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烏兔逢雙春,五人要躲春」?2023年這些習俗你告訴娃了嗎

豆芽媽媽育兒說 發佈 2023-01-23T05:18:45.434107+00:00

尤其是老人口中所提到的:「烏兔逢雙春、五人要躲春」,覺得裡面好像暗涵了老祖宗的一些講究和說法,於是查閱了一些資料,詳細了解了一番,覺得很有趣,分享給大家。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豆芽媽媽。

今年是大寶的本命年。

不知不覺大寶已經走過了人生中的第一輪年華,不禁感慨時光匆匆。

遙想當年那個軟糯可愛的小暖男,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執拗叛逆的少年。

有時候能把人氣得眼冒金星,有時候又被他的一些小舉動而感動。孩子真是父母一生的軟肋,氣到「心梗」又拿他無可奈何。

此話暫下不表。

話說今年早早給大寶備下了紅色秋衣褲、紅襪子、紅衣裳……在大年初一早上讓他換上,寓意好運在新年的一年就開始,把「小人」逼退、好運來襲,討個好彩頭。

因為孩子本命年的事,我也格外關注了今年關於兔年的一些俚語習俗

尤其是老人口中所提到的:「烏兔逢雙春、五人要躲春」,覺得裡面好像暗涵了老祖宗的一些講究和說法,於是查閱了一些資料,詳細了解了一番,覺得很有趣,分享給大家。

老人說:「烏兔逢雙春,五人要躲春」是啥意思?

聽鄉下精通易經的老先生說:2023年癸卯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根據天干地支曆法,今年閏二月,時間長達383天。而且在這一年因為遇到兩個兩個立春,所以也叫做雙春年。

所以民間約定俗成的認為,這立春這一天,有五種人是要「躲春」的。

一、「烏兔逢雙春」

眾所周知,古代沒有陽曆一說,按照天干地支的說法,陰曆年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成的。

十天干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可配對為六十年,稱之為「六十甲子」,從而演變成農曆紀年法。

①為什麼2023年會有「烏兔年」這一說法?

因為在農曆紀年中,天干對應著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對應著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地支則對應著地上的十二生肖

2023年癸卯年,癸是水,水代表色是黑色,卯是兔,所以2023年也稱之為烏兔年或水兔年

②為什麼2023年還是「雙春年」呢?

上述講述的是陰曆記年法,是以月亮繞地球一圈形成的。月亮每繞地球一圈就是29.5天,為一個月,一年12個月加起來陰曆年一年是354天。

同時我國也是陽曆記年的國家。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就是一年,也就是365天,稱之為陽曆年。

如此計算,每過一年,陽曆年和陰曆年就會有11天之差。

古人是智慧的。為了協調四季平衡,防止四季和實際脫節,並協調演變陽曆和陰曆年的矛盾,於是想出一個方法:那就是每逢閏年增加一個月。

於是有了閏年、閏月的說法,例如三年一閏月、五年兩閏月、七年三閏月等等。

2023年癸卯年恰好是閏年,閏月正好出現在二月,所以立春就會有兩次:

一次是正月十四,也就是2023年2月4日

一次是臘月二十五日,也就是2024年2月4日

於是說,2023年是「烏兔逢雙春」年。

二、「五人要躲春」

因為2023年有兩次立春,也就是所謂的「60年難得一遇」的雙春年

所以,坊間認為:在2月4日立春這一天,有5類人要「躲春」、「藏春」的。

到底是哪五類人呢?

是生於兔年、鼠年、雞年、龍年和馬年的這五類人。

為什麼這五類人要「躲春」呢?

因為老祖宗認為,符合這五種屬相的人,容易「犯太歲」。「太歲」分為值太歲、重太歲、沖太歲、邢太歲、破太歲等。

太歲是天上的歲星,也就是天上的木星。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木星每繞太陽 一圈,等於地球繞太陽十二圈,即十二年,每年每轉30度等於一個地球年。

2023年的歲星在正東方位的大火之次,正好是青龍七宿的中部,方位為「卯」,因此屬兔的人會在這一天「值太歲」

在歲星「卯」位的對面為「酉」,位於西位,因此屬雞的人在這一天是「沖太歲」

和歲星的「卯」位呈九十度直角的,在南方是「午」位,因此屬馬的人在這一天是「破太歲」

和歲星的「卯」位呈九十度直角的,在北邊是「子」位,所以屬鼠的在這一天是「邢太歲」

由於「卯」位是「值太歲」,十二生肖中兔和龍是相剋相害,所以屬龍的在這一天是「重太歲」

所以說,今年這五種屬相的人,符合民間所說的「犯太歲」之說,在立春當天要小心謹慎,可穿紅衣服「辟邪躲禍」。

2023年春節已至,還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

2023年已然到來,除了本命年的朋友們要穿紅辟邪外,作為三年大疫解封後的第一個重要年度,大家還是要注意好防疫抗疫,平日多鍛鍊,增強體質做好預防;不熬夜、不焦慮,保持身心愉快。

之前已經有專家預測:今年的疫情可能不會太樂觀。

儘管第一批陽過的人已經陽康,回歸正常生活。但是長期抗疫的態度不能鬆懈,道阻且長。

寫在後面

中華傳統文化精深,隨手一拎,都可以扯出一大串相關講究和說法。

這裡面蘊含了很多古人的智慧。我們在傳承的同時,不可迷信大肆宣揚,也不可一竿子打死完全不接受、認為是老掉牙的糟粕。

要選擇性吸收。通過了解這些藏在民俗里的趣事和小故事,我們更感受到要珍惜家庭、愛心彼此,共度餘生漫漫。

最後,祝福天下人共度新春之喜。辭幕爾爾、煙火年年;朝朝暮暮、歲歲平安。

今日話題:這句古語背後的故事你告訴孩子了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