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反式脂肪並非無脂肪!習慣通過博主了解食品?消費者應多關注成分配料表

上觀新聞 發佈 2023-05-27T07:25:45.865382+00:00

閱讀提示帶有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等標誌的食品,受到減肥減脂人群青睞。為迎合消費者,有的不屬於高熱量的食品,也打上了此類標語,更有商超將此作為賣點。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這些詞彙對於減肥減脂人群並不陌生。不知何時起,越來越多標榜健康的食品加上了這些前綴,躋身健康飲食行列。

閱讀提示

帶有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等標誌的食品,受到減肥減脂人群青睞。為迎合消費者,有的不屬於高熱量的食品,也打上了此類標語,更有商超將此作為賣點。

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這些詞彙對於減肥減脂人群並不陌生。不知何時起,越來越多標榜健康的食品加上了這些前綴,躋身健康飲食行列。

食品中有了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的加持,食用者就沒有變胖或患病風險了嗎?這些食品真如宣傳所說那麼健康?專業人士表示,非油炸、0反式脂肪並非真的沒有脂肪,消費者應多關注食品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儘量購買碳水、脂肪成分低的產品,避免長期攝入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一些人習慣通過廣告或博主了解食品

為控制體重,青島姑娘程程平時購物時會專門購買明確標註非油炸、0反式脂肪類食品。但最近她看了一些科普文章才知道,非油炸、0反式脂肪並不代表沒有脂肪,有的僅是商家的宣傳噱頭。

健身達人孫前有著3年的減肥經歷,日常飲食也會傾向於低卡低脂等食物。對於近幾年食品廣告中頻繁出現的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字樣,他表示,自己雖然不具備營養學的專業知識,但也會理性判斷,「比如非油炸方便麵,即便油含量再低,食材本身也含有碳水、脂肪等成分,這些都是減脂的克星。」

記者發現,一些年輕人習慣通過食品廣告和視頻博主的介紹,來了解一種食品是否健康,但當提出如何辨別產品是否真的低脂、哪些原料含有反式脂肪等具體問題時,很多人表示不太了解。

登錄網絡購物平台,搜索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關鍵字,出現的商品可謂琳琅滿目,既有常見的方便麵、薯片、果蔬脆,還是堅果、麵包,甚至連輕食代餐、山楂糕、蕎麥麵這些本不屬於高熱量的食品,也打上了此類宣傳標語。

在某大型商超,記者看到很多食品將非油炸、0反式脂肪作為賣點,設計在包裝的醒目位置,超市也將此類商品擺放在熱門銷售區域。對此,該超市負責人表示:「年輕人是方便食品和零食的主力消費群體,他們在享受便捷的同時,對於健康飲食也很注重,非油炸、0反式脂肪的食品是很多人的首選。」

非油炸食品可能也有較高脂肪含量

油炸、反式脂肪究竟含有哪些有害成分?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傷害?青島市疾病控制中心食品衛生所副所長宋旭岩介紹,油炸是一種高溫加工的烹飪方式,油溫過高會破壞食物中的維生素,易產生致癌物質,增加人體的油脂攝入量。反式脂肪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大多存在於植物提煉加工出的奶油、起酥油等油脂中,長期食用不僅會導致肥胖、記憶力下降,還會增加血液濃稠度造成血栓。

「薯片、方便麵、蛋糕等常見食品,普遍通過油炸和添加含有反式脂肪成分的原料提升口感。」宋旭岩介紹,近幾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和國家相關標準的提高,很多商家也在不斷優化加工工藝和原料成分。

記者也了解到,為保持食品酥脆的口感,很多商家即使不經過油炸處理,也會加入豬油、棕櫚油、椰子油等成分,這些食品的脂肪含量都普遍較高。比如一款主打非油炸、0反式脂肪的芝士玉米脆,其脂肪含量4.4g(19%)、碳水化合物16g(70%)、鈉40mg(2%),脂肪和熱量都較高。

宋旭岩表示,「反式脂肪分為天然和人造兩種,人造反式脂肪主要來源是經過氫化處理的植物油,其中含有反式脂肪。比如酥皮油、人造黃油、代可可脂等,這些出現在配料表中的原料都屬於氫化植物油。」宋旭岩說,有些原料本身不含反式脂肪,但是經過加工和化學反應,極有可能轉化成反式脂肪,長期攝入也會引發心血管等疾病。

宋旭岩介紹,全球每年有50餘萬人因冠心病過早死亡,而反式脂肪是罪魁禍首。世界衛生組織號召要在2023年底消除食品工業生產中的反式脂肪,我國規定反式脂肪≤0.3g/100g可標註為0,所以即便有的產品含有相關成分,只要在標準之內也會歸為0反式脂肪。

查看營養成分表避免被商家賣點蒙蔽

日常消費中,消費者應該如何規避這些陷阱,選擇既便捷美味,又健康營養的食品?宋旭岩表示,對於心腦血管患者或者有減脂需求的人群,可以用橄欖油、亞麻籽油替代動物油脂,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減少油脂和鹽的攝入,儘量少吃外賣、預製加工菜和高油脂高熱量的食品等。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規定,食品配料表中含有反式脂肪,需要明確標示為「氫化」或「部分氫化」,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方便食品時,不要被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賣點蒙蔽,應該選擇配料表中不含「氫化」或「部分氫化」的產品,查看營養成分表中的脂肪、碳水、鈉等含量,儘量挑選不含人造奶油、酥皮油、代可可脂等成分的食品,減少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

宋旭岩表示,致胖和增加心血管患病機率的因素很多,高糖、高鹽、高油脂以及酒精的危害都不容忽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食用鹽不超過5g,但是很多方便食品中的鈉含量都不低,比如一包螺螄粉的鈉含量就達3.7g。」宋旭岩說,即便自己烹飪食材,也要低鹽低脂限糖,適量堅持運動,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工人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