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著墨」 繪就萬千 我科學家團隊實現「飛秒雷射無墨彩打」關鍵技術突破

北青網 發佈 2023-02-12T10:43:43.419522+00:00

直徑2英寸,手感輕如蟬翼;圖案包含13種色彩,未用到一滴油墨;肉眼色彩飽滿,也將持久閃耀……去年夏天,當每一位西湖大學首屆本科生打開錄取通知書禮盒時,都會留意到這幅別致的「科學見面禮」晶圓片小畫。而事實上,半年前的這次登場,僅僅是科學家們牛刀初試的作品。

直徑2英寸,手感輕如蟬翼;圖案包含13種色彩,未用到一滴油墨;肉眼色彩飽滿,也將持久閃耀……去年夏天,當每一位西湖大學首屆本科生打開錄取通知書禮盒時,都會留意到這幅別致的「科學見面禮」晶圓片小畫。

而事實上,半年前的這次登場,僅僅是科學家們牛刀初試的作品。近日,這項技術終於完整問世——西湖大學仇旻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以《雷射快速直寫結構色實現全色彩無油墨列印》為題解密相關工作,他們用由氮化鈦和氮化鋁鈦這兩種超硬陶瓷材料組成的複合薄膜作為特殊「紙張」,在其表面利用超快雷射進行微納加工,實現「飛秒雷射無墨彩打」,為雷射無油墨彩色列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提供新思路。

「偷師」大自然:結構色應用於無墨列印

「印表機是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有研究表明,在一個密閉的房間內,當印表機工作時,空氣中懸浮微粒的數量會比平時高5倍。」仇旻介紹。

如何擺脫「有墨」?人類又一次向大自然「偷師」。

你還記得,近距離欣賞蝴蝶或昆蟲的彩色翅膀,或者觀察鳥類多彩羽毛的時候嗎?你以為它們絢麗的色彩源於體內的色素(化學色),但實際上,這是結構色(物理色)的傑作。當光照射在細微處大量有序結構上,會發生折射、漫反射、衍射或干涉等反應,由此就會產生顏色,這個過程其實並沒有用到「顏料」。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效仿大自然,把結構色應用在無墨列印上?

科學家們進行了大膽嘗試——利用超快雷射在材料表面製造微納結構以產生結構色的方案,即超快雷射彩色列印技術。在這種技術中,雷射是「筆」。比如,你身邊各類傳統的防偽碼紙面,就是應用了雷射誘導自組織納米光柵產生的彩虹色,它在防偽方面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不能產生指定顏色的圖案。也就是說,儘管科學家們進行了各種探索和嘗試,但或多或少都存在「缺憾」。如何拓寬超快雷射彩色列印的色域,並實現顏色不隨觀察角度變化,成為當前雷射著色技術研究需突破的關鍵問題。

過去一年來,西湖大學納米光子學與儀器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創新性地提出利用超快雷射加工陶瓷複合陶瓷薄膜,在超快雷射彩色列印技術上實現關鍵性突破。

該項技術的核心首先在於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穎的「紙」——厚度不過約110納米,僅為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仇旻介紹,這種「紙」分為三層:研究人員在單晶矽襯底上先後鍍50納米的氮化鈦和60納米的氮化鋁鈦,由於氮化鈦和氮化鋁鈦的硬度較大,它們被稱為陶瓷材料。第一層,也就是自上而下的最底層,是呈金屬性的氮化鈦,它將作為光的反射層——作用是阻擋光線穿透,並增加亮度。第二層,是高損耗的氮化鋁鈦電介質,將調控對自然光的吸收。第三層,是最頂層的氧化鋁——當超快雷射作用於氮化鋁鈦表面,會額外形成一層以氧化鋁為主的透明薄膜,它將和氮化鋁鈦一起,調控所吸收的自然光。

同時,仇旻團隊研發了「筆」的另一種用法——雷射不再直接在物品表面創造結構,而是將在陶瓷薄膜紙上進行「雕刻」。雷射將投在薄膜上,通過控制入射雷射的能量或掃描速度,便可同時改變氧化膜(氧化鋁)和氮化鋁鈦膜的厚度;在厚度改變後,入射的自然光將通過三層膜結構之間的複雜干涉效應,形成特定的反射顏色。豐富多彩的顏色就此成型。

隨後,研究人員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如能量色散X射線、X射線衍射等對雷射著色的區域進行材料分析,證實觀察到的色彩來自雷射誘導形成的氧化層。他們研發的「紙」與「筆」,終於實現了理想中的雷射彩色無墨列印。

呈現世界:多彩、高效、歷久彌新

研究團隊發現,利用氮化鈦和氮化鋁鈦做成的「特殊紙張」,可以實現高速、高分辨、寬色域、大尺寸、觀察角度不敏感、抗老化的全彩色無油墨雷射列印。

比如寬色域。目前,仇旻實驗室發明的「飛秒雷射無墨彩打」技術,已實現了接近90%的RGB標準顏色系統,遠超當前主流的雷射著色技術。研究人員解釋道,與此前的「雷射誘導不鏽鋼表面形成氧化薄膜」傳統雷射著色方案相比,他們的雷射誘導複合薄膜氧化,將可同時改變氧化膜(氧化鋁)和氮化鋁鈦膜的厚度,多了一個自由度,從而獲得了更寬的色域。

比如高速、高分辨。該技術可同時實現高速度和高分辨的全彩色無油墨列印。這意味著一張A4紙張,可以在1分鐘內實現全彩色的列印。在列印解析度方面,研究人員展示了10000dpi的彩色列印,超出傳統油墨列印的最高解析度10倍以上。

比如色彩「歷久彌新」。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破壞性實驗,但「飛秒雷射無墨彩打」作品仍然「歷久彌新」。這是因為氮化鋁鈦表面形成的緻密氧化鋁膜,起到了很好的防護層作用。經過一系列國家標準的抗老化測試,研究人員進一步證實雷射在氮化鋁鈦上誘導形成的顏色色差仍小於7,完全符合工業化應用的需求。

(本報記者 晉浩天 本報通訊員 徐珊)

(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