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 | 雲南省芒市三台山鄉出冬瓜村幹部趙臘退:打響德昂族山寨招牌菜

鄉村幹部報 發佈 2023-05-29T01:10:01.113788+00:00

雲南省芒市三台山鄉,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5月14日中午11點,三台山鄉出冬瓜村「外賣騎手」趙臘退騎上摩托車,給村里幾家農家樂「送外賣」。德昂族是雲南9個「直過民族」之一,2019年4月,德昂族整族脫貧。在這個世代刀耕火種的山地民族裡,「外賣騎手」可是個新鮮職業。

雲南省芒市三台山鄉,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5月14日中午11點,三台山鄉出冬瓜村「外賣騎手」趙臘退騎上摩托車,給村里幾家農家樂「送外賣」。

德昂族是雲南9個「直過民族」之一,2019年4月,德昂族整族脫貧。在這個世代刀耕火種的山地民族裡,「外賣騎手」可是個新鮮職業。

不送外賣的時段,趙臘退要忙村裡的工作,他是村務監督委主任。為了帶動村民,他還經營了村里第一家德昂族風情民宿「上上居」。這家民宿在當地小有名氣,節假日常常爆滿,不少遊客訂不到位,只得分流到村里其他農家樂,但他們還是會下單讓「上上居」送外賣。「騎手」趙臘退就此上線。「很多人是奔著我們招牌菜『一碗紅燒肉』來的。有的吃了覺得好,還要打包一份帶走。今年五一期間,光紅燒肉就賣了400多單!」

下午2點多,送走中午最後一撥客人,終於可以休息一會的趙臘退疲倦的神情里難掩興奮,「如今的好日子,做夢都不敢想。」寨子地處山區,交通不便,距市區有40多分鐘車程,生產生活條件艱苦,趙臘退小時候一年吃不到一次肉,一年四季都是喝玉米粥,「早年別說遊客了,連山外的親戚都不肯來!」

趙臘退在烹製菜餚

山上的貧困,似乎像日出日落一樣恆定。「我要改變命運!」趙臘退暗暗發誓。但他的誓言在猛烈的山風面前很快就被吹跑了。因為窮,10歲才上學的他,即便成績很好,初中畢業時還是輟了學。進城修路拆房,到煉鐵廠上夜班,活重工資又低,把身體累垮了,兜兜轉轉回到寨子,邊當會計邊種玉米,年輕的趙臘退卻看不到未來。

從清湯寡水的一碗玉米粥到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趙臘退「摸著石頭過河」,走了很長的路。

轉機出現在2009年。那年,出冬瓜村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文化和發展夥伴框架」項目。年輕有文化又是村幹部,趙臘退被選為項目組的村級協調員,派到貴州、浙江、上海等地培訓,回來後,他對發展鄉村旅遊堅定了信心。

可在一個「直過民族」寨子裡搞旅遊,談何容易?德昂族住的是傳統「小吊腳樓」,人住二樓,豬牛「同居」在一樓,臭味熏天、蚊蟲滿屋。來客只能在火塘邊打地鋪。於是,趙臘退想著得先搞民宿,讓遊客能住下來。

要住人,先得給豬牛「搬家」。趙臘退向項目組申請了30萬元,在村子外圍建了一個養殖場,動員村民將豬牛集中飼養,大大提升了村莊人居環境衛生。「把自家房子騰出來搞民宿,民宿是什麼東西?」「是不是瞎折騰?」村民們都不敢「第一個吃螃蟹」。2018年,趙臘退掏光多年積蓄,開起了「上上居」。「要領著群眾干,先做給群眾看!」他的想法很樸實。

沒成想,「上上居」開業後很快就遭遇了「當頭一棒」。烹飪了一些德昂族菜餚,外來遊客吃不慣,「要留住遊客的人,先要抓住遊客的胃,我們的菜餚要有民族特色也要有大眾口味!」駐村幹部們幫他出主意,思來想去,「家常紅燒肉最合適!」

可寨子方圓幾十里地,就沒人會做紅燒肉。趙臘退的結對幹部魯志堅很會做菜,毛遂自薦當「教師」。

「名師出高徒,你學得咋樣?」記者好奇地問。趙臘退不好意思地擺擺手,「太難了,我是一看就會、一學就廢!」第一次學廚的經歷,讓趙臘退記憶深刻,「為了做好一碗肉,魯老師放了那麼多種調料,很奢侈!」

趙臘退最終交出來的「畢業作品」,連魯老師都不捧場。要麼煮的時間太長沒嚼勁,要麼翻炒不夠肉糊掉了。「一開始的幾十鍋都是殘次品,我們只好自己吃,都快吃吐了!」對打小很少吃肉的他來說,「吃肉吃到吐」的經歷,讓他既難忘又羞愧。

越挫越勇,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當一份上好的紅燒肉出爐時,趙臘退熱淚盈眶,「臘退現在是德昂族寨子裡紅燒肉燒得最好的!」鄉黨委書記尹新勇為趙臘退的進步而高興。

從一碗紅燒肉起步,趙臘退覺得自己打開了幸福世界的大門。作為村幹部,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帶領村民保護德昂族文化、一起走共富路。在他看來,村莊發展和燒紅燒肉是同理。「關鍵是要堅持。多炒幾鍋,總能端出美味的!」他舉辦美食培訓班,教大家做菜,村里這兩年陸續開辦了7家農家樂。他還當選了德宏州餐飲協會副會長,經常到周邊市縣鄉村授課,推廣德昂族美食。

德昂族是一個有著悠久種植茶樹和飲茶歷史的民族,被譽為「古老的茶農」。可德昂族酸茶過去一直「藏在深閨人未識」,趙臘退帶領村民改良酸茶製作技藝,助推德昂族茶文化成為「可以嚼著吃的一款茶」,2022年正式入選世界非遺,「我已經收了十幾個徒弟,他們一年光酸茶收入就超過10萬元,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美好願景。」

讓德昂族文化「好吃好喝還要好玩」,趙臘退配合村「兩委」,領著村民們組建織布房和水鼓舞表演隊,打造德昂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出冬瓜村近年來先後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趙臘退(右二)在招待外國遊客

「現在來我這的遊客,世界各地都有!」傍晚時分,趙臘退「大廚」身份又上線了。揮鏟顛勺、撒鹽點醋,一碗色澤紅亮的紅燒肉新鮮出鍋。

他邀請記者品嘗,記者夾起一塊,外焦里嫩,肥而不膩,唇齒留香,回味長久……在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記者看來,一碗看似普通、家常的紅燒肉,能孕育落地在一個曾經的直過民族、祖國西南邊陲的德昂族山寨里,頓時就顯得不那麼普通。其背後蘊含的是德昂族「一步跨千年」的奮鬥歷程,是山鄉巨變的蓬勃現狀,更是古老德昂族文化賡續傳承的美好憧憬。

「我們的日子會像這碗紅燒肉,越吃越香甜!」趙臘退樂呵呵說道。

灶膛里,火焰熊熊。鍋蓋掀開,香味四溢。

作 者 | 本報記者 聶偉 尹丹丹 本報通訊員 晏驚周

編 輯 | 劉瓊

微信公眾號版權說明

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微信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歡迎投稿

網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報紙投稿:xcgbbtg@163.com

報紙投圖:xcgbbtt@163.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