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創辦27年,為何老觀眾紛紛撤離?抱歉,你們被郭德綱淘汰了

諸葛卷離 發佈 2023-02-25T02:18:06.382894+00:00

最近朋友圈裡聊的最多的話題是,從1996年開始算起,德雲社創辦27年了,為什麼有很多老綱絲紛紛撤離?

春節過後,德雲社四場相聲大會熱熱鬧鬧地結束了,網上的討論卻沒有停息。有褒有貶,有吹捧,有吐槽。

郭德綱說過一句話,再牛掰的藝人也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

老郭說得沒錯。

最近朋友圈裡聊的最多的話題是,從1996年開始算起,德雲社創辦27年了,為什麼有很多老觀眾紛紛撤離?

目前好像德雲社的觀眾只剩下兩撥人了。郭德綱也很無奈吧。

一撥是京津地區的相聲聽眾,尤其是男性。這一撥人占比不大。

另一撥是面向全國平時不聽相聲的人群,年輕女性居多。這一撥人成了德雲社演出票房的主要貢獻者。

於是又引申出一個問題,德雲社粉圈化。

一位朋友分析:

現在德雲社相聲的評價體系掌握在一批男性自媒體手中,當然這對德雲社大部分演員是好事。

因為想讓不聽相聲的人從抖音里出來聽相聲太難了,所以不如服務熟客,德雲社還可以掌控評價體系。

事實上,適合京津老觀眾聽的演員,有高峰,史愛東,謝金,閻鶴祥,鄭好。

尤其高峰有點意思。

而德雲社大部分人都是打外不成功才打內的,或者裝著打內的。

郭德綱屬於能面向全國吸引女粉絲的,十年前捧郭德綱買票的大多是女性。

你們有沒有在刷老郭視頻的時候,總是會看到一位黃頭髮小姐姐的身影?

不得不說,這位姐姐是個鐵桿綱絲!

有錢又有閒,老郭走到哪裡她都跟著。

以她對德雲社的支持和貢獻,老郭應該給她辦一張「德雲相聲終身免費卡」。

郭德綱成名初期,備受京津相聲圈詬病,但是所幸當時輿論環境比現在寬鬆一百倍,也沒那麼多利益糾葛,人的俠氣還在,最後成就了郭德綱這種傳奇人物。

張鶴倫,油膩的形象限制了他。

張雲雷,作為打外的相聲演員好像已經成功了。

尚九熙,算是裡面比較弱的,但是成小名的時候人家的確是靠段子。

至於岳雲鵬就不說了,今年春晚作品咱也不好說他是打內還是打外,反正春晚現場觀眾笑聲很大。

至於現在,德雲社有點整反了,能打外的相聲,自媒體都會批評。

罵郭德綱的主要是不創新,罵張雲雷稀碎不會說相聲,罵尚九熙像二人轉,罵張鶴倫低俗……他們總能找到想罵的點。

平淡沒味的德雲社相聲,評論家們誇他們是藝術,各種找補,或許郭德綱是想給大部分徒弟一碗飯吃,但是輿論是很奇怪的,踩著踩著就起不來了。

現在開始各行各業都注重存量,德雲社那些上綜藝的真有存量嗎?

還有朋友認為,某種意義上,德雲社的問題,其實不只是德雲社的問題,大熱過後,就是一個慢慢沉澱的過程。

在德雲社演員里,哪些是真金子,哪些是混圈子的,分出三六九等只是時間問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理解,德雲社就是一隻站在風口上的豬。

只不過風很大。

而且恰巧只有它一隻豬而已。

李菁在某一次採訪里說過德雲社的問題,德雲社擴張的太厲害了,學員越來越多。相當一部分學員該不會呢,就拎出去成了演員了。

攏共就那麼幾個園子,也放不開這麼多演員啊,就得新開一家新的。

久而久之,惡性循環。

再說回演員的問題。

這幾年看下來,郭德綱徒弟里能帶有成長屬性的,能明顯感覺一次比一次好的,只有岳雲鵬一人而已。

也驚艷於孟鶴堂周九良,也在抖音連追張九南,現在也看關九海、朱鶴松。

但是去年看和今年看,沒有區別。

我覺得到了明年、後年也一樣。不怪他們,能力在那。

郭德綱說,先紅吧,紅了再說。問題是紅了,還有心思說相聲嗎?

最後說老觀眾撤離的問題。

如果說撤離的話,基本都是老觀眾。

愛聽德雲社的年輕女孩,無非就聽那幾個,比如我認識一位姑娘,年紀不大,只有20歲,聽德雲社3年得有了。

但她沒聽過其他人的相聲,只聽張雲雷。

甚至是老郭、小嶽嶽和少班主郭麒麟的也不聽,覺得沒意思。

現在不論是大型商演,還是小園子演出,台下坐著的百分之八十是年輕女孩。喜歡的演員一出場,相機快門聲咔咔響個不停,能從頭拍到尾。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老觀眾紛紛撤離了。對不起,你們被淘汰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