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有一個鄭家窩坡村,三百年歷史滄桑過

齊魯壹點 發佈 2023-06-04T10:59:08.324797+00:00

文|李培樂濟南市市中區興隆街道有個鄭家窩坡村,地處濟南市南部、距市區約15公里的青銅山下。該村四面環山,向北翻越大嶺就是歷城區港溝街道,往南翻越鐵嶺是錦繡川水庫,往西南翻越南嶺則是南部山區的仲宮街道,沿青銅山往西是斗母泉所在。

文|李培樂

濟南市市中區興隆街道有個鄭家窩坡村,地處濟南市南部、距市區約15公里的青銅山下。該村四面環山,向北翻越大嶺就是歷城區港溝街道,往南翻越鐵嶺是錦繡川水庫,往西南翻越南嶺則是南部山區的仲宮街道,沿青銅山往西是斗母泉所在。鄭家窩坡村是典型的山村,以前出村困難,現在有了新修的公路,可以直達濟南市二環南路高架橋。

搭起窩棚

開墾荒地

鄭家窩坡村何時建村,相關史料極少,遍查史志,在未公開發表的1982年《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地名志》第九輯中找到了簡略的記載:民國十五年(1926年)《續修歷城縣誌·地域考二》載:泉路鄉仙台二「鄭家窩坡」。

清代雍正年間,鄭姓人家由位於濟南東北的洪家園遷此定居,搭起窩棚開荒種地,故取村名「鄭家窩坡」。村中年長者也都證實祖先自洪家園遷居至此,與村里現在到處是石頭不同,鄭家窩坡村人的先祖到達這裡時,漫山遍野都是黃土。農耕社會的人們對土地充滿深情,先祖一眼相中這塊風水寶地,於是在地上挖坑,搭起窩棚,開墾荒地,紮根定居,世世代代生活於此。此地除了鄭家窩坡,還有王家窩坡和郭家窩坡,因此有「一溜窩坡」的說法。

鄭家窩坡村都是石板路

鄭家窩坡村坐北朝南,因山高谷深形成了獨特的山間小氣候。東西走向的山勢,阻擋了冬季寒風的侵入,所以村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避暑休閒的好去處。鄭家窩坡村有126戶,人口400多人。這裡的人以前過著農耕生活,農閒時有的做點小生意,販賣些山貨、雞蛋,或者到濟南幹些雜活。

村民的日子過得甚為安逸,當地有句順口溜:「茅草屋、石頭牆、木板門、紙糊窗、泥巴炕,夏天能隔熱、冬天能隔涼,腳走石板路、身穿粗布裝,喝的山泉水、吃的小雜糧,山果野菜有滋味,碧水藍天心寬敞,人活八十也不老……」

四姓村民

在此紮根

鄭家窩坡村只有過梁、李、鄭、劉四姓,其中梁姓只有一家人,如今也已經不在了。這家人何年何時遷居於此已無從考證,最後的梁姓村民是一個母親和她的兩個兒子,隨著他們的去世,梁姓在村中也消失了。

我國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地為姓,有的以國為姓。人們遷移的原因,或躲避戰亂,或逃避災荒,或是以前因逃避官府追捕而遷入深山野林。李姓遷入鄭家窩坡村,距今有二百七十多年歷史。據查證,李姓一支是在明初遷徙到河北棗強,再由棗強遷往長清,後由長清遷往大澗溝村。後來再由李秀攜妻帶子和獨生子李富貴,由大澗溝村遷來鄭家窩坡村,到2009年已傳至13代,共35戶,130口人。

鄭姓是以國為姓,起源於西周時期,周幽王即位後封鄭國,鄭桓公為春秋時期鄭國首位國君,也為鄭氏始祖。其中鄭佛保一支自南京過了長江,遷往長清和歷城的洪家園,族人分散於十個村莊定居。鄭家窩坡村的鄭姓是由洪家園遷來的,到2009年已有11代,有近三百年的歷史,鄭氏家族有38戶,140口人。

據《劉氏宗譜》所載:「推其本,實漢代之後裔也。上自兩晉,下迄明代,已有千餘歲矣,世遠而散居鄉間,乃遍海內皆有也。」民間也有「趙、錢、孫、李,遍地劉」之說,是不無道理的。鄭家窩坡村的劉氏族人由濟南市東全福莊遷居而來,到2009年已經傳承至14代,至今也有近三百年的歷史,當時村里劉氏有53戶,203口人,為村中第一大姓。

劉、李、鄭三姓人家先後遷到鄭家窩坡村後,都在屋前栽了一棵國槐,以示紮根於此,帶著根深葉茂、家族興旺的美好寄託。劉姓人家的國槐在南台、李姓人家的在李兆儒院內,鄭姓人家的在鄭吉平院內。目前,這三棵古國槐已被濟南市園林部門掛牌記錄文物檔案,加以保護。

鄭家窩坡村三大姓氏的村民,在這裡共同勞作、共同生活,繁衍生息。他們經過艱辛勞動,劈山開路、建房、鑿井、壘石造田,三大姓氏之間的關係是團結友好、彼此依存的,三姓之間互相通婚聯姻,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親情網絡。

滿村石房

一口古井

自清朝到民國,鄭家窩坡村一直隸屬濟南歷城縣,新中國成立後隸屬於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2007年5月,十六里河鎮撤銷,分設十六里河街道和興隆街道,鄭家窩坡村劃歸到興隆街道辦事處。

整個村落在東西走向的山溝里,以前山路不足兩米寬,所有的農作物