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不夠賣,電動車被搶光,勞斯萊斯、賓利為何越賣越好?

創業邦 發佈 2023-06-01T10:20:51.690767+00:00

創業邦(ID:ichuangyebang)原創作者丨潘磊編輯丨海腰題圖丨勞斯萊斯官網「What an easy job」。這是大約五六年前,一位據稱是勞斯萊斯委派到中國的一個市場人員,在參加活動時發出的感慨。「easy job」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創業邦(ID:ichuangyebang)原創

作者丨潘磊

編輯丨海腰

題圖丨勞斯萊斯官網

「What an easy job」。

這是大約五六年前,一位據稱是勞斯萊斯委派到中國的一個市場人員,在參加活動時發出的感慨。

「easy job」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即便是電氣化轉型這種急難愁盼,對於寶馬集團旗下的勞斯萊斯來說也輕而易舉。

比如勞斯萊斯第一款電動車「Spectre(閃靈)」,用戶現在下訂單,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提車。

勞斯萊斯「閃靈」

「這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這家超豪華品牌的CEO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Torsten Müller-Ötvös)說,「車還沒生產出來就賣光」不值得提倡,反而是糟糕生產計劃的體現。

在2022年,勞斯萊斯創紀錄地向用戶交付了6021台汽車,卻依然無法有效消化手中的訂單。

但對多數用戶來說,情況又有點不同——勞斯萊斯以定製出名,也是稀缺和延遲滿足的代名詞,所以並不介意等待12個月,甚至是15個月才能拿到車。

這讓勞斯萊斯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手中訂單足以支撐其完成從燃油車到電動車的切換,同時閃靈也接單接到手軟。

類似的還有隸屬於大眾汽車集團的賓利。

去年,賓利的銷量超過1.5萬台,創下歷史新高,利潤超過7億歐元。

賓利有一個名為「Beyond100」的商業戰略,不過要到2030年才搞全面電動化。

勞斯萊斯和賓利的這種超然會讓其他車企嫉妒得發瘋,因為它們位於食物鏈頂端,只服務「塔尖群體」,而且這個群體不介意這倆品牌是否有電動車,或者何時推出電動車。

另外一點,就是新冠疫情改變了很多事——對於勞斯萊斯或者賓利的潛在用戶來說,需要著力避免的一件事,就是人死了,錢還沒花完。

所以他們搶光了勞斯萊斯們的訂單。

賓利飛馳

富人越來越多,豪車越賣越好

超豪品牌幾乎都受益於疫情肆虐。

2022年,法拉利賣出了13221台新車,淨利潤9.4億歐元。

這讓法拉利很開心,大約5000名員工都拿到了大約1.35萬歐元的獎金。

法拉利(圖源:攝圖網)

這種事情同樣也發生在中國。

旗下有超豪華汽車經銷業務的「和諧汽車」發布的年報顯示,其旗下法拉利、賓利、勞斯萊斯在2022年的銷量分別增加了250%、14.1%及7.3%。

勞斯萊斯CEO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說,在疫情環境下,人們更願意花錢買豪車。

他具體表示,(勞斯萊斯的)消費者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短暫,需要及時「享受生活」。

只要涉及到享受生活,就離不開豪車,也是勞斯萊斯擅長乾的活。

但前提是能夠支付相應價格——全球蜂擁而至的訂單,已經把勞斯萊斯的銷售均價推高到了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79萬元),是十年前的1倍。

部分「幻影」車型的價格,甚至超過200萬歐元。

勞斯萊斯「幻影」(圖源:勞斯萊斯官網)

