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改變世界的天才,生活中竟然是個渣男!?

腦洞烏托邦 發佈 2023-05-02T01:26:30.090517+00:00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這位現代物理學之父、留著一頭蓬鬆亂發的可愛老頭,背地裡其實是個始亂終棄、拋棄妻子的渣男。

點擊此處觀看完整版視頻

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之一,被稱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百位名人排行榜中,他排名第10,

他的名字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他一生中有數不盡的科學成就:

光電效應、質能方程、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還有那個他一生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統一場論。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這位現代物理學之父、留著一頭蓬鬆亂發的可愛老頭,

背地裡其實是個始亂終棄、拋棄妻子的渣男。

他有句名言是「上帝不擲骰子」,無神論者據此斷定愛因斯坦不信上帝。

可他還說過一句話:「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

愛因斯坦所信仰的「斯賓諾沙的上帝」究竟是什麼呢?

為什麼他在晚年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今天我們來聊聊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童年窘境

1879年3月14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

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 (Hermann Einstein)是個商人兼工程師,

母親寶琳(Pauline)從小受到良好教育,鋼琴造詣深厚。

愛因斯坦出生的第二年,他們舉家遷往慕尼黑。

次年,妹妹瑪雅 (Maja Einstein)出生。

瑪雅是愛因斯坦小時候最好的玩伴,長大後,他們依然感情深厚。

關於愛因斯坦的童年,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

他3歲時還不會開口說話,父母曾為此非常擔心,甚至諮詢過醫生。

愛因斯坦成名後,這個傳聞被各類媒體不斷放大。

有的說他小時候患上的是「失讀症」(dyslexia),

也有人說這是阿斯伯格綜合徵(Asperger syndrome),

還有的地方乾脆給愛因斯坦的所謂的「病」起了個新名字:

「愛因斯坦綜合症」(Einstein syndrome)。

但事實上,有資料記載,1881年,愛因斯坦的父母告訴2歲零8個月的小愛因斯坦,

妹妹瑪雅 (Maja Einstein)即將出生,瑪雅將是他的新玩伴時,

小愛因斯坦問了一個可愛的問題:「那妹妹身上有輪子嗎?」

儼然把妹妹當成了他的小汽車。

可見愛因斯坦並非直到3歲還不會說話,

大概率只是小時候性格比較內向,沉默寡言罷了。

愛因斯坦四五歲的時候,父親送了他一個指南針。

他對磁針總是指向固定方向的奇異現象感到驚奇,進而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愛因斯坦進入了一所天主教小學就讀。

8歲時,轉學到了路特波德文科中學。

該學校注重數學、科學、拉丁文與希臘文的教育,

在這裡愛因斯坦得到了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十幾歲時,愛因斯坦已經開始閱讀大學水平的數學書籍了,自學了幾何學和微積分。

1894年,愛因斯坦父親所經營的電器公司,因無法與大廠競爭而倒閉,

全家搬遷至義大利帕維亞,只有愛因斯坦被留在了慕尼黑繼續完成學業。

寄宿在慕尼黑遠房親戚家裡的愛因斯坦有種被遺棄了的感覺。

不久後,他藉口身體不適,毅然決然地離開學校,搬去帕維亞與家人會合。

1895年,16歲的愛因斯坦參加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的入學考試,

當時的他比一同應試的其他學生至少要小兩歲。

雖然愛因斯坦在數理科部分得到了高分,但文科部分卻不及格。

理工學院院長建議他先完成高中學業,再來入讀蘇黎世聯邦理工。

於是愛因斯坦便進入了瑞士阿勞州立中學(Alte Kantonsschule Aarau),

借住在中學裡教希臘語和歷史學的教授焦思特·溫特勒(Jost Winteler)家裡。

隔年9月,愛因斯坦順利高中畢業,並獲准進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學習物理。

在那裡,「天才」與「渣男」兩個看似不搭嘎的詞,產生了不可思議的交集。

天才與渣男

在溫特勒(Jost Winteler)教授家寄宿期間,

愛因斯坦與教授的女兒瑪麗·溫特勒(Marie Winteler) 墜入了愛河。

瑪麗比愛因斯坦大兩歲。

那時的她剛剛獲得教師資格,想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找一份教師工作。

2人的戀情得到了2個家庭的祝福。

在愛因斯坦給瑪麗的信中,可以看到這樣熱情洋溢的字句:

