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碧水清流新畫卷——大安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探訪

自貢網 發佈 2023-02-18T18:59:38.735150+00:00

自貢網記者 繆靜 攝影 宋姿熠「來看,上面正在淨化中的水,觀感不一定好,但末端淨化後流出來的就清澈了,非常直觀。」2月14日,大安區鳳凰街道永勝村螃蟹溝,負責該區流域治理的技術指導楊啟才與河長辦負責人前來觀察水質變化。

自貢網記者 繆靜 攝影 宋姿熠

「來看,上面正在淨化中的水,觀感不一定好,但末端淨化後流出來的就清澈了,非常直觀。」2月14日,大安區鳳凰街道永勝村螃蟹溝,負責該區流域治理的技術指導楊啟才與河長辦負責人前來觀察水質變化。作為自貢首座「水魔方——石墨烯協同水體原位淨化裝置」的所在地,大安區在該點位探索微污染水體治理與修復的運行情況頗受社會各界關注。

順著楊啟才所指,曾經起到泄洪作用的螃蟹溝隱埋在一片竹林當中。3號圍堰處水面,安裝有水魔方立體淨化床6組,總計216平方米,採用水平固定,上下可移動浮床,可實現隨水位自由浮動,即便洪水時節,也不易被沖毀。眼前浮床上栽種的水生美人蕉和海石花雖經歷寒冬,卻依然綠意盎然。走近細看,支撐浮床的鋼結構邊緣,石墨烯改性海綿上,隱約能看到吸附的污物。「能在吸附水體中有害物質後,經過水生物和魚類共同消納,有效淨化水質。」楊啟才介紹,螃蟹溝溝內高差大,水體呈靜態且流量小,此前,附近企業排水和一體化設備處理後的水體流經於此,水質因排放標準差異及周邊面源污染影響,無法穩定達標,小流域治理一度遭遇難題。

2022年8月,大安區在全市率先引入該技術,應用於螃蟹溝生態修復項目,並於當年11月通過省水污染治理服務協會專家組評審。運行三個月的監測數據顯示,該系統每0.2立方米淨化體積可處理1立方米徑流量,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總磷去除率均大於35%。鏡頭之下,螃蟹溝在茂密的竹林下靜靜流淌,淨化後的水清澈明亮,緩緩流向鳳凰垻雙河口。

採訪次日(2月15日),地處大安區何市鎮和牛佛鎮交界的又一座「水魔方——石墨烯協同水體原位淨化裝置」在雙龍橋水庫入口段安裝成功,正式運用於該水庫飲用水源地生態修復項目,成效初顯的小流域治理「新方」,在大安區得到進一步推廣。

「當前,我們正通過實施江河湖庫水量調度,合理安排閘垻下泄水量和泄流時段等生態補水舉措,維持小流域基本生態用水需求,重點保障1-3月枯水期生態基流。」大安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鞏固提升水質,統籌推進「干支共治,水岸同治」,按照「雙管齊下」的工作思路,大安區緊盯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不放鬆,突出小流域綜合治理重點,已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00餘萬元和中央環保專項資金584萬元,用於錢家溪、三江河、石流河、楊家溪、石梯河等小流域實施綜合治理。同時,持續開展小河流海綿河道建設、水生物增殖放流,通過改造堰閘、修建跌水堰、河道清淤等工程措施,增加蓄水量,提高河道納污能力和自淨能力,持續改善小流域水環境質量,全力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水生態,有力維護境內水域及水生態環境安全。

編輯:陳翠

編審:喻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