湊巧的是,疫情之下能購買超豪華品牌的客戶,也越來越多。

賓利CEO艾德恩·霍馬克(Adrian Hallmark)近期對《財經汽車》表示,年齡在30歲-40歲的富人數量增長,推升了豪車銷量。

「高淨值人群無論是數量還是他們擁有的財富量,都增加了。」霍馬克說,現在擁有超過100萬美元可支配資產的人數是20年前的3倍,達到了1800萬人。

這些平日車接車送,只在周末駕駛豪車出門的人,都是勞斯萊斯和賓利的潛在用戶。

在這其中,中國高淨值人群的增長速度最快。

2022年,賓利在中國銷售了3655台,占全部銷量的24%,僅次於美國的28%。

燃油車不夠賣,電動車被搶光

勞斯萊斯目前只有一款電動車在售,也就是那台「閃靈」。

這款車於2022年10月正式發布,搭載了各種先進技術,據稱是一款「油改電」產品,但不影響其受到追捧,中國起售價為575萬元。

在閃靈大獲成功後,勞斯萊斯也打算推出電動版庫里南、古斯特甚至是更頂級的「幻影」車型。

2030年,勞斯萊斯將把所有車型電動化。

按照CEO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的說法,勞斯萊斯是在收到「客戶多年來的大量需求」後,才推出了閃靈電動車——儘管其他燃油車也早已賣斷貨。

賓利方面,現在飛馳和添越可以提供混動版本(2.9升V6和3.0升V6插混)。

到2026年,賓利才可能推出第一款電動車,同樣也是卡在2030年全系電動化。

考慮到去年賣出了超過1.5萬台新車,顯然這種供不應求讓賓利無暇他顧,電動車只能靠邊站了。

但也許還有其他原因。

賓利CEO霍馬克說,因為隸屬於同一個汽車集團(大眾汽車),賓利能夠與奧迪、保時捷等「兄弟品牌」,共享創新技術。

反過來也可以這麼理解——賓利的電氣化,需要依賴於大眾汽車集團的電氣化水平。

前不久,大眾汽車解職旗下軟體公司「CARIAD」的多名高管,表明大眾自己在電氣化、尤其是軟體方面遭遇了不小的瓶頸。

公開資料顯示,因為研發進度延誤,導致奧迪、保時捷、大眾、賓利等多個品牌的新車推出節奏受到影響。

這揭示了賓利和勞斯萊斯的細微不同——賓利略略有一些躺平,想從自己的老闆,也就是大眾汽車那裡「等、靠、要」,勞斯萊斯則在十多年前就開始造電動車。

賓利添越(圖源:賓利官網)

想變成「藝術家」的人,買爆勞斯萊斯

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說,閃靈現在火了,但離不開兩款實驗車型「102EX」和「103EX」積累的經驗。

「102EX」基於勞斯萊斯「幻影」車型打造,推出於2011年,但因多個技術問題(充電需要20小時等),最終不了了之。

不過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的目的差不多都實現了。

他說,勞斯萊斯必須為用戶和品牌選擇一種合適的(動力)技術,他相信動力電池能為勞斯萊斯提供一次「可信的經驗」。

但在當時,他的這番表態,被解讀為是在擺脫對寶馬發動機的依賴。

後來他繼續推出概念車。

「103EX」於2016年亮相,以驚人的造型著稱,而且採用了無人駕駛技術。

這兩款車雖然都沒能量產,但提供的純電動、無人駕駛等概念,準確預言了汽車的智能化趨勢。

「閃靈」從「102EX」和「103EX」中獲得不少與產品有關的靈感,比如續航里程520公里(WLTP)——看上去不算驚艷,但對勞斯萊斯來說足夠了。

「我們了解了電池尺寸背後的正確邏輯,而不是冀望於在所有方面都做到第一。」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說,這是一種平衡,並且是由「用戶反饋驅動和設計」。

這揭示了勞斯萊斯的另一個賺錢秘密——定製。

「勞斯萊斯不是一個批量汽車製造商,定製是核心」。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說,年輕的中國消費者熱衷於這種定製,「他們想把自己變成藝術家」。

這種定製僅在去年,就為勞斯萊斯位於英國南部古德伍德的總部增加了超過150個工作崗位。

定製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和自己的用戶深度互動——這也是電氣化時代車企的特質。

「我沒說勞斯萊斯不會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托爾斯滕·穆勒-烏特弗斯在年初表示,但他「謹慎樂觀」地認為,2023年又是銷量強勁的一年。

賓利的情況也類似。

CEO霍馬克說,今年Q1接單量超預期,「又是一個豐收之年」。

他還表示,賓利甚至會和中國本土供應商合作,以滿足客戶在高科技領域的需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