「親愛的甜心!你的信使我感到無限幸福。

一雙那樣可愛的眼睛曾經脈脈含情地注視過信紙,

一雙纖美的小手曾經令人迷醉地摩挲過它,

能將這一頁紙按在心頭,真是妙不可言。

我親愛的小天使,我如今已在最完整的意義上理解到了思鄉的感覺。

但是愛帶來了那麼多快樂——遠遠多過思鄉帶來的痛苦。」

不得不說,天才撩起妹來都與眾不同。

但這份熱情在愛因斯坦進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後,很快消散。

因為愛因斯坦移情別戀,愛上了同班同學,

同樣熱愛物理的米列娃.馬利奇(Mileva Maric)。

入學後不久,愛因斯坦便給瑪麗·溫特勒寫信說,以後不要再聯繫了。

瑪麗難以置信,以為愛因斯坦是在開玩笑,

可沒想到,此後任憑她再苦苦哀求,愛因斯坦也沒有再給她回過一封信。

讓愛因斯坦神魂顛倒的米列娃出身於一個塞爾維亞家庭,

比愛因斯坦大三歲,是班上唯一的女學生。

相貌並不出眾,甚至走路還有些跛。

但她有著能夠吸引愛因斯坦的獨特之處,

那就是非凡的學識和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天賦。

到了大二,米列娃離開了瑞士,到德國海德堡大學聽課。

也是從那時起,她與愛因斯坦開始頻繁通信,心中隱約透露出一絲情愫。

1899年,愛因斯坦說服米列娃回到了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

此後,二人出雙入對,如膠似漆。

然而,即便是天才也難逃作為學生的「戀愛魔咒」,熱戀中的兩個人成績不斷下降,

沉浸在甜蜜中的他們似乎已經忘記了考進大學的目的和意義。

1900年,愛因斯坦以倒數第二的成績勉強畢業。

而倒數第一是米列娃,她必須留級一年。

1901年初的春天,兩人去了阿爾卑斯山科莫湖。

在那裡,他們乘坐遊輪飽覽湖光山色。

一路上,愛因斯坦稱呼米列娃為太太,這讓米列娃感到無比幸福。

在一個溫馨的小旅館裡,米列娃懷上了愛因斯坦的孩子。

幾個月,她再次參加了畢業考試,但又掛了。

最糟糕的是,兩人的戀情並沒有得到雙方父母的祝福。

愛因斯坦的母親,想給兒子找個家庭主婦,她覺得米列娃太有見識了,也不夠漂亮。

在知道米列娃懷孕後,她甚至給米列娃的父母寫了一封信,

指責這個私生子影響了的她兒子的前途。

而面對家人的反對,愛因斯坦把所有問題都甩給了米列娃。

1902年初,米列娃在塞爾維亞娘家生下了女兒莉塞爾(Lieserl Einstein)。

同年6月,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穩定工作的愛因斯坦

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了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工作。

可別小看這份審查專利的工作,在那個年代,這算得上是妥妥的「金飯碗了」。

剛入職時,愛因斯坦是一名三級技術專家,年薪3500瑞士法郎。

當時全世界還是金本位,1瑞士法郎約合0.2克黃金,

所以他入職第一年的年薪是700克黃金。

擱在今天,相當於30萬人民幣的樣子。

最重要的是,熟悉理論物理的愛因斯坦,勝任這份工作毫無壓力。

以至於後來,他利用閒暇時間就寫出了改變了整個物理學發展進程的重量級論文。

愛因斯坦開始工作後不久,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於義大利米蘭去世。

去世前,父親首肯了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的婚事。

1903年,他們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可在這之前,他們可憐的女兒莉塞爾(Lieserl Einstein)

已經在1歲多的時候死於猩紅熱了。

婚後,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又生了兩個兒子。

大兒子漢斯出生於1904年,小兒子愛德華出生於1910年。

但他們的婚姻並非大家喜聞樂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根據愛因斯坦後來的回憶,他對米列娃的激情早就在婚前的同居,

以及父母的反對中消磨殆盡了,最終選擇娶米列娃更多的是出於責任。

婚後,米列娃整日操持家務,照顧孩子,過得並不快樂。

她原本的理想是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一名出色的物理學家。

可現在別說博士了,大學都沒能畢業。

奇蹟年

結婚後2年,愛因斯坦的天賦開始在科學界嶄露頭角。

1905年,他一年內連續發表4篇論文,每篇論文都猶如一顆引爆科學界的核彈。

他提出了光電效應,主張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解釋了布朗運動,證實了原子的存在。

最重磅的是,他提出了全新的對時間和空間的看法,

也就是如今我們所熟知的狹義相對論,並在此基礎上推導出了質能方程E = mc2.

