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敦煌

時代郵刊 發佈 2023-02-05T18:53:34.599766+00:00

寫敦煌,有無數的學術史料可供引用,但《敦煌,人間四季》沒有掉書袋,只是原原本本地寫四季風物、大漠景觀和老敦煌人。

寫敦煌,有無數的學術史料可供引用,但《敦煌,人間四季》沒有掉書袋,只是原原本本地寫四季風物、大漠景觀和老敦煌人。

作者|戴蓉

編輯|王雅娜

本文首發於《時代郵刊》第430期

《敦煌,是一波漣漪》是《敦煌,人間四季》這本書的開篇之作,作者韓松落如此寫道:「我們被『敦煌』的漣漪漾到,也在這個漣漪里,持續不斷地投下石子,讓它的微波繼續蕩漾下去。它成了我們想要躲開的地方,也成了我們想要投奔的地方……」

這篇短文讓我聯想起「在地感」,而《敦煌,人間四季》正是本地人寫的西北。韓松落在西北長大,又敏於思考。在榆林窟的職工食堂,看到桌上小碟子裡盛的蒜瓣,立刻就辨識到了這個西北飲食文化中執拗的密碼。他在《去吃羊肉》這篇文章的末尾記下了菜單上羊肉粉湯、加肉清湯羊肉、羊雜、羊肉麵,包括大餅的價格,這個記錄完全可以收錄到專業研究機構的當代西北社會生活資料中去。

「在地感」也稱「場所感」。有學者提出,人們會對文化遺產的所在地產生依戀感並與之建立私人聯繫,於是這個地點也就有了獨特的意義。韓松落筆下的敦煌,自然有旅人們都會去的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但又有雲蒸霞蔚的杏花、頗有刀兵氣的葵花地,這些個人情感世界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敦煌附近的七里鎮,在我看過的研究敦煌的書里很少有人提及,但《敦煌,人間四季》卻單獨起了一篇來寫,作者說他曾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段去七里鎮,試圖收集它所有的樣貌,只因為它很像自己的故鄉于田。「離開故鄉的我們,比故鄉更像故鄉。我們成為故鄉的流動博物館,故鄉的全息影像。」

寫敦煌,有無數的學術史料可供引用,但《敦煌,人間四季》沒有掉書袋,只是原原本本地寫四季風物、大漠景觀和老敦煌人。書里寫到了剪紙藝術家何克風和她的蓮花。何克風從小學習剪紙,起初剪些花花草草、結婚用的喜字和新房樑上的貼花,後來開了個展,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佛國」敦煌,蓮花有清淨解脫之意。開過了藝術天眼的人,果然可以自救,也能度人。寫敦煌研究院樊錦詩院長那篇鋪陳節制,讀來卻讓人感慨。莫高窟瑰麗卻脆弱,總有一天會消失。放棄命運所有的可能性,終其一生守護、挽留一件註定會消失的事物,用韓松落的話來說,他們是「人世間的定海神針」。寫人的篇章里,《遙遠的相似性》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霍金提出的「遙遠的相似性」,在這篇文章是幾個偶遇的西北人帶給作者的感受。他細細描述他們的眉眼和神情,讀來令人悠然神往。寫作的人,就該這樣對人感興趣,對遙遠和親切有自己的判斷。

這本書我買的是四四方方的口袋版,粘在裸脊上做書籤的四色絲帶和春夏秋冬的顏色相對應。配圖裡徐晉林老師的木刻版畫極盡精美,照片又相當隨意,就像許多出門旅行的人拍的那樣。我喜歡它從形式到內容都沒有過度設計的痕跡,也許恰恰是因為作者對這片土地的熟悉和自信。他記錄當下的敦煌,卻又隨處閒閒宕開一筆,帶出一點古意。「敦煌一樣,卻也不一樣」,這矛盾里有無窮的意味。

初審|蔣芳儀

覆審|李玲

終審|黃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