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發布高溫預警了,今年哪天「入伏」,啥時候最熱?早看早了解

湘南老小子 發佈 2023-06-03T18:41:18.018920+00:00

進入6月份以後,明顯感覺到氣溫在飆升。近日在南方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持續的高溫熱浪天氣,並且不少地方的最高溫度也已經達到了40℃。因此在最近這幾天,很多地方陸續發布了高溫預警,估計不少網友也有收到了。像我的家鄉這幾天,幾乎每天手機上都會收到高溫預警。

進入6月份以後,明顯感覺到氣溫在飆升。近日在南方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持續的高溫熱浪天氣,並且不少地方的最高溫度也已經達到了40℃。

因此在最近這幾天,很多地方陸續發布了高溫預警,估計不少網友也有收到了。像我的家鄉這幾天,幾乎每天手機上都會收到高溫預警。另外在福建、四川、廣東、廣西、貴州、海南等地也是如此。


那如今才6月初多地就發出高溫預警了,今年哪天「入伏」呢?什麼時候最熱?三伏天一共有多少天呢?我們就一起來早點了解吧!

「三伏天」的計算方法

所謂「伏天」是我國民間對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的俗稱。這種說法最早起源於秦漢時期,當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認為夏季是屬火的,而庚是屬金的,而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那火克金,所以到了庚日,金必伏藏,因此這個期間也就稱之為「伏天」。

由於一年中共有三個伏天,因此也叫它「三伏天」。至於每年在什麼時候入伏,古人也是有研究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的。古人根據經驗和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是「夏至三庚數頭伏」,即夏至節氣後第三個「庚日」就入伏了。這個也對應了前面的五行相生相剋中的火克金。


至於什麼是「庚日」,這個對干支記年法有所了解的朋友們應該非常熟悉,古人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兩組合來記錄時間的。而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三伏天中也是有規定的,夏至節氣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也叫它」頭伏」,庚日是10天出現一次,所以初伏是10天。

而夏至節氣後第四個庚日是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具體看夏至節氣和立秋之間是幾個庚日,四個庚日則是10天,五個庚日是20天)。立秋節氣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也叫它「終伏」,一樣也是10天。

今年哪天才入伏?

由於一年是365天,而干支記年法又是60天一個循環,因此導致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而今年的夏至節氣是6月21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7月11日,因此這天就正式入伏了。而夏至和立秋節氣今年有五個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就有20天,從7月21日-8月9日。

由於立秋是在8月8日,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在8月10日,因此就是從這天進入末伏,十天以後就出伏了,意味著最難熬的三伏天就結束了。

至於一年中什麼時候最熱,這個也是有說法的,在很多南方地區老輩人就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是說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三九天期間,而最熱的時候就是「中伏」這段時間。而今年的中伏是在7月21日到8月9日。並且相比於往年而言,今年的中伏有20天哦,因此炎熱的持續時間更長,自然就更難熬哦。


但是在北方地區則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頭伏日頭二伏火,三伏烤得沒處躲。」認為在末伏期間是最熱的,這個期間往往是烤得人沒地方躲了。

有的地方還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秋後一伏就是指末伏,說明這個期間是非常熱的。由此可見,不同地方最熱的時候也是不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

而且就算三伏天結束了,日子未必就好過了。因為「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意思是說即便是立秋後出伏了,但也還有秋老虎在等著我們。


而且有一點大家要重視,那就是今年的極端氣候會頻發,根據目前的預測,2023年夏季即將形成的厄爾尼諾事件可能是中等及以上強度。

簡單來說,就是今年夏天整體會比去年更熱,同時要注意的是今年區域性乾旱、高溫熱害和階段性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發生風險較大,希望農民朋友要引起重視,及時關注天氣動向,早做準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