這一年也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人們難以想像一個26歲的年輕人是如何獲得這麼多研究成果的,

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愛因斯坦是被智慧之神雅典娜附體了。

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界還被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所主宰著。

牛頓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彼此之間沒有聯繫。

就算宇宙空無一物,就算物體一成不變,甚至靈魂也凝滯了,

時間仍然會按照其固有的節奏,絕對均勻地流逝。

1905年的一天,愛因斯坦和同事貝索聊起了時間和空間的話題。

貝索(Michele Angelo Besso)不經意的說了一句:

「也許在一個人看來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在另一個人看來並不是同時發生的。」

此話一語驚醒夢中人,愛因斯坦想到:時間也好,空間也好,都是與運動緊密相關的,

不同慣性系中的物體所感受到的時空是不一樣的。

例如,鐵軌上有一輛勻速行駛的火車,某一個時刻,兩道閃電分別擊中了車頭和車尾。

對於月台上的人來說,這兩道閃電是同時發生的。

但對於火車上的人來說,他們是一前一後,先後看到兩道閃電的。

這是因為月台上的人和火車上的人處於不同的慣性系內。

牛頓假設存在一個絕對靜止的空間和永恆流逝的時間,

愛因斯坦認為這種假設是很有局限性的。

關於人類時空觀演變的詳細內容,還請回看我之前的視頻。

總之,1905年9月,愛因斯坦發表論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

正是這篇論文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時間膨脹、長度收縮等重要概念都是在這篇論文中提出的。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越慢,

當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時間就會趨於停止。

但是在這篇論文中,愛因斯坦漏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質量與能量的關係。

隨後,愛因斯坦很快發表了另一篇補充論文,

題為《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

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就誕生於這篇論文。

方程式中的E代表能量,但這個能量是指物體的總能量,

包括靜止物體本身所具有的固有能量,

還包括動能、勢能、熱能、電能等等。

M指的是物體的質量,C是光速。

從此,愛因斯坦的名字開始響徹科學圈,但他依然還在專利局工作。

直到4年後,蘇黎世大學設立了一個理論物理學副教授的職位,

聘請了愛因斯坦,他才離開了專利局。這一年,愛因斯坦剛滿30歲。

狹義相對論讓愛因斯坦聲名鵲起的同時,也讓他如坐針氈,

因為他知道這個理論並不完美。

狹義相對論無法囊括萬有引力定律,也只限於描述物體的勻速運動,不適用於加速運動。

為了糾正狹義相對論中的致命缺陷,

愛因斯坦如瞎子摸象般困惑了近3年,

直到1907年的一天,他從一個「封閉電梯」的思想實驗中獲得了靈感。

假定你站在一台封閉的電梯裡,看不到外面的情況。

這時,如果你突然感到腳與地板間有了壓力,你會得出什麼結論呢?

是電梯在加速上升呢?還是電梯外面有了向下的引力場呢?

你無法辨別哪個結論是對的。

同樣,當你在電梯裡自由漂浮時,

你也辨別不清,是這台電梯正在自由落體呢,還是外面失去了引力場。

電梯思想實驗說明了一個極為關鍵的事實:加速度(慣性場)與引力,

或者說慣性場與引力場,在物理現象上是彼此等效的。

這就是愛因斯坦提出的著名的「等效原理」,

也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石與核心原理之一。

通過狹義相對論的創立,愛因斯坦已經證明,

時間和空間並非獨立的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種時空構造。

而廣義相對論是狹義相對論的擴展,將萬有引力納入了相對論的框架。

我們知道,小質量天體會繞大質量天體旋轉,

牛頓把這種現象歸結為引力的作用,可引力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愛因斯坦認為引力不是一種「力」,而是由於時空彎曲而造成的一種幾何現象。

地球之所以繞著太陽轉就是因為太陽巨大的質量導致了太陽系的空間發生了扭曲,

所以地球等一眾天體才乖乖的繞太陽轉。

說白了,廣義相對論中,不僅時間與空間一個整體,

物質與時空也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廣義相對論,

那就是:物質決定時空如何彎曲,時空決定物質如何運動。

1916年,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學紀事》期刊上

發表了論文《廣義相對論基礎》(The Found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解釋了此前一直困擾科學界的「為何水星繞日軌道會在近日點發生反常進動」的現象;

預測了光線在經過太陽附近時,會因為時空扭曲而彎曲;

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黑洞和引力波的存在。

1919年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領導的日全食實驗,

精確測出了光經過太陽附近的偏折角,從而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一舉將愛因斯坦送上了神壇。

然而,即便是天才,也難免會有失誤的時候。

愛因斯坦的錯誤

廣義相對論發表之後,愛因斯坦將研究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宇宙:

既然物體告訴時空如何彎曲,那麼只要知道宇宙中的星球質量分布,

是不是就可以推導出整個宇宙的形狀了呢?

