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德國「時代轉折」,雷聲大雨點小?

環球網 發佈 2023-06-03T03:56:40.418358+00:00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昭東 穆明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雷聲大雨點小」「海市蜃樓」「慢動作」「 言行不一」——一些西方媒體和政治人士用這些詞來形容德國正在進行的「時代轉折(Zeitenwende)」改革。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昭東 穆明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雷聲大雨點小」「海市蜃樓」「慢動作」「 言行不一」——一些西方媒體和政治人士用這些詞來形容德國正在進行的「時代轉折(Zeitenwende)」改革。 一年前的2月27日,也就是俄烏衝突爆發3天後,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聯邦議院發表了被稱為「現代德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演講之一」。他表示,現在德國面臨「時代轉折」,承諾對德國的外交和國防政策進行全面改革。朔爾茨還宣布,經濟大國德國將成為一支真正的地緣政治力量。一年多來,德國在政策上做了哪些改變?它距離成為「真正的地緣政治力量」還有多遠?尚未出台國家安全戰略的德國,在戰略目標尚未明晰的情況下,其改革是否會迷失方向?

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全面改革

「時代轉折(Zeitenwende)」在德語中並非新詞。根據《杜登德語大辭典》,它是指「一個時代的終結和新時代的開端」。19世紀時,這個詞曾被德國人用來形容法國大革命。此後在兩次世界大戰和美國「9·11」事件期間,這個詞又多次見諸報端。2022年2月27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用這個詞來形容這個時代的「結構性轉變」,並承諾柏林將進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全面改革。

在去年2月的演講中,朔爾茨宣布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2%,並設立1000億歐元的特別國防基金用於聯邦國防軍的現代化建設。這是自1955年聯邦國防軍成立以來,德國安全政策的最大改變。鑑於歷史原因,德國在二戰後一直採取軍事克制政策,其國防開支在GDP中的占比從1963年的4.9%下降至2020年的1.4%,聯邦國防軍兵力從1990年的50萬人縮減至2022年的約26萬人。

2022年12月,朔爾茨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表題為《時代轉折——多極時代如何避免新冷戰》的署名文章,稱德國有意成為「歐洲安全的保障者」「歐盟內部的橋樑建設者」以及「全球問題多邊解決方案的倡導者」。這位德國總理還表示,將通過投資軍隊、加強歐洲國防工業、加強德國在北約東翼的軍事存在以及裝備烏克蘭的武裝力量,來維護歐洲安全。對於未來,朔爾茨則強調,歐洲必須繼續為自身安全承擔更大的責任,並且需要步調一致來建設其防禦能力。

在外交政策方面,朔爾茨表示,德國以及盟友面臨的最直接威脅來自俄羅斯。他認為,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和投資強大的夥伴關係和聯盟「這種做法值得稱讚」,但創造一個更加平衡和有彈性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也需要德國和歐洲發揮積極作用。對於中國,這位德國總理提到了自己2022年11月的中國行,表示德國會繼續與中國一道為兩國企業的合作創造機會。他強調,中國的崛起不是孤立中國的理由,也不是限制對華合作的藉口。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執行所長陳暘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朔爾茨提出「時代轉折」,是認為世界、歐洲和德國都需要變化,即世界走向多極化,以前歐洲一體化是為了解決內部爭鬥問題,未來更要應對外部影響,捍衛自身和平,而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德國也應該在安全防務、經濟、外交等方面進行調整。陳暘稱,在朔爾茨發表有關「時代轉折」的演講後,其他歐美國家媒體認為德國在政治上做了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即願意在西方聯盟中承擔更多責任,站在歐洲「最前線」來與俄羅斯劃清界限。

資金是防務「轉折」絆腳石

在提出「時代轉折」一年後,德國的國防政策以及軍事開支出現了哪些變化呢?有數據顯示,2022年德國的國防開支占GDP的1.44%。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導,德國今年的國防開支約為500億歐元,大約占GDP的1.6%。德國聯邦國防軍可能也很難像朔爾茨承諾的那樣,在2025年之前為北約徵集3萬名持續保持高度戰備狀態的士兵。

德國聯邦議院國防事務專員霍格爾今年3月提交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朔爾茨設置的1000億歐元特別國防基金中,300億歐元將被用於購買飛機、軍服等武器和裝備,包括在俄烏衝突爆發前訂購的價值130億歐元的戰鬥機和運輸直升機。此外,德國陸軍和海軍將分別獲得166億歐元和88億歐元資金,還有208億歐元將用於數位化領域。不過,這些錢還沒有下發。

「『時代轉折』一年後:德國成為烏克蘭重要後盾」,據「德國之聲」等媒體報導,朔爾茨去年2月曾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這是他提出「時代轉折」後,德國軍事政策的最大改變。最初,柏林只是向基輔提供了防護頭盔,之後又提供了、「豹」式坦克等重型武器裝備。2023年5月13日,德國宣布將向烏克蘭進一步提供價值超27億歐元的武器。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國政府內部很多人認為該國的「時代轉折」是成功的,它使得德國在防務、能源等領域變得更具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不過,德國一些政治人士、智庫和媒體不同意這種評價,它們認為過去一年多德國在防務方面「雷聲大雨點小」,僅購買了一些軍事裝備,聯邦國防軍的戰鬥力並沒有明顯提升。英美媒體對德國「轉折」的速度十分不滿。美國「政治新聞網」表示,華盛頓正慢慢意識到,德國的「時代轉折」只是海市蜃樓。英國《金融時報》稱,德國的「轉折」令人失望。

