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跑步資訊 | 跑步只重視臀大肌?90%的人忽視了...

馬拉松跑步資訊 發佈 2023-02-16T04:25:02.630887+00:00

臀部中的臀大肌是跑步時蹬地發力,驅動人體向前邁進的重要肌肉。因此,許多跑者會針對臀大肌進行專項訓練。但是,還有一塊臀部肌肉同樣非常重要,卻鮮少有人會鍛鍊它,這塊肌肉就是臀中肌。臀中肌位於臀部外側。

臀部中的臀大肌是跑步時蹬地發力,驅動人體向前邁進的重要肌肉。因此,許多跑者會針對臀大肌進行專項訓練。但是,還有一塊臀部肌肉同樣非常重要,卻鮮少有人會鍛鍊它,這塊肌肉就是臀中肌。

臀中肌位於臀部外側。它是深層肌肉,它的大部分被更為發達的臀大肌所覆蓋,因此我們無法在身體表面對它有所觸及。

也許你會認為,鍛鍊這么小的一塊肌肉對跑步的促進作用並不明顯,但其實,臀中肌雖小,功能卻極為重要!跑步時,它能夠穩定骨盆和膝關節。換句話說,發力依靠臀大肌,而保持穩定則需要依靠臀中肌。

臀中肌向上連著骨盆,向下連著大腿骨,它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它是跑步穩定的關鍵。


1臀中肌是保持骨盆穩定的關鍵

在跑步過程中,骨盆的晃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臀中肌力量的不足而造成的。

跑步是雙腿交替向前邁進的運動。當右腿蹬地時,左腿就前擺,這時整個身體左側就處於懸空狀態。由於沒有支撐加之重力的關係,骨盆就會向左傾斜。

這時右側的臀中肌就會發力拉動骨盆保持穩定,因此避免了出現骨盆晃動的現象。

倘若臀中肌無力,骨盆就會伴隨跑步而出現晃動。骨盆不穩定,則下肢發力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2臀中肌是保持膝關節穩定的關鍵

在跑步過程中,膝關節不穩是導致膝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臀中肌無力會導致腿內收內旋,即俗稱的「X型腿」或「膝內扣」。使用這樣的跑姿將會對膝關節造成極大的壓力,引起髕骨運動軌跡異常,從而誘發髕股關節面過度磨損。

而加強鍛鍊臀中肌則可降低出現膝痛的風險。

由此可以看出,臀中肌並非是在跑步運動中的一塊可有可無的肌肉。與之相反,臀中肌在跑步運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7個能夠提升臀中肌力量的訓練動作!點擊收藏學習起來吧!



1. 髖部提拉單腿站立於一個稍高且穩定的平面(以左腿為例)。首先將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緩慢下降右側腿,使骨盆的右側低於左側。然後左側臀肌發力,使骨盆再次回到中立位(即僅靠臀肌力量使骨盆回位,右腿上升至與左腿齊平)。


2. 單腿外擺單腿站立,另一側腿外擺至最高點。注意使用臀中肌的力量外擺,並保持骨盆穩定,腳尖始終朝前。

3. 單腿淺蹲後外擺單腿站立,微屈。另一條腿向後外方打開,後伸的同時上抬至感覺臀部充分收縮。這一動作可以對臀大肌及臀中肌同時進行刺激,同時加上單腿站立的不穩定性和對骨盆控制的要求。

4.側臥腿外擺側臥,屈膝,上方腿伸直,後伸。向上抬起至臀部外側充分收緊。下落後保持上腿後伸的位置,且不落地。注意上方腿保持腳尖向前,同時保持骨盆的中立位,不要翻轉。

5. 側臥貝殼式側臥,屈髖屈膝約90度,臀部收縮將上腿如貝殼狀打開。下落時雙腿膝蓋不要相碰,再繼續進行下一個動作。注意保持骨盆的中立位,不要翻轉。

6. 跪姿側橋接上擺腿側臥,用肘膝關節將身體撐起,使身體呈一條直線。然後將上腿抬起至一側臀部完全收緊。注意保持腳尖向前,骨盆不要翻轉。

7. 俯臥四點支撐腿外擺雙膝跪於墊上,雙手支撐呈四點跪位,保持腰背挺直,核心發力收緊。單腿外展至臀部完全收緊。注意不要塌腰,骨盆保持中立位,不要翻轉。

增強臀中肌力量對於在跑步時保持骨盆穩定和膝關節穩定至關重要。因此,跑者一定要重視臀中肌在跑步運動中的作用。

更多的馬拉松、路跑賽事最新信息,請密切關注微信公眾號【馬拉松跑步資訊】,一手賽事資訊盡在掌握。

(免責聲明:本文教學素材來源於《動動吧運動健身課堂》,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