19世紀,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Wilhelm Olbers)提出了「奧伯斯佯謬」,

其內容是:如果宇宙是無限的,並且充滿了無限數量且均勻分布的發光星體,

那麼黑夜將是不存在的,因為無論你看向任何一個方向,總能看到一顆發光星體。

這顯然與現實不符。

可如果說宇宙是一個懸掛在無限空間的有限實體,那麼宇宙外的空間又是什麼呢?

宇宙究竟是無限伸展的?還是有限封閉的?

左思右想,愛因斯坦於 1917 年提出了一個

連他自己都認為可能被關到瘋人院的第三種宇宙結構:「沒有邊界的有限宇宙」。

這是什麼鳥語啊,有限的空間怎麼會沒有邊界呢?

愛因斯坦進一步解釋說,

想像一個生活在二維球面上的怪人,雖然他所生活的球面是有限的,

但他卻無法走到球面的二維邊界,因為上下對他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宇宙會不會也是這樣一個體積有限、沒有邊界的彎曲封閉體呢?

可根據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得出的進一步結論是,這樣的宇宙只能膨脹或收縮,

這與當時大部分科學家所持的靜態宇宙觀相衝突。

沒想到這位曾經推翻了統治科學界數百年的牛頓絕對時空觀的革命壯士,竟然在這裡屈服了

為了迎合當時的主流觀點,愛因斯坦給他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打上了一個數學補丁,

引入了一個代表斥力場的宇宙論常數Λ(cosmological constant)。

有斥力與引力平衡,宇宙才能保持靜止。

1917年2月,愛因斯坦發表了論文《廣義相對論下的宇宙學思考》,

宇宙論常數Λ開始為眾人所知。

當時的愛因斯坦絕對不會想到,這會成為他學術生涯上最大的錯誤。

因為12年後,悲催的事情發生了。

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

在分析了大量遙遠星系的光譜後發現,大部分星系都存在紅移現象。

並且距離越遠的星系,紅移越大,也就是說這些星系都在離我們遠去,

退行速度與跟地球的距離成正比,說明宇宙正處於一種加速膨脹的狀態中!

