托車產業。

坡區老城包括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謝家灣街道、石坪橋街道、石橋鋪街道、渝州路街道、二郎街道、九龍街道8個街道範圍,面積45平方公里,七普人口943,688人,人口密度高達2.1萬人/平方公里。是九龍坡區城市化起步最早,發展程度最高的區域,下一步城市建設以置換、修補、提升為主。

九龍工業園A區坐落在該片區,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定位為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為主的綜合科技新城,基本離開工業廠房屬性。

渝州路街道前身是全市首個億元鄉—石橋鄉、全市首個十億元鎮—石橋鎮,2005年撤鎮建街,因轄區有重慶第一條景觀大道渝州路而得名。轄區面積7.64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19,136人,下轄10個社區。重慶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後勤工程學院、市委黨校、市政府行政學院坐落於該街道。

石橋鋪街道自古有重慶「西大門」之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區,轄區面積7.88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36,689人,下轄12個社區。

二郎街道成立於2014年2月25日,轄區面積6.5平方公里,七普人口98,237人,下轄9個社區。

九龍街道於2020年8月22日由九龍鎮撤鎮設街道而來,轄區面積8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65,606人,下轄11個社區、3個村。三個村是老城區僅有的建制村,分別是盤龍村、大堰村、上游村。

石坪橋街道成立於1962年,因1950年修建石楊路時中間有一小石橋而得名,轄區面積3.06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04,757人,下轄7個社區。

謝家灣街道轄區面積8.53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43,013人,下設14個社區。著名商業綜合體華潤置地萬象城位於該區域,2021年銷售額56億,全國第29,重慶的NO.1。

楊家坪街道是九龍坡區政治、商貿、文化中心,街道面積約3.76平方公里,現轄11個社區,七普人口133,782人,人口密度大,高度城市化。區委區政府坐落在該區域,重慶五大商圈的楊家坪商圈坐落於此,商圈中心廣場九龍印、九龍門構築城市新地標,龍湖西城天街、保利時代廣場等新興商業綜合體助推商業升級發展。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重慶動物園亦位於該街道。

黃桷坪街道位於九龍半島端頭,轄區幅員面積8.6平方公里,七普人口42,468人,轄11個社區。是老城區人口密度最低,發展最為滯後的街道,是下一步開發重點,全域已經納入了長江文化藝術灣區規劃,未來可期。

(三)未來發展

從西部槽谷、東部槽谷七普人口數量,現有城市化建設面積可以看出,坡區的中心還是在中部槽谷,西部槽谷高新區吼得熱鬧實則進展緩慢。

從未來規劃看,西部槽谷規劃了大量建設用地,除了金鳳、含谷城市規劃區,其他都位於幾個獨立發展小鎮,以工業用地為主,主要承載中部槽谷工業搬遷,並不適合外溢人口居住,未來發展任重道遠。

總結起來說:1)九龍坡區老城區45平方公里範圍內工業會逐步往西區搬遷,發展商業、服務業,將來會越來越宜居。2)華岩新城25平方公里工業區、生活區相互交織,居住品質並不高,二縱線、地鐵5號線通車,融入五大核心商圈便捷,是剛需不錯的選擇。3)西區新城39平方公里範圍是科學城重點發展區域,規劃新,建設完成後城市界面會非常不錯。4)老城、華岩新城、西區新城城市化109平方公里範圍以外的區域,是九龍坡工業西遷各大工廠的承載地,現階段並未進入城市化,頂多是城鎮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