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行業快速崩盤,舊車論斤賣,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一觀點網 發佈 2023-04-14T20:48:01.089576+00:00

#共享汽車消失的背後#2017年的時候,有市場調研機構做出了這樣一個預測:「到2025年,中國分時租賃汽車將達到60萬輛,未來中國共享出行將達到每天3700萬人次,對應市場容量將高達每年3800億元,潛在需求帶來的關聯出行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

2017年的時候,有市場調研機構做出了這樣一個預測:「到2025年,中國分時租賃汽車將達到60萬輛,未來中國共享出行將達到每天3700萬人次,對應市場容量將高達每年3800億元,潛在需求帶來的關聯出行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但到了2023年,有誰能想到這些數字幾乎都變成了0?

前幾年,正是共享汽車行業火爆的時期,下載一個APP、實名制註冊之後就可以看到哪裡可以租車,自己到停車場掃碼就可以開車,根據車型的不同,每天的用車價格可能要100多元,不僅比傳統的租車便宜不少,而且用車自由度更高、還車也更簡單。而現在,即便是在一二線城市的街頭也很難見到共享汽車的影子了,聯動雲已經消失,EVcard、GoFun、途歌、立刻出行等等也只吊著半口氣。

這些消失於街頭的共享汽車,不出所料的出現在各種「汽車墳場」里。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幾乎所有你知道的共享汽車品牌,還有很多網約車品牌,車型也五花八門,從A0級微型車到B級舒適性車,甚至是MPV都可以找到。這麼多殭屍車,背後是一個資本趨之若鶩、走到風口巔峰、逐漸銷聲匿跡的故事。

2016年,共享汽車行業鼎盛之時,國內一度誕生了370多家共享汽車平台。在瘋狂的資本輸血下,很多品牌都玩起了瘋狂補貼,諸如狂撒優惠券、1元錢開1小時、註冊就送時長、充電加油優惠等等。大家都能看出來,這些套路跟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xxxxxx之類的操作是如出一轍的,都是使用大量優惠吸引人們的使用,然後培養使用習慣。

但劇情並沒有跟著劇本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隨著規模的瘋狂擴張,野蠻生長的共享汽車品牌不可能做到對每輛車的認真保養。之前在街頭看到的很多共享汽車往往都遍布傷痕,大面積剮蹭、保險槓刮掉、輪胎缺氣的不勝枚舉;車內情況更是不堪入目,著名的「聯動雲廁所」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共享汽車業態本身的痼疾。重資產、運營成本高,前期靠燒錢、後期難以為繼,燒錢的速度比燒車還快,而且僅靠運營收入很難覆蓋折舊成本。一旦風口過了或者政策風險,就會快速崩盤。普華永道發布的數據顯示,一輛共享汽車平均每天的虧損在50元到120元之間,無法收回成本。當收益難以覆蓋成本,有些品牌就開始跑路了。此前還屢屢曝出押金難以退還的事情,折射出來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資金鍊斷裂。

而說到根本上,新能源汽車的產能過剩與「共享一切」概念催生出來的偽風口,才是萬惡之源。

回到「汽車墳場」,即便破舊的車子堆積如山,即便價格只要幾千塊。萬把塊,但它們都屬於營運車輛,無法直接作為二手車出售,只有先到車管所變更為非運營車輛才能進入二手車市場流通。然而,不少網約車、共享汽車公司爆雷後,公司日常經營往往趨於混亂,甚至老闆跑路,是否有餘力完成車輛性質變更也很難說。這些被遺棄的車子,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淪為報廢車。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把它們身上尚且能用的配件拆下來,流向汽車維保市場,多少也算得上是「善終」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