所謂紅移是指,來自遙遠星系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持續膨脹的宇宙所拉伸,

波長不斷的變長,由原本的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波段,

漸漸被推入波長更長的近紅外光波段。

哈柏(E. Hubble)的意外發現改變了宇宙論研究的整體面貌。

1917年,如果愛因斯坦能夠堅定自己的想法,

大膽預測宇宙並非靜態的,這可能會成為他另一項重大的學術發現。

幾年後,愛因斯坦將宇宙論常數Λ(cosmological constant)從場方程中刪除了。

而這位天才曾經犯下的錯誤並不僅僅在學術方面。

一地雞毛的婚姻

1909年,愛因斯坦獲得了蘇黎世大學的副教授職位之後,

收到了一封表示祝賀的神秘明信片。

寄信人叫安娜.邁爾.施密特(Anna Mayer Schmidt)。

10年前,愛因斯坦和母親一起度假時,曾與安娜有過一段邂逅。

如今安娜早已嫁做人婦,但愛因斯坦給她的回信中還是充滿了曖昧的暗示,

還寫下了自己的辦公室地址邀安娜前來。

一個巴掌拍不響,不幾日,安娜也給愛因斯坦回了信。

兩人約定好了相聚的日期,卻不料這封信被米列娃看到了。

憤怒的米列娃把此事捅給了安娜的丈夫,將這段婚外情扼殺在了搖籃中。

然而此事依然拉開了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婚姻破裂的序幕。

1911年,布拉格查理大學向愛因斯拋出橄欖枝,邀請他出任正教授。

縱使蘇黎世大學極力挽留,但愛因斯坦為了更高的學術地位,還是選擇了出走。

很快,他攜全家搬到了布拉格。

1912年復活節期間,愛因斯坦只身前往柏林度假,

在那裡,他遇到了闊別已久的表姐愛爾莎(Elsa Einstein)。

從親戚關係上看,愛爾莎的父親是愛因斯坦父親的堂兄,母親是愛因斯坦母親的親姐姐。

所以愛爾莎既是愛因斯坦的表姐,也是堂姐。

兩人小時候就一起玩過,後來各奔東西,

再見面時,愛爾莎已經是一個36歲但風韻猶存的離婚女人。

而遠離米列娃的愛因斯坦,就像離開家庭路由器的手機,

時刻在自動搜索可以連接的wifi信號。

他先是與愛爾莎的妹妹調情,後來發現,成熟穩重的愛爾莎更對味。

回到布拉格後,愛因斯坦開始頻繁與愛爾莎通信。

和每一次熱戀一樣,愛因斯坦的信中充滿了浪漫的語句,他對愛爾莎說:

「我必須愛一個人,這是我的宿命,否則我的生活就將暗無天日。

現在我發現了,那個人就是你。」

1914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和化學家瓦爾特.能斯,

特邀請愛因斯坦回德國柏林擔任新成立的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長。

這對於愛因斯坦來說,無異於一份驚喜,

他將可以名正言順的搬往柏林,進一步的滋養他和愛爾莎的關係。

剛到柏林,愛因斯坦就向米列娃提出了分居,

但米列娃依然幻想著丈夫能回心轉意。

幾個月後,愛因斯坦以書面形式向米列娃下達了一份極具羞辱性的合約,

並告訴米列娃,想要繼續維持婚姻關係,就必須遵守合約上條件,

其內容包括:米列娃負責整理房間、準備一日三餐,

但在家中不准單獨和愛因斯坦坐在一起;

不准要求與愛因斯坦一同外出;

不准對他們的關係抱有任何親密幻想;

愛因斯坦要求她離開房間時,她必須立刻出去,不准提出抗議;

不准以任何方式在孩子面前貶低愛因斯坦。

這份合約與其說是丈夫寫給妻子的,不如說是地主寫給奴僕的。

愛因斯坦這麼做無非是想迫使米列娃放棄他們的婚姻。

可沒想,米列娃竟然委曲求全的接受了合約。

另一邊,表姐愛爾莎在不斷地催促愛因斯坦離婚。

不久後,愛因斯坦乾脆搬進了愛爾莎家裡。

傷心欲絕的米列娃終於明白,這段婚姻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於是帶著孩子離開柏林,回到了蘇黎世。

愛因斯坦趁熱打鐵,對米列娃說,

自己總有一天會獲得諾貝爾獎,只要米列娃同意離婚,所有獎金都歸她。

米列娃接受了這個條件。

1919年,愛因斯坦與米列娃正式離婚。

在離婚訴訟中,愛因斯坦承認了自己的通姦行為。

法院判決愛因斯坦離婚後,兩年內不得再婚。

但放蕩不拘的愛因斯坦並不打算遵守判決。

僅幾個月後,他迎娶了表姐愛爾莎。

不過在娶愛爾莎之前,還發生了一件更狗血的事。

愛爾莎的大女兒,伊爾莎(Ilse Einstein)時年21歲,正值妙齡。

她與好友的一封書信中透露出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愛因斯坦曾為娶她還是娶她媽媽而猶豫。

信中,伊爾莎說愛因斯坦曾親口向她表述,難以控制對她的愛意。

她的媽媽愛爾莎也知道這件事,三人還就此做過嚴肅認真的交流。

媽媽說,如果她和愛因斯坦在一起能夠獲得幸福的話,自己願意退出。

伊爾莎向朋友求助說,我從未想過會與自己的媽媽展開這樣的競爭,幫幫我吧。

信的首頁用很大的字體寫著「閱後即焚」,

但很顯然,伊爾莎的朋友沒有這麼做,否則我們也不可能知道這件狗血八卦。

當然了,這件事的證據也只有這封信。

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可能只有當事人知道了。

愛爾莎與米列娃大為不同,她悉心照顧愛因斯坦的同時,

對愛因斯坦泛愛成性的生活作風也足夠包容。

再婚後不久,愛因斯坦的老毛病又犯了。

在和愛爾莎共同生活的十幾年裡,愛因斯坦外遇不斷,

出軌對象有自己的秘書,有花店老闆,有交際名流,有他人妻子,甚至還有蘇聯間諜。

沿路桃花,隨遇隨摘,說愛因斯坦是物理學界的西門慶恐怕都不為過。

愛因斯坦與諾獎

1922年,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獎如期而至,

但這卻是補發的1921年度的物理學獎。

而且讓愛因斯坦獲獎的並非大名鼎鼎的相對論,

而是他在1905年提出的光點效應定律。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1910年起,愛因斯坦幾乎每年都被提名諾貝爾獎。

