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跳崖事件的背後,疑出「網絡約死群」,比死亡更可怕:藏在笑容背後的崩潰,最難過...

晉中政法 發佈 2023-04-14T15:06:03.986030+00:00

有一句話,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下余華的《活著》。其中有幾句話,說得很好。「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有一句話,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下余華的《活著》。

其中有幾句話,說得很好。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

借用楊絳說的話,「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個人命再大,如果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人活一世,退一步能天地皆寬,忍一時可萬般自在。

活著,是去忍受生活賦予我們的責任,更是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苦難無聊和平庸。

能忍耐生命的平淡,才能活出當下的自在。

只有在一次次生活的碾壓中,一次次風雨中,堅強地站立,方能達到舉頭對蒼天一笑的境地。

這是最近發生的一起讓人悲傷的事件的真實感受。

集體跳崖的消息一經曝出,迅速衝上熱搜,轟動全網。

到底是如何的絕望,才能讓四名年輕人義無反顧地相約跳崖?

到底是如何的決絕,才能如此堅定的態度,一心求死?

近日,張家界的景區內,天南海北的遊人如織。

四名遊客按景區指示購買了景區門票,與其他遊客一起向高處行進。

可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山頂西線棧道玻璃橋的時候,其中三名男子越過護欄縱身跳下懸崖。

另一名23歲女子,因為動作慢了一點,被景區保安及時攔下。

但因女子事先服毒,最終沒有搶救過來。據後續警方調查後發現,「服用的是劇du,原本3克就足以致命,她吞服了50克。」

花一般的鮮活生命,就這樣消失了。

當地警方表示,四人通過群聊的方式溝通策劃,其中一名是帶頭人。在跳崖前,四人從同一個本子上撕下紙張,寫下遺言,「自殺是他們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無關。」

「對於父母生我養我之恩,來世再報。」

三位男性中,其中一位姓劉是家中獨子。

在後續的媒體報導中,他的父親因腦梗失去勞動能力。

在他六十多歲的父親認知里,兒子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去南方打工。

後來在外地結婚,但前些年離婚了,孩子歸女方。

在不久前,兒子還跟他說,自己做了保安工作,雖賺錢不多,但夠自己生活所需。

另一位彭姓男子,家裡有兄弟姐妹三人,其中有兩位哥哥是殘障人士,還有一個妹妹。

他初中就輟學開始打工,當了大卡車司機。

彭某一直未婚,相親了30多次,光給媒婆的費用就花費不少,但是就是沒有一個姑娘願意跟自己的兒子在一起。

因為家境的問題,彭某一直在外闖蕩。就連自己的母親去世,都沒有選擇回來奔喪。

給父親的聯繫,主要是要錢。

彭父因年事已老,沒有賺錢能力,只能愛莫能助,在電話里拒絕了兒子。

彭某很不滿,最後撂下狠話「你別後悔!」

自此沒有消息。

沒想到再次收到消息的彭父,是兒子去世的消息。

最後一位男子來自福建的張某。

張某也是家中的獨子,因家中條件不好,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外出打工,近幾年主要在廣東。

在出事前,跟母親聯繫說,「我想出去旅遊了。」

在電話里,張母未感覺張某有什麼異常。

唯一的女性陳某來自四川,家裡有一個弟弟。

常年在外打工,早些年在成都,後來到了佛山。

前段時間,因她父親患食道癌,還計劃著回老家照顧。

跳崖前,她發了一條朋友圈。

手握著一杯裝滿液體的水杯,配文「您好世界,再見!」

這起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有網友認為,「如何生或死,是每個人的選擇。但是選擇自殺來應對苦難與困境,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有網友說,「當下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是陷在生活的泥淖中,苦苦掙扎著,有了無法逃脫之感。」

有網友說:「逝去後,不一定去往的是天堂,但離開的那一瞬間,對於自己,或身邊人來說一定是地獄。」

更有網友表示,「在這件事情的背後,我們更應該關注心理健康問題,關注身邊人的情緒變化,及時提供幫助和支持!」

俗話說,逆境不是輕生的理由。在這個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不是富豪、明星,而是那些勇於面對生活困難,頑強前行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更應該在逆境中體會生的意義。

世界的悲苦何其多?

不應該是用「自殺」這個悲劇的方式來面對。

但是有一些人處於抑鬱、焦慮情緒里,走向極端的可能性就變大。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數據顯示,18歲至34歲青年是各年齡段中最為焦慮的群體。

在張家界自殺事件的相關媒體報導中,我們看到「約死群」、「微笑型抑鬱症」這些詞彙。

在一位常年「臥底」在網絡約死群內,勸阻青少年自殺的徐某看來,「約死一般就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幾個人,在網絡群聊里約定一個地方。因這種小規模的約定行為,在網絡上很難被發現。」

這次事件里的4人從23歲到32歲,年齡跨度較大,加上又來自全國不同的4個地方,與「網絡約死」的形式很像。

在網絡勸生者徐某看來,有些人就是利用孩子不成熟的心智,當一些孩子在網絡上發表一些帶有情緒的話語時,就會被誘導,一步步令其選擇死亡。

另一種心理學者表示,「那位00後女生在男朋友眼中,很愛笑、笑點低,也愛幫助人。有可能就是微笑型抑鬱症人群。」

「這類人承擔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但在不斷的微笑偽裝里,故意偽裝成理性、積極的樣子,但崩潰卻在一瞬間,來得快且堅決。」

「當家人回過神時,往往已經傳來了噩耗。」


自殺是一種極端的逃避行為。

也許我們都將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如意、難處。

生命的確無常,但是它教會我們的更應該是珍惜生命,愛護家人。

試想一下,當你悲憫自己沒有鞋子穿時,可能有些人連腳都沒有。

作為普通人,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及時關注並及時尋求幫助。

在心理健康問題上,要及時預防和處理。首先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的情感體驗、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多種渠道來促進心理健康。

一旦生活、工作、家庭關係出現問題,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心理疏導等專業手段,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緩解心理壓力。

我們都是獨立的個人,性格、經歷和生活環境各不相同,彼此之間希望多一份包容和理解,關注身邊的人,給予她、他關愛和幫助,讓其體會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莫泊桑說,「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

當身邊的人有自殺傾向時,可以直接通過詢問對方自殺計劃,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也許討論過程中反而會降低自殺想法。

如果發現有自殺想法的人,應儘快收走他們的工具,將其帶到安全場所。

在這個過程需要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試圖理解,切不可說教。

在手機里存一個心理危機干預熱線電話,必要時可以直接撥打電話尋求自殺干預專家的幫助。

在他們需要你時,支持、陪伴是最好的方式。

生活本不完美,但總有值得我們去珍惜和感恩的事物。

只有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別人的生命,才能走一場人間值得的歷程。

因為,唯有活著,才有希望。

願你我能讓坎坷成為過往,認真活好每一天,畢竟,活著只有一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