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軍長官們的生意經:只要日偽軍需要,什麼都可以賣

非正常歷史研究室 發佈 2023-03-26T03:33:07.575678+00:00

抗戰時期,過於國民政府對於軍餉七扣八扣的,讓想薅羊毛的國軍軍官們一點錢都撈不到,但為了維持自己奢侈的生活和養姨太太,這些軍官們紛紛開始了自己的生意經,不僅向民間販賣各種物品,還對敵人日軍販賣各種關鍵的戰亂資源,比如糧食、鎢砂、汽油等等,只要日偽方面需要,他們啥都敢買,可以說這種要錢不要命的「做生意」,給抗戰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

抗戰時期,過於國民政府對於軍餉七扣八扣的,讓想薅羊毛的國軍軍官們一點錢都撈不到,但為了維持自己奢侈的生活和養姨太太,這些軍官們紛紛開始了自己的生意經,不僅向民間販賣各種物品,還對敵人日軍販賣各種關鍵的戰亂資源,比如糧食、鎢砂、汽油等等,只要日偽方面需要,他們啥都敢買,可以說這種要錢不要命的「做生意」,給抗戰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

從上到下的走私販賣

全面抗戰爆發兩年的1939年開始,國軍上至戰區司令下到排長,各種走私和販賣煙土搞的風生水起,不過一開始,他們並沒有親自下場操作,而是設立光卡抽成。

比如西北的國軍在在榆林等地包庇漢奸商人,在他們走私給日軍的毛皮中進行抽成,而每年來往的貨運價值200萬元;比如在湖北的國軍則在長江兩岸設立檢查哨,以檢查為名暗中從走私貨物中收稅,其中一擔糧食抽成3-5元、一擔棉花抽成20-30元、一桶桐油抽成50元、肥皂一箱15元、香菸每條5元

這其中做的最大的和最公開的就是馬鴻逵,以寧夏的土特產和日軍交易,然後換回價值千萬的貨物,當然馬鴻逵不親自做生意,代替他的是他的四姨太太,每個駱駝貨物上等者需給錢200元,次等者需要給100元,因此每一千頭駱駝抽稅和保護款差不多有40萬元,而每年往返的貨物則價值500萬元之多

這種抽成風險小、成本低,就是無本的買賣,而且現金流穩定,很多國軍長官都這麼幹,但隨著抽成的越來越多,一些長官不滿錢少,來錢慢,開始自己下場操作,尤其是國軍的師長劉湘輔,每天包郵一百擔的糧食給日偽軍,由國軍親自押送到敵占區,賣掉後從敵占區裝載日貨回來傾銷,而且還沒人敢檢查,賺的盆滿缽滿。

但隨著幹這事的越來越多,一些入場晚的長官不僅沒賺到錢甚至還折本,比如1944年冬的時候,國軍第184師的曾師長要求下屬帶著數萬發的子彈和現金前往雲南購買煙土,然後販賣到防區內,雖然換回大量的煙土,但卻發現全師上下都在做這個買賣,由於運回來的煙土實在太多了,周圍煙土價格大跌,他自己不僅沒賺到錢,連本金都折了進去。

插手金融行業

金融行業聽起來是高端人士玩的,但精明的國軍長官們怎麼會放過這個行業?抗戰前夕,日軍為了擾亂國統區的貨幣流通,破壞大後方的幣值穩定,以吸納小額法幣,排斥大額法幣的方法擾亂市場,只要是淪陷區,就對小額法幣進行補貼,補貼額從10%-20%之間,比如100元的法幣到淪陷區可以兌換110-120元的大額法幣,大幅度減少大後方小額法幣的流通,也讓小額鈔票的黑市價格高於等額的大鈔,紊亂貨幣流通。