頭幾年,提名的依據是狹義相對論,

但諾獎委員會認為該理論太新,還有待進一步實驗驗證。

到了1916年,學術界普遍承認狹義相對論得到了實驗驗證,

然而此時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學界的注意力又集中在了後者上。

可廣義相對論的實驗又出現了滯後性,

再加上愛因斯坦猶太人的身份,

他的理論被打上了「猶太人物理學」的標籤。

反相對論浪潮此起彼伏,諾獎委員會也不免受到了影響,年年否決給愛因斯坦授獎。

這就很尷尬了,因為愛因斯坦當時在物理學界已經是泰斗級的人物了,

眾科學家們達成了一種奇怪的共識:

愛因斯坦沒獲獎前,咱們怎麼好意思去領獎呢?

1921年,無奈之下,諾獎委員會做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

今年不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了。

與此同時,有人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以光電效應定律給愛因斯坦頒發諾獎。

光電效應是指光束照射物體時,會使其發射出電子的物理效應。

在1905年的論文中,愛因斯坦首先提出了能量量子,

和光子的概念,後來直接導致了物理學的量子革命 。

所以稱愛因斯坦是量子科學的奠基人都不過分。

很多人誤以為,愛因斯坦是反對量子力學的,

因為他曾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上帝不會擲骰子。」但其實人們誤解了他。

他非但不反對量子力學,甚至都不反對隨機性。

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了論文《論輻射的量子性》,

打開了人們通往雷射研究的大門。

他在研究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時,發現雷射的產生與原子的結構有關。

原子內部存在原子核和核外電子。

電子離原子核的距離越遠,所具有的能量就越高,

這時我們稱電子處於較高的能級。

處於較高能級的電子可以自動「跳躍」到較低的能級,

同時釋放出特定頻率的光子,這一過程被稱為自發輻射。

而自發輻射是隨機的,處於高能級的電子發射光子的時間和角度都是隨機的。

這樣的理論,與「愛因斯坦反對隨機性」的刻板公眾認知是截然相反的。

其實,愛因斯坦反對的只是「哥本哈根詮釋」。

哥本哈根學派認為量子力學是完備的、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終極理論,

但愛因斯坦覺得這種想法過於輕浮。

他認為,如果抓住哥本哈根學派未能解釋的問題,

就會發現量子隨機就像物理學中其他所有類型的隨機一樣,

是背後一些更加深刻過程的結果。

他把所有的理論,都當做是更高級的理論的墊腳石。

而這個更高級的理論就是他一生追求的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

扯得太遠了,我們說會諾獎。

愛因斯坦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這段神奇經歷後來被世人津津樂道,

甚至有人評論說:天才手裡牌太多出太快,隨便一張就夠頒一個諾獎了。

不過,對於愛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而言,

愛因斯坦因何獲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急需拿到這筆獎金來改善當前窘迫的生活。

按照離婚協議,愛因斯坦將獎金匯給了米列娃。

米列娃在蘇黎世買了三棟房子,一棟自己住,兩棟出租。

她一邊照顧養育兩個兒子,一邊當私人教師,教授鋼琴和數學。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就任德國總理,德國進入納粹時代。

就在同一天,愛因斯坦攜愛爾莎和家人們,成功逃離德國,奔赴美國。

不久前,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創始人之一的弗萊克斯納向愛因斯坦拋來了橄欖枝。

愛因斯坦幾乎想都沒想就接受了,

因為早在希特勒攫取德國最高權力前,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就已經開始了。

愛因斯坦給友人的信中說,「因為希特勒,我不敢再踏上德國的土地。」

可沒想到,來到美國後,愛因斯坦卻陰差陽錯做出了讓他終身後悔的事。

釋放惡魔的曼哈頓計劃

1939年8月的世界是烏雲籠罩的。

希特勒統治下的納粹德國,對整個歐洲虎視眈眈,戰爭一觸即發。

懷著對納粹的恐懼,愛因斯坦給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其實是匈牙利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Leo Szilard)起草的,

