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詩閱文游西湖(北山17)/竹素園(花神廟)

楊爲平511 發佈 2023-01-16T09:12:12.919756+00:00

清人彭元瑞曾撰過一聯《岳廟聯》:「舊事總驚心,階前檜賊;感時應濺淚,廟側花神。」廟側花神,其實是指岳廟邊近湖一側的花神廟,花神廟是俗稱,其正式名稱應是湖山神廟。

清人彭元瑞曾撰過一聯《岳廟聯》:

「舊事總驚心,階前檜賊;

感時應濺淚,廟側花神。」

此聯中的「階前檜賊「」,指的是秦檜,而「廟側花神」是咋回事呢?

廟側花神,其實是指岳廟邊近湖一側的花神廟,花神廟是俗稱,其正式名稱應是湖山神廟。

清*許承祖《雪莊西湖漁唱*湖山神廟》云:「俗稱花神廟。《西湖志》:在跨虹橋西。雍正九年,總督李衛建。中祀湖山之神,旁列十二月花神而加閏月。迤西一隅,清泉從竹徑出,具蘭亭曲水之致。闢地為園,盛蒔卉木。恭奉世宗憲皇帝御書『竹素園』三字,御製《竹素園》詩並勒石焉。內有流觴亭、水月亭、臨花舫,觀瀑軒、聚景樓、泉香室。花時游履特盛,號為『湖山春社』。」

流觴仿佛永和春,翠羽明鐺玉貌新。儷白駢紅三十里,一年一月酹花神。」

清代康雍乾三朝名臣李衛曾任浙江巡撫和浙江總督,雍正年間他疏浚西湖並修繕西湖古蹟,新增了西湖十八景。其中第一景即稱「湖山春社」,所謂湖山春社之景,是湖山神廟與竹素園的合稱,就在岳王廟旁邊近岳湖處。

古人認為,萬物皆有神靈,如山神河靈,城隍土地神之類。或許李衛認為,西湖湖山也應有神靈保佑,於是在岳墓所在的西湖湖邊(稱岳湖)建立一座湖山神廟,以奉祀所謂湖山之神,並將十二月的花神與閏月之花神列於湖山之神兩旁,以供人們瞻拜奉祀。

清*張雲璈《金牛湖漁唱》:「湖山神廟,雍正九年宮保李衛建。中奉湖山正神,旁列花神十二,加以閏月。又設催花使者四,以領四季。

群仙十二管芳春,開落憑誰較溷茵。只恐廿番風信惡,還應添個護花神。」

李衛在湖山神廟旁還建了一園林,開始時名為素竹園,園內恰好有棲霞嶺的桃溪水曲折連環流入岳湖,建造者們便按曲水流觴之場景打造園林,鑿池置石,構築亭軒,栽培四時花木。後雍正(世宗憲皇帝)題名此園為「竹素園」。

清乾隆帝下江南,曾為竹素園題詩云:

「縱目湖山景,游心竹素園。社過春正麗(園在湖山春社西鄰),物與道俱存。

黛重雲根古,淙鳴水樂喧。沈思堪致遠,得句異常言。

有記載說,李衛建湖山神廟(花神廟)時,廟中供奉的湖山正神是按李衛自己的相貌所塑,而其他十二月及閏月花神的模樣也全都是按李衛妻妾的相貌所塑。或許李衛認為自己治理西湖的功績頗大,百年後或是西湖湖山之神的不二人選,而陪伴他的花神們當然只能是他的妻妾了。此事後來被告發到乾隆帝這裡,據說乾隆怒而下令將湖山神廟的原神像全部銷毀,重新塑造。

不過,從古人的詩文來看,花神廟中諸神塑像應是「頗風雅」與「風神娟好」。

清•劉大觀《西湖十詠*花神廟》:

「入廟從不拜,素非佞佛者。來此欲折腰,斯神頗風雅。」

清道光年間海寧人查人渶的《西湖遊記》云:「竹素者,俗名花神廟。破屋風鳴,椽瓦搖動。小閣上有花神像二,相對立,塵垢殘剝,而風神娟好。雖今之善畫者,不及也。曲水小橋,紅蓮弄影,淒涼中有艷趣。」

清•錢載寫有《湖山神廟》詩:

「金沙灘外雨,亂濕垂楊絲。荷深欲無路,遂入金碧祠。

亭台出秀樾,下匯泉成池。池中雙文禽,飛上魚梁窺。

日斜游女散,天迥涼飆吹。兩峰青忽斷,濃澹雲歸時。」

清•黃景仁《菩薩蠻*暮游湖山神廟》詞:

「分明有蝶孤飛去。轉過庭梢無覓處。悄步向花前。掃花人正眠。

獨立成惆悵。更上湖樓望。湖上雨吹來。看花人盡回。」

清•凌廷堪《高陽台蘇堤泛舟至湖山神祠》:

燕蹙風來,鳩呼雨去,融融做出芳時。小約探春,舟輕不遣鷗知。

蘭橈劃破浮萍影,啟翠奩、都是琉璃。學蛾眉。幾樹垂楊,次第成絲。

沿堤綠嚲紅酣處,見參差金碧,微露叢祠。如此湖山,主持合有靈只。

麗人水畔剩春禊,爇瓣香、同禮花枝。語遲遲。但說團欒,莫訴相思。

清•樂鈞《百宜嬌*春日西湖花神廟》詞:

各現雲姿,對凝霞想,玉女青童嬌小。妒被封姨,謫經王母,依舊年年年少。

東皇眷屬,正未許、韶華催老。到如今、遊戲人間,彩雲猶自縈繞。

闌檻外、紅隨綠渺。何故任飄零,不關懷抱。燕約鶯期,蝶團蜂陣,無數情魔牽擾。

空香幻影,太賺得、痴魂顛倒。想湖邊、解佩歸來,但拈花笑。」

如今,湖山神廟已然無蹤,而竹素園一帶還有江南名石園,其園林之景亦已歸屬於曲院風荷景區。今竹素園中尚有原花神廟聯: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此聯作者待考,有說是俞曲園?此聯疊字,可與孤山西湖天下景的對聯「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方方好好。」相媲美。

園名原是「素竹」,雍正改為「竹素」,文字的次序不同,意思卻相差很多。素竹,無非是園內原有叢篁修竹,曲徑通幽,清澹素雅。而竹素,《文選•張協〈雜詩〉》:「游思竹素園,寄辭翰墨林。」竹素,更有史冊書籍、翰墨文字之意;竹素園,多形容典籍豐富。從自然的素竹到人文的竹素,其含義更是進了一階,與園中曲水流觴故事為場景主旨的吟詩作文、書法欣賞等文人意趣頗相宜。乾隆寫竹素園詩,有「卻喜名園傳翰墨」句。

清•弘曆(乾隆帝)有《竹素園小憇(乾隆丁丑)》詩:

策馬山陰廿里強,延緣嶺復達山陽。亭看放鶴緬髙士,祠過褒忠嘉鄂王。

卻喜名園傳翰墨,亦饒幽趣足徜徉。外湖宛與內湖接,咫尺煙宮可泛航。

西湖湖山神廟(花神廟)毀於咸豐年太平天國運動,竹素園今面貌一新。

清末民國人王照有一首《由照膽台散步西行,調寄南鄉子》詞:

信步繞湖邊。雲懶山慵近午天。

柳岸荷塘度人影,蕭閒。梵宇鐘聲宕碧煙。

幾折路迴環。邐迤行過竹素園。

池館亭台數不盡,綿延。雞犬人家半是仙。

此詞中的「照膽台」在孤山,是孤山關帝廟,當時的西湖北山棲霞嶺那一帶,已使人們有如入仙境之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