而國軍長官看到這個補貼,立馬看到了商機,當時國軍的軍餉是小額鈔票占八成,大額鈔票占二成,因此他們領取軍餉後並沒有馬上發放,而是秘密運輸到臨近的淪陷區出售,大賺一筆,換回的大鈔發給國軍,日軍的補貼差價自然就是長官自己的,但國軍拿到了大額法幣,也想到這個賺錢方法,但他們只能強迫老百姓進行兌換,最終導致前線地區貨幣流通紊亂,物價瘋狂上漲,客觀上推動了日軍擾亂市場的目的。

戰略物資長官們也不放過

販賣木材以資敵

但走私糧食、換鈔票還是小打小鬧,滿足不了長官們的胃口,不久膽子大的一些長官開始盯上了一些大宗物資,這就是木材。

1943年,美軍掌握了太平洋的主動權,擊沉日軍大量貨運船舶,為了維持運輸,日軍在汕頭、廈門、普陀山等地設立木船製造,大規模的建造一些平底帆船,製作平底帆船需要大量的優質的木材,這些材料只有國統區有,因此日軍決定拿出自己存儲的棉布物資,用以物換物的方式收購後方的木材,而美軍得知日軍做法後,要求國民政府禁止木材的外流。

雖然國民政府禁止木材外流,但管不住下面的軍官啊,木材自己防區內有的是,但棉布可是緊俏的物資,只要能搞到棉布就可以大賺一筆,機智的長官們開始強行收購防區內的木材,交給當地公署統一出售給漢奸商人們,由他們轉手賣給日軍,然後日軍以棉布給商人算帳,商人在回銷後給個人分錢。

就這樣,一條穩定的產業鏈形成,而且走私的木材越來越多,比如安徽涇縣的駐軍,幾個月內就走私大型木材4萬多根,但和之前販運煙土一樣,幹這行的實在太多了,都搞起木材販運,導致日軍收購的木材標準還高了起來。

一開始日軍收購的木材標準是不低於6英寸,但看到木材越來越多,又要求木材必須筆直,只要有點弧度的都不要,但即便如此,國軍長官販賣的木材還是絡繹不絕,日軍一看,乾脆只要口徑8英寸以上的,國軍相互內卷販賣木材不僅減少了日軍加工工藝的難度,還提高了日軍運輸船的質量,怎麼對得起流血的將士,要是美軍知道辛辛苦苦擊穿日軍運輸船結果隊友卻送材料上門,不知道作何感想。

連最重要的鎢砂都不放過

除了木材之外,長官們連鎢砂都不放過,要知道鎢砂可是軍工生產的必需品,日本幾乎不產鎢,而抗戰中,全球75%以上的鎢砂都產自中國,而國內99.9%的鎢砂又被國民政府掌握,畢竟鎢礦只產於內地,日軍占領區的產量微不足道,因此只要國民政府切斷對日本鎢砂的供應,日軍軍工生產肯定遭受打擊。

但可惜,長官們也不放過這個買賣,廣東省僅在1940年的一個月里就走私了80噸的鎢砂,而至於全國每年則有3000噸以上的鎢砂被走私,其中97%是被日軍買走的,可以說這麼重要的戰略物資,如果沒有長官們的允許和包庇,是不可能被運輸出去的,而這些走私的鎢砂又變成日軍的炸彈炸到國軍身上,不可謂不魔幻。

鎢砂都走私了,銅礦自然也是不會缺少的,僅從廣西走私的銅礦每個月就有700噸,而這些銅礦直接滿足日軍一艘巡洋艦所需要的銅礦材料。

禍國殃民的大煙也搞起來

除了普通貨物,禍國殃民的大煙長官們也不放過,他們走私糧食換回各種大煙,謀取暴利,比如駐黃河南岸的第38集團軍司令,他的任務不是打仗,而是帶領整個國軍走私,以開大煙館為主要任務,就連日軍在中條山發動進攻的時候,他還在沉迷於大煙,最終導致中條山戰役的失利,有這樣的軍隊,怎麼能打贏?