代表了數位科學家的意願,

只是他們希望,信以愛因斯坦這位科學界泰斗的名義發出。

說白了,這就是一封聯名信,只是愛因斯坦同意為信署名罷了。

信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請求羅斯福搶在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

這封信發出後的1個月,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面對洪水猛獸般的德軍坦克,波蘭悲壯地派上了騎兵。

戰役的結果可想而知,僅1個月多後,波蘭全部領土被德國、蘇聯盡數瓜分。

1940年的3月和4 月,

愛因斯坦在情急之下又給羅斯福總統寫了兩封信,呼籲對核研究採取行動。

在這這幾封信的推動下,

羅斯福很快建立了鈾顧問委員會,後來逐漸演變成曼哈頓計劃。

羅斯福賦予這一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

而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質能方程E=mc² 為曼哈頓計劃提供了理論基礎。

質能方程的左邊是能量,右邊是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光速的平方是一個很大的常數,

這就意味著微小的質量損耗就可以轉化為巨大的能量。

這正是核裂變的本質。

曼哈頓計劃開展之初,美國相關部門擬定了一份頂尖科學家的名單,

共有31人,愛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愛因斯坦未能通過FBI的「政審」。

FBI認為愛因斯坦絕無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變成一個忠貞的美國公民。

於是,愛因斯坦就被排除在了曼哈頓計劃之外。

當然,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

沒人告訴愛因斯坦他曾被納入過名單,又最終被圈掉。

1942年8月,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總負責人。

奧本海默一開始錯誤估計了形勢,

他以為只要6名物理學家和1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就足夠研製出原子彈了。

但事實上,曼哈頓計劃巔峰時期有53.9萬人參與,

常年維持10萬人以上的規模,耗資25億美元。

可以說,當時美國是在傾舉國之力製造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實戰用的原子彈小男孩。

3天後,又在長崎上空引爆了第二顆原子彈胖子。

這兩次爆炸共造成約20萬人死亡,

是人類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在世界武裝衝突中使用核武器。

從新聞中得知此消息的愛因斯坦感到極度震驚。

作為推動美國原子彈研究的第一人,愛因斯坦不無遺憾地說:

「我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後悔,後悔當初不該給羅斯福總統寫那封信。

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裡搶過來。

想不到現在又將它送到了另一個瘋子手裡。」

1946年7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愛因斯坦登上了封面。

但他的頭像背後是升騰而起的蘑菇雲,

蘑菇雲上寫著著名的E=mc²,封面標題:宇宙粉碎者。

雜誌正文的首頁上寫著一段話:

面對我們眼前充滿爆炸和火焰的恐怖景象,

那些喜歡研究歷史事件因果關係的人

可能會隱約看到一個膽小的、孩子般無辜的男人的輪廓,

這個男人有著溫和的棕色眼睛、憔悴厭倦的表情

和一頭被大風吹得亂蓬蓬的頭髮。

作為一個終生的和平主義者,

原子彈的光環和蘑菇雲的桂冠,是很難讓愛因斯坦引以為榮的。

他曾說過一句名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怎麼打,

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一定是棍子和石頭。」

如果說宇宙論常數是愛因斯坦在學術上犯下的最大的錯誤的話,

那麼促使人類打開核武器這個潘多拉魔盒,

應該是他一生中做過的最後悔和遺憾的事了。

愛因斯坦的上帝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沒有信仰,

因此「無神論者」成了除「反對量子力學」外,

公眾貼在愛因斯坦身上的第二個刻板標籤。

可事實上,愛因斯坦多次表達過,他並非無神論者。

1929年,著名的美籍猶太拉比赫伯特·戈德斯坦

給愛因斯坦發去了一封電報,請他描述一下他所信仰的上帝。

愛因斯坦回答說:「我相信斯賓諾莎的上帝,

因為我們井然有序的物質世界顯示出了祂的存在。

但我不相信將自己獻身於人類命運及生活的那位上帝。」

巴魯赫·斯賓諾莎是17世紀荷蘭哲學家,

與笛卡爾、萊布尼茨並稱為近代西方三大理性主義先驅。

斯賓諾莎的上帝並不是一個人格化的神,而是一個廣泛的網絡,

是物理或自然世界的最高法則。

這種神的概念,有點類似於中國道家所提出的「道」:

