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記憶】闊別三年!通州這一百年渡口恢復營業:一船渡兩岸,載悠悠歲月……

北青社區報副中心版 發佈 2023-03-30T16:17:45.194249+00:00

老渡口,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充滿了煙火氣。它擺渡的不僅僅是車輛貨物和行人,還有人間的喜怒哀樂、世事沉浮。在兩岸來來往往的人們不停地述說中,在流逝的時光里,不知有多少故事在渡口開始,在渡口延續,而歲月的車輪還在不停地向前駛去...

老渡口,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充滿了煙火氣。它擺渡的不僅僅是車輛貨物和行人,還有人間的喜怒哀樂、世事沉浮。在兩岸來來往往的人們不停地述說中,在流逝的時光里,不知有多少故事在渡口開始,在渡口延續,而歲月的車輪還在不停地向前駛去...


在京冀的這一交界,擺渡人送別故友又迎來新客,常是片刻不得閒。而水波蕩漾之間,船與人的倒影在漣漪中結成一片,這是擺渡人百年間與水為鄰、共船謀生得來的和諧場面。

在通州區西集鎮有這樣一個渡口,擺渡人每天在渡口兩岸往返,一邊是北京通州,一邊是河北香河。北青社區報(微信號:tongzhoushequbao)記者了解到,3月28日上午,西集鎮尹家河村潮白河渡口,連接京冀兩岸的擺渡船在停駛三年後再次開船,為兩岸居民出行提供了多一種便利交通方式。


北青社區報通州版,贊24


百年渡口連接京冀兩岸

見證通州歲月變遷


潮白河畔的這一渡口,百年間仿佛只有細微變化,不似城市中的日新月異白雲蒼狗。


尹家河村緊依潮白河畔,河的對岸就是河北省香河市。渡口依水而建,擺渡人每天在渡口兩岸來回擺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艘渡船,一個擺渡人,成為附近村民來往兩岸的重要通道,河水微瀾,一葉孤舟,沉默的老人守著一份寧靜。老渡口見證和記錄了通州的一段歷史、一段特色民俗文化,簡單而古樸。



悠悠潮白水,代代尹家河。尹家河渡口是潮白河在北京界內最後一個渡口, 因村內尹姓為大戶靠著潮白河而得名。百年渡口歷經歲月滄桑,大約已有500年歷史了。


500年來,尹家河在右,王店子在左,右岸人稱之為尹家河渡口,隸屬通州西集鎮,左岸人稱之為王店子渡口,隸屬河北省香河縣。上世紀80年代,尹家河村和王店子村曾各派一村民在此撐船,後來王店子村村民全盤接手經營,但兩村村民免費通行的規矩卻一直未變。渡船在兩村的擺渡人手裡輪番交替,守護著波光瀲灩的潮白之水,搭載著綿遠悠長的尹河舊事。



上班下班的,趕集上店的,走親訪友的,進京求學的,騎行旅遊的,無數渡客乘船往返京冀兩地,由擺渡人駕鐵皮木板組接的小船送到約70米外的河對岸。



大多時候,擺渡人載客渡河不過幾元一趟,載車過河也就幾十元上下,彼此相熟的村民,往往是不收費的。在潮白河河面上,一條小指粗的鋼索橫跨兩岸。鋼索上搭著兩條鐵鏈,鐵鏈一端連著能自由滑動的鎖扣,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同側的船頭和船尾。單人收1塊錢,騎自行車、電動車的收兩塊錢,開汽車渡河的收10塊錢。就連計程車也來這裡「坐」擺渡船進京呢!


幾十年如一日

「擺渡人」為兩岸村民提供便利

擺渡人這個行當如今已被影視藝術賦予了一層浪漫的色彩,而西集這座「百年渡口」的渡船上,層疊的舊木板飽經滄桑,銘刻歲月的印記,而停泊則靠人力拽動柱榔上的鐵索,少見現代工業的痕跡。一眼望去,仿佛時空穿越,潮白河的昔日風光重現眼前。


2016年3月,燕郊上班族為避擁堵「擺渡進京」的謠言著實讓這個老渡口「火」了一把。


那段時間,這座渡口上空常飛過各式航拍設備,媒體的鏡頭怯生生地對準簡陋的渡船和這些擺渡人的滄桑面孔,探尋著這條連結京冀兩個村莊村民生活的紐帶,倍感新奇又略覺意外——古老的渡口,百年間仿佛只有細微變化,不似城市中的日新月異白雲蒼狗。



潮白河的目前擺渡人中不乏子承父業者,幾代人從父輩手裡接過活計,在同一片河面上勞作,每一代人都與渡船相伴三四十年,為兩岸村民提供便利。擺渡人李連自14歲開始就在渡船上給父親做幫手,他已經是第三代擺渡人。來來往往的人中,很多是十里八鄉相識的,他一邊熟練地鋪收木板,拉繩,一邊和鄉親們聊著家常。他和另一位李國新兩個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日裡,早晚是渡船最繁忙的時候,周末會更忙碌一些。



30年前,命運將李國新擺到了這個渡口,就一直沒肯再讓他走。除了年輕時在部隊當過幾年兵,李國新這半輩子的職業頭銜只剩下「艄公」了。幾百年間,潮白河上有過多個渡口,但現如今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多數已被廢止,只剩下這裡依然人來人往。



「上班的、趕集的、走親串友的,什麼人都有。」李國新說,2017年渡口十分熱鬧,河北香河、大廠不少人在北京城裡上班,通州也有不少80後小伙兒到香河學打家具,都要渡過這條河。



一到周末,還有遊客自駕到河邊遊玩,他的船還擺渡過外國的騎行者,葡萄牙的、匈牙利的、日本的……雖然李國新有點不太明白他們來看什麼,眼前的這條河比他小時候見到的那條河髒多了,但能看到些新鮮面孔,多少讓他覺得生活不再那麼枯燥乏味。


忙時,船剛渡過水中央,岸邊就又有人在等;閒時,一個小時可能都見不到一個人影。沒人的時候,李國新會坐在岸邊織漁網,打發無聊的時光;或是躲在一個由破舊車廂改造的窩棚里,喝上一口熱水。



70米的距離,李國新已經記不清自己擺了多少個來回;30年的拉縴,一雙手早已磨出厚厚的老繭。雖然這雙手從來沒接過兩村村民的錢,但時不常地會接到他們遞來的一盒煙或半袋花生米。人來人往,最後的渡口,擺渡的除卻歲月,還有情誼,如細水長流。



渡口就像一道回憶,泛著生活溫暖的顏色,在歲月的更移里,易了韶光,老了容顏,卻帶不走那些鐫刻在心底的滄桑記憶。歲月更易,渡口的風景和人文一直這樣延續到現在,多少年前是如此,多少年後也是如此吧。



春光明媚,身未動心已遠,怎麼才能找到這百年渡口呢?記者可給您打聽好嘍,走京津公路到漷縣高速口上北運河大橋走通香公路到西集環島進街里走沙尹路到頭就是尹家河渡口。

部分內容綜合自北京日報、文明通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