但中條山戰役國軍雖然慘敗,但戰後雙方居然又開始愉快的做起來買賣,尤其是湯恩伯,大肆走私,在湯恩伯治理下的河南,當時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大煙,連國軍都染上這種嗜好,戰鬥力更是無從談起。

由於大煙銷量好,新桂系第11集團軍控制的安徽全椒、和縣、定遠一帶種植罌粟,搞的江淮一帶大煙流行,但種植罌粟導致糧食生產銳減,民間缺糧的同時,國軍卻大肆走私糧食一千萬擔,不顧百姓死活,比如1940年,浙江嵊縣就發生了轟動一時的饑民暴動,1940年廣東五個縣發生搶米風潮,安徽也有類似的情形,可以說國軍販賣糧食加劇民眾的飢餓。

除了湯恩伯,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也不遑多讓,他從1939年就開始倒騰糧食和棉布,勾結偽軍張少華部,雙方打通走私路線,帶領整個戰區的長官大發其財,自己帶頭取妾。

可以說抗戰時期,整個國軍長官就沒有不走私的,各地的糧食、山西河南的棉花、廣西的桐油、浙江的茶葉、廣東江西的鎢砂、四川湖南的豬鬃、駝峰航線運輸的汽油、磺胺、輪胎,只要日偽軍需要,這些通通都可以販賣,而日偽軍也提供各種日用品也被長官們在後方大肆販賣,賺的盆滿缽滿。

就連美國人親自盯著的遠征軍,在怒江前線也私下和對岸的日軍進行食鹽、棉紗生意,順帶著一些走私的長官被日軍抓走,泄露大量軍事機密。

長官如此,國軍自然接連戰敗

中條山戰役

因為長官們要錢不要命,給抗戰時期的國軍帶來毀滅性的影響,日軍在大肆購物的同時自然不會放過利用走私進行滲透,尤其是中條山戰役前,日軍靠走私商人將國軍的部署摸的一清二楚,直接派遣小分隊滲透進入中條山,戰役開始前就對各軍、師指揮進行斬首打擊,一下子讓二十萬國軍沒了指揮。

豫湘桂大潰敗

1944年豫湘桂大潰敗可以說是個恥辱,但也說國軍活該,在戰役的前後,第一戰區的卡車日夜運輸的不是彈藥和糧食,而是各種走私物品,導致戰役爆發後,主力第14軍的炮兵團只有900發炮彈,第14軍、第15軍缺糧高達百萬斤,但多次要求補充也得不到應允,因為卡車都在運輸走私物品呢。

而日軍發動進攻後,卡車進不來,蔣鼎文臨時強行徵集了大批的騾馬車,口頭上說是運輸彈藥,但其實運輸的是日本香菸,真是要錢不要命,當然日軍也利用國軍走私的心思,安排第一批渡過黃河的日軍偽裝成走私販子,將槍枝藏在紙菸箱子裡,國軍一看都是走私物品,都沒有檢查,但日軍渡河成功後,直接打了等著收買路錢的國軍措手不及。

當日軍打到洛陽城下的時候,生意高手湯恩伯還茫然無知,雖然有二十多萬人,但對三萬多的日軍毫無鬥志,日軍一個大隊就敢向湯軍一個師進攻,讓兵力火力占據優勢的國軍迅速被擊潰。

當然除了前線的戰敗之外,對於國統區的打擊也是巨大的,因為販賣糧食,國軍大肆徵集糧食,加劇了國統區的糧食危機,而通過走私過來的大量日貨又沉重打擊了民族工業,還有大量的煙土,加劇了國統區戰力的喪失,可以說抗戰時期的國軍居然和敵人交易無異於自殺。

至於國軍長官為什麼不關心抗戰?本質上來說他們只是一支封建式的軍閥部隊,手中的軍隊就是自己的私人財產,也是自己地位和財富的保證,他們也並非軍人而是政客而已,因此他們需要大量的錢財維持自己的軍隊,以期提高自己的地位,就這樣他們不斷冒險與日軍交易,至於戰勝戰敗,那是老蔣的事,和他們無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