「神即道,道法自然, 如來」。

1930 年夏天,在一個寧靜的德國小鎮卡布特(Caputh)度假時,

愛因斯坦撰寫了一篇約1000 字左右的短文「我的信仰(What I Believe)」,

闡釋了他對人生、社會、政治、宗教的看法。

短文的最後一段是這樣的:

「我們能感受到的最美麗情緒是對未知事物的不可思議。

它是所有藝術與科學搖籃里的原始情緒。

不能感受這種情緒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

就是這種奧妙的體驗,或許摻雜了一絲絲恐懼,產生了宗教。

我們認識到尚有我們所不能洞察、無法理解的東西存在,

這種東西以最原始的形式進入我們的內心,是最深刻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

這種認識和感受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

從這種角度來說,我也是一名虔誠的信徒!」

愛因斯坦所信仰的宗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宗教,

為區分人格化的上帝和一切事物背後的自然法則,

愛因斯坦把自己描述為一個「不可知論者」,而不是「無神論者」。

這也是他的那句名言「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的真正含義。

晚年時,愛因斯坦曾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有意思的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在一次訪談中也說過類似的話,

他說「如果要問有沒有一個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

因為整個世界的結構不是偶然的。」

1952年,楊振寧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時,

還有幸跟愛因斯坦有過一次長達一個半小時的交流。

那時,楊振寧和另外一位物理學家剛完成了一篇統計力學的論文,

愛因斯坦讀了之後了解到了這位年輕的物理學天才,便主動邀請楊振寧交流。

只可惜那次交談中,楊振寧太過緊張,

愛因斯坦說英語時口音又很重,

時不時還會冒出一些德語單詞,雙方收穫並不多。

但這並不妨礙這兩位科學巨匠有著相當類似的信仰觀。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無比複雜的,

但宇宙在複雜中又運行地井然有序。

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

地球自轉公轉,一切偶然又都是必然的。

宇宙中存在著許多物理常數,

這些物理常數間又有著微小的聯繫。

只要其中一個物理常數出現一點偏差,

那宇宙可能就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了,生物也可能不會存在了。

這一切發生地無比巧合,又十分合理,讓人很難不去懷疑,

是否有一隻無形的手操控了一切。

可以說愛因斯坦的後半生都在試圖揭開這隻無形的手的神秘面紗。

廣義相對論之後,愛因斯坦便開始了他的「統一場論」之夢:

致力於構建一套能夠從宏觀到微觀,

統一描述自然界中所有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論。

這一夢就是三十餘年,到死方休。

儘管愛因斯坦所有的嘗試最終未能取得成功,

但他關於統一場論的理念一直延續至今,

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們畢生追求的目標。

1948年,69歲的愛因斯坦被診斷出腹主動脈瘤。

1955年4月13日,愛因斯坦的腹主動脈瘤破裂,引起內出血。

臨終之前愛因斯坦依然在病床上奮筆疾書,繼續著他的研究。

直到鋼筆在筆記本上劃出了最後一道弧線,

這顆科學界的啟明星就此隕落,享年76歲。

愛因斯坦死後,一位瘋狂的驗屍官竊取了他的大腦,

聲稱要研究一下天才的大腦究竟與常人有何不同。

關於這顆腦子的故事,時間關係,我們只能在會員視頻中,跟大家詳聊了。

愛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愛爾莎,

在隨愛因斯坦移居美國後的第三年就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和腎病,最終於1936年去世。

相比之下,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的命運就更加悲慘了。

小兒子愛德華(Eduard Einstein)在20歲左右患上了精神分裂。

米列娃傾盡所有為兒子治病。

20世紀30年代,大兒子漢斯(Hans Albert Einstein)前往美國跟隨父親愛因斯坦生活。

米列娃則一直留在瑞士照顧愛德華,過著近乎隱居的生活。

1948年,米列娃死於一次中風,此前她早已在半身癱瘓的絕望中掙扎數年了。

米列娃死後,愛德華被送往了蘇黎世的精神病院,並於1965年在醫院去世。

這一年正好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逝世10周年。

另一邊,漢斯遺傳到了父親的一部分優秀基因。

他在學術上的成就雖然不如父親那樣輝煌,

但也一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教授,還是水利工程方面的專家。

漢斯於1973年心臟病發作,去世於美國麻薩諸塞州。

回顧愛因斯坦的一生,他憑一己之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但光環之外,他也有平凡甚至不堪的一面。

不過,這並不矛盾,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一好百好從來都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是人皆有七情六慾善惡悲喜,不論是平凡如你我,還是偉大如愛因斯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