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摹本《女史箴圖》看傳統家具特色

明清傢俱研習社 發佈 2023-05-25T02:21:28.482009+00:00

眾所周知,家具在中國的變革有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而這種變化,主要源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受到外來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古畫的宋摹本,會是什麼風味?

眾所周知,家具在中國的變革有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而這種變化,主要源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受到外來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影響。

從商周時期的席地而坐,到宋元時期的垂足而坐,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並非一夜之間,外來文化也如水墨一般漸染著物質生活,而魏晉南北朝,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過渡時期。

通過古畫和部分實物遺存,我們還能深入地觀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獨樹一幟的家具特色,一些後世流行的家具造型和裝飾紋樣,比如杌凳、竹藤家具、卷草紋,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

到了宋代,傳統家具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宋代家具一直被認為是明式家具之源,對於宋代家具的考察,更是被視為古典家具研究領域的重地。

在流傳至今的古畫中,正有一件魏晉南北朝時期古畫的宋摹本。它所描繪的家具,既有過渡時期的特色,亦有清新淳樸的宋韻。它,就是故宮博物院藏有的《女史箴圖》宋摹本。

《女史箴》是西晉廣武侯張華所寫的對女子德行操守的一些要求,以教化訓誡為目的,顧愷之將文中故事以圖畫的形式加以描繪,使之通俗易懂,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女史箴圖》。

因年代久遠,原本《女史箴圖》已亡佚,現存的最早摹本是唐摹本(也有人認為是原卷),藏於大英博物館,並不完整。我們要欣賞的宋摹本共11段,其中含有家具的6段,且種類各異。

樊姬感莊說的是楚莊王時期的樊姬,為了反對莊王的奢華生活,連續三年不吃莊王狩獵得到的鮮肉。

此圖中有一件矮型長几,幾面平整狹長,兩端下接柵式直足,下部又接一個長條橫跗。春秋時期的漆木家具已經有了與之十分相似的造型。

衛女矯桓說的是齊桓公夫人衛姬,她以不聽和樂的方式勸告齊桓公上進。此圖中有兩件樂器架,上面分別掛了兩層磬和編鐘。

樂器架頂部大致呈拱橋樣,兩端還作龍頭式向上翹起,整體線條靈動婀娜。頂上似乎還綴了華美的孔雀羽,兩端龍頭則是掛了瓔珞絲線,兩根立柱立於獸型座上,將宮廷用品的貴氣渲染至極。

這種座式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屏風中就已經使用,中山王墓中就有三件保存至今的銅屏風座,分別為虎噬鹿、犀牛和牛的動物形象。

馮婕妤是漢元帝的妃子,漢元帝在虎圈觀獸搏鬥時,妃嬪都在座陪侍,一隻熊突然跑了出圈外,馮婕妤不畏猛熊,毅然擋熊救駕。

此圖中的家具在漢元帝腳下,似為矮型方座,只隱約可見其側面壼門,壼門線條還是波浪式,這種造型在隋唐時期還能看到。

班婕妤辭輦,講的是漢成帝與班婕妤出遊,邀班婕妤同鑾,卻遭到班婕妤的拒絕。班婕妤以夏桀、商紂、周幽王的例子告誡漢成帝。但奇怪的是,《女史箴圖》畫的鑾駕上,還是有妃子同坐,這或許是在暗示漢成帝被王莽篡漢的結局。

這幅圖用了大量筆墨描繪御輦,整體造型與後世差異不大,兩根長杆托起整體,為了提升私密性和華麗度,側面設矮擋板,頂部裝輕紗帳,前方設圍欄,似乎是用來放置物品的,背後還隱約可見靠背。

畫卷的下一部分則是以一些后妃的生活場景來教化古代女性。比如化妝場景,從其配文來看,這幅圖其實意在告誡女性不能只化妝修飾容貌,還要提升自己的品性,擁有美麗高貴的靈魂。

在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后妃直接坐在方席上,前方這是一個造型獨特的鏡架。一根長杆直立於鍾型底座上,中部裝方盤用於儲納妝品等,下方還做了花式凸起,上部則作羊角樣,使銅鏡能直立,供后妃使用。

臥室場景的配文為「出其言善,千里應之。苟違斯義,則同衾以疑」,意思是言行善良美好,即便遠隔千里都能心心相印,否則,哪怕同床也只會異夢。

因為是在臥室,這幅圖選擇了以床為背景。床的主體是一件壼門榻,榻面上方圍了一圈可摺疊的圍屏以增強私密性,四角裝上立柱,承托起頂部的頂棚。床榻側面還擺放了一件長條柵足幾,或可用於擱腳。

光從家具來看,宋摹本的《女史箴圖》與唐摹本差距並不明顯,且它包含的圖景更多,更為完整,這也是我們選用宋摹本的原因。

-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