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聞「名醫講堂」:解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大小新聞 發佈 2023-04-30T22:14:58.278721+00:00

在兒童保健門診,前來諮詢孩子餵養問題的家長非常多。據調查,在2014年前,有2/3以上的家長是因為餵養問題前來就診的,近幾年,隨著孩子餵養科普知識的普及、家長關注度的提升,前來諮詢孩子餵養問題的比例在下降,但也保持在30%~40%。

在兒童保健門診,前來諮詢孩子餵養問題的家長非常多。據調查,在2014年前,有2/3以上的家長是因為餵養問題前來就診的,近幾年,隨著孩子餵養科普知識的普及、家長關注度的提升,前來諮詢孩子餵養問題的比例在下降,但也保持在30%~40%。

4月20日下午3:00,大小新聞與煙臺毓璜頂醫院聯合主辦的「名醫講堂」開課,該院兒童保健門診副主任矯曉玲走進直播間,帶大家一起學習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教大家如何正確餵養我們的寶寶。

2022年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著重發布了中國嬰幼兒餵養指南(2022),包括《0~6月齡嬰兒母乳餵養指南》《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本次直播課的重點是《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

矯曉玲表示,7~24月齡的嬰幼兒完成由被動接受餵養向自主進食轉化,在這一階段,父母及餵養者的餵養行為對該年齡段的嬰幼兒營養及飲食行為有顯著的影響,並對其以後健康飲食行為的行程有深遠的影響,一般孩子的進食模式在2~3歲前就完成了。並且研究發現,7~24月齡是孩子最容易出現餵養問題的年齡,也是位於生命早期1000天的健康機遇窗口的第三階段,適宜的營養和餵養關係著嬰幼兒近期的生長發育和長期的健康。

矯曉玲針對《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的六個核心準則展開詳細的講解。

準則一:繼續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必須添加輔食,從富含鐵的泥相狀食物開始

嬰兒滿6月齡後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

從滿6月齡起,逐漸引入各種食物,輔食添加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健康;

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強化鐵的嬰兒谷粉等富鐵的泥糊狀食物(第一口輔食)。

準則二:及時引入多樣化食物,重視動物性食物的添加

每次只引入一種新的食物,逐步達到食物多樣化;

輔食食材優先考慮高營養密度食物, 其中肉、蛋、魚禽畜類動物性食物是優質的輔食;

輔食種類及質地的添加應與嬰兒發育水平相適應;

不盲目迴避易致敏食物,1歲內適時引入各種食物。

準則三:儘量少加糖鹽,油脂適當,保持食物原味

單獨製作,儘量不加鹽、糖及各種調味品,保持食物的天然味道;

嬰幼兒期含糖飲料攝入增加兒童期超重肥胖和齲齒的風險;

輔食中添加適量和適宜的油脂,有助於嬰幼兒獲得必需脂肪酸。

準則四:提倡回應式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進餐時父母或餵養者與嬰幼兒應有充分的交流,識別其饑飽信號,並及時回應;

耐心餵養,鼓勵進食,但絕不強迫餵養;

鼓勵並協助嬰幼兒自主進食,培養進餐興趣;

提倡回應式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準則五: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

嬰幼兒抵抗力弱,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在食物原材料準備儲存及處理烹飪過程中都應保證新鮮、衛生及潔淨。做到飯前洗手,未吃完輔食及時丟棄。避免容易導致進食意外的食物,例如整粒的花生、腰果、果凍等食物。保證就餐環境安全:避免使用鋒利的餐具,避免燙傷情況發生,避免兒童誤食農藥、化學品等。

準則六:定期檢測體格指標,追求健康生長

每3個月測量一次體重、身長/身高、頭圍等體格生長指標,疾病狀態下增加監測次數;

平穩生長是嬰幼兒最佳的生長模式;

通過撫觸、按摩、親子遊戲以及適度有目的的活動,如俯臥、爬、走、跳等,可進一步增加嬰幼兒的活動強度,增強嬰幼兒大運動、精細運動能力,並提高協調能力。

詳細課程,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課程回放。

責任編輯:高涵

審校:趙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