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城投瘋狂拿地,開發商爭做包工頭

說財貓 發佈 2023-05-04T02:12:19.538166+00:00

最近,幾乎所有開發商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未來在哪裡?已經達成的共識是,人口紅利、土地紅利、金融紅利都沒了。

最近,幾乎所有開發商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未來在哪裡?


已經達成的共識是,人口紅利、土地紅利、金融紅利都沒了。


未來,行業規模將穩定在每年10萬億左右。


去年是13.3萬億,比2021年足足少了5萬億。


如果行業最終回歸到10萬億左右的規模,意味著今明兩年,還要再往下掉一掉。


怎麼活下去?


好像,只能搞代建...


城投拿地+爛尾樓,代建春天來了?

最近,代建,成為了各大房企業績會上高頻提及的詞彙。


前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說,輕資產的代管代建,將會成為未來業務重點之一。


龍湖也說,代建行業已成為集團服務業態的新增長極。


事實上,根據克而瑞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發展代建業務的品牌房企已經超過60家。


其中既有全國化大型房企如萬科、華潤、中海、保利、綠城等,也有朗詩、仁恆等中小型房企。


而早在2020年和2021年,跑在前面的綠城管理、中原建業都已順利上市。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代建這個行業已經存在超過十年,最近這兩年才迎來爆發期?


與近兩年來房地產的幾個趨勢有關。


一是這兩年城投大規模下場拿地兜底土地財政。


來自中指院和廣發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全口徑住宅用地土地出讓金41750億元,同比下滑31%。


其中,城投拿地22494億元,占比達到了驚人的54%



中指院統計數據也顯示,2022年拿地面積TOP100企業中,地方城投公司高達71個。


城投拿下了宅地的半壁江山,但真正蓋樓的卻很少。


2022年地方城投拿地入市率低至8%,2021年不足10%。


原因也很容易猜,城投公司普遍沒有房地產開發的能力和行業經驗,得有人「代工」。


二是大量爆雷房企帶來的大量爛尾樓。


全國總共有多少爛尾樓?恐怕沒有人能真正算清楚。


來自克而瑞的數據,32個重點城市,截至2022年底有停工延期的問題項目,共有290個,總套數40.8萬套,面積4532萬平方米。



規模如此龐大的爛尾樓,「保交樓」是政府的底線,出路只能是國家引導金融機構下場托底。


但AMC來了,也不會建房子賣房子呀,也得找代建。


三則是近幾年來房住不炒總思路下,政策房、租賃房大量立項,這些都需要找人來建。


三大誘因加持下,代建行業的市場蛋糕被大大做大了。


中指院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22年,預計代建企業代建項目新簽約建築面積為11073萬平方米,首次突破一億平方米


克而瑞則預計,在每年10億平米這麼大的房地產市場規模中,代建行業的滲透率可達30%以上。


這也意味著,代建的市場規模或可達到3億平米左右。


代建,真是一門好生意嗎?

市場空間有了,更重要的問題來了,代建真的賺錢嗎?


已經上市了代建第一股綠城管理,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


在綠城品牌和央企光環的加持下,再加上做得早,綠城管理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市占率連續七年超22%。


而僅從盈利能力來看,綠城管理的表現,也要讓一眾房企瘋狂羨慕。


看,綠城管理的毛利率,基本都維持在45%以上;淨利率,也基本在20%甚至25%以上


對比之下,房地產開發的毛利率能維持在20%以上,淨利率10%以上,已經是鳳毛麟角。


輕資產、高盈利、巨大市場空間,這樣的概念加持下,在房地產跌到媽都不認得的背景下,綠城管理的股價節節走高,令人艷羨。


大家可能會疑惑,這麼好的一門生意,開發商以前為什麼不做?


看,這是綠城管理的營收和利潤。



雖然代建了上億㎡的項目,但綠城管理的營收只有20幾個億;利潤率很高,但因為營收有限,到手也只有7個多億。


和房企動輒百億千億的營收、十億百億的利潤,一個天一個地。


下面這個圖更直接,是綠城管理近年來新拓展代建項目的情況。



代建一個項目,綠城管理能收多少錢?


剛剛過去的2022年,綠城管理新拓展代建項目合約總建面2820萬㎡,對應的代建費是86.1億。


按照50萬㎡一個項目計算,2820萬㎡約為56.4個項目,平均一個項目的代建費是1.53億。


50萬㎡一個項目,如果是綠城自己來建,按照1萬/㎡銷售價計算,銷售額是50億;


但做代建,綠城管理只可以拿到1.53億。


簡而言之,代建雖然利潤率高,但賺的都是「小錢」,放在以前,習慣了賺「大錢」的開發商們是看不上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


房地產的利潤越來越薄,賺錢也越來越難。


看,這是說財貓前段時間統計的44家上市房企盈利表現。



44家房企中,平均毛利率16.07%,比上一年少了5.4個百分點;


平均淨利率更是跌到只剩0.5%,而一年前這個數字還是7.75%。


有6家房企出現了毛利率為負的情況,近一半房企淨利潤更是直接虧損。


形勢倒逼著開發商們尋找新的出路,而不拿地,只「代工」,可以說是房企最水到渠成的轉型。


開發、建設、銷售、服務,事還是那些事,只是身份轉換,從開發商變成了「超級包工頭」


但,從甲方變成了乙方,房企入局代建,同樣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最大的擔憂便是:房子蓋好了,錢能不能收得回來?!


看,這是綠城管理近年來的應收帳款(貿易及其他帳款+合約資產+應收關聯方欠款)占營收的比重情況。


做20億的生意,就有一半甚至超過六成的應收帳款產生。


這麼龐大的應收帳款,有沒有收不回來的可能呢?


當然有。


以貿易應收款為例,帳期在一年以內的,虧損率在6%以上;帳期在一年以上的,虧損率甚至高達20%。


要知道,綠城管理是央企背景,談判力比較強那種,尚不可避免產生壞帳,民營房企來做,只會更難。


其次,伴隨著越來越多房企入局,代建業競爭日漸加劇,代建的價格和利潤也必然受到擠壓。


其實想也知道,作為甲方的開發商利潤越來越薄,甚至出現虧損的情況,請代建來「代工」,總也不可能血賺吧!


房地產業,終究是要向製造業看齊的,代建也是!


你怎麼看代建業的未來,關注我,評論區聊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