鄭春榮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資金將是德國在防務方面實現「轉折」的主要絆腳石。現在德國已經陷入技術性衰退。德國統計局今年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德國GDP環比下滑0.3%,這是德國GDP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此外,對俄制裁的反噬效應逐漸顯現,德國通脹嚴重,生活成本大增,民眾也越來越不滿政府深陷俄烏衝突泥潭,不斷舉行反戰遊行。

與俄「分道揚鑣」,對美依賴增加

在朔爾茨提出「時代轉折」後,德國對俄政策明顯轉向。在冷戰結束後,德國與俄羅斯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在能源領域。在俄烏衝突爆發前,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高達55%,石油依賴度高達42%。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曾表示,只有在俄羅斯的參與下,歐洲才能獲得持久和平。

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德國開始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據美聯社報導,德國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德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同比下降了99.8%。默克爾也因此前的對俄政策跌落神壇。現在德國和俄羅斯的雙邊關係已降至冰點,雙方還在近期加強了驅逐對方外交人員的行動。陳暘認為,德國和俄羅斯將來很有可能走向一個並行世界。

與俄羅斯「分道揚鑣」的德國,對美國以及北約的依賴在增加。朔爾茨所設的1000億歐元特別國防基金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來購買美國武器。2022年,德國還大量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陳暘介紹說,現在德國的大政方針緊跟美國,這一方面是由於美國的主動作為,拜登政府把拉住德國作為其歐洲政策的重心,另一方面也是客觀形勢所致,俄烏衝突讓德國對美國的安全依賴增加。此外,德國在「時代轉折」背景下希望作為歐洲的守護者,因此需要從美國那裡得到更多支持。

對華關係正處於「調試期」

制定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也是朔爾茨「時代轉折」的重中之重。德國外交部2022年3月曾舉行國家安全戰略討論會,擬議出台二戰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對歐洲的安全威脅、德國構建夥伴關係等作出安排。不過,截至目前,這份戰略仍未出台。據「德國之聲」報導,該戰略最早將於今年6月中旬完成,而三個執政黨在武器出口和網絡安全領域存在分歧。

同樣,德國的對華戰略也沒有出台。柏林中國問題學者維海爾姆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政府希望在「時代轉折」這一口號下通過對華戰略,重新定義與中國的關係。去年11月16日,德國《明鏡周刊》披露了由外交部牽頭起草的對華戰略文件,之後德國經濟部名為「內部中國政策指南」的機密文件也遭曝光。據德媒報導,德國外長貝爾伯克也在準備自己的對華戰略文件草案。

德國電視一台報導稱,目前政府內部關於對華戰略的爭議焦點主要包括台灣問題、哪些領域允許中國企業投資等。有分析稱,德國對華戰略遲遲出不了台主要原因有兩個,包括德國3個執政黨在對華政策方面有著強烈分歧,以及德國國內不同階層、不同團體在對華關係上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鄭春榮表示,朔爾茨及其領導的總理府既要保持中德之間的務實合作,又要強調雙方的競爭與制度對抗在加強,而綠黨主導的外交部和經濟部則傾向於對中國更加強硬。這兩派之間的角力一直在持續,這也是德國對華戰略一直難以出爐的原因。此外,德國商界一直反對與中國「脫鉤」。據德國《每日鏡報》報導,該國約有100 萬個工作崗位依賴於對中國的出口,超過5500家德國公司在中國活躍。中國市場對德國工業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減少和中國的交往,德國的經濟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陳暘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德國對華關係目前正處於調試期或過渡期,柏林一方面想享受跟中國經貿往來的紅利,另一方面又想在政治上和中國拉開距離,保持所謂的西方特色,所以德國對華採取所謂「去風險」策略,減少對中國的投資依賴,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繫。

柏林需要考慮的終極問題

和「時代轉折」相結合的是,德國希望在歐盟和世界範圍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改變先前「經濟強、政治弱」的整體形象。陳暘表示,德國是一個非常看重歐洲一體化的國家,如果崛起為「真正的地緣政治力量」,那麼柏林將會積極推動歐洲的防務合作,使得歐洲整體力量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霸權主義的負面作用,進而有利於維護世界多極秩序。不過,「地緣政治力量」只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德國戰略目標的選擇。鄭春榮認為,如果在政治和軍事上崛起後,德國進行更多域外介入,包括響應美國派遣更多軍艦到所謂「印太地區」巡航,那麼必定會加劇地區和世界的局勢緊張。

德國前中將、北約高級官員布勞斯在10分滿分的情況下,給政府「時代轉折」行動打出3到4分。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爾表示,聯邦政府進行的「時代轉折」是「時代慢動作」。德國政界以及軍界部分人士對聯邦政府「轉折」行動的不滿,從側面折射了轉變的難度。

據陳暘分析,在「轉折」的過程中,德國減少了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此舉長期勢必會推高生產成本,進而削弱經濟競爭力,這對德國來說是比較致命的傷害。經濟發展不行,又如何推動能源、數位化等領域的轉型?其次,美國對德國既用且防,德國的「轉折」能走多遠是個未知數,中東歐國家和法國對德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崛起也存在天然的恐懼,可能會有掣肘的小動作。最後,「地緣政治力量」只是工具,德國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和維護的體系是否符合世界發展潮流,這是德國需要考慮的終極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