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豬行情陷入低迷時,牧原憑什麼成為市場的「一枝獨秀」?

農科思考者 發佈 2023-02-21T22:00:51.502077+00:00

生豬價漲跌之下,行情預測與把握也變得愈發重要。從去年11月開始到今年2月,全國生豬價格繼續震盪下跌,已經連續下跌接近4個月。受豬價行情的影響,除了牧原,大部分豬企生豬養殖成本居高不下,養殖企業生豬出欄計劃量減少,甚至面臨虧損。

生豬價漲跌之下,行情預測與把握也變得愈發重要。從去年11月開始到今年2月,全國生豬價格繼續震盪下跌,已經連續下跌接近4個月。受豬價行情的影響,除了牧原,大部分豬企生豬養殖成本居高不下,養殖企業生豬出欄計劃量減少,甚至面臨虧損。

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豬價會持續下跌,尤其是春節旺季,通常來說每年這個時期,市場需求量應該比較大啊,但豬肉價格為何不漲反跌?其實原因很明顯,由於去年11月前豬肉價格先漲後跌,於是市場出現了供大於求的現象,所以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出欄積極性明顯提升,從而使得豬價繼續下跌。

無論研判行情,還是在豬價市場沉浮的情況下,同樣是生豬養殖企業,那麼,牧原為什麼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依然能夠成為市場的「一枝獨秀」?

縱觀行業內規模生豬養殖豬企業的模式和歷年表現,牧原股份的業績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離不開其獨特的自育自繁自養的一體化模式,這一模式的優勢在於全產業鏈可控。

同時,牧原成功掌握了從上游的育種、飼料,到中游的擴繁和育肥,不僅把控了養殖的各項細節,而且業能有效節省人工費用,實現科學化智能化養豬。

這也是牧原能夠成功降低成本的秘密,也就是說牧原的一體化模式有效應對了各種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育種技術和自營養殖體系建立,體現了降低成本的優勢。再加上高出欄量成功攤薄了固定資產折舊的成本,使得養豬實現了規模效應。

除此之外,牧原的養殖技術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國內養殖業長期需要進口國外種豬,而牧原則通過自研養殖技術,在育種方面有較強的技術積累。

由此不僅節省了購買仔豬的成本,而且可以通過出售仔豬賺取更高的利潤。進而使得牧原的養殖成本在行業中有較高的競爭力,而成本優勢,足以說明牧原能夠在市場震盪,豬企紛紛虧損時,仍然能夠實現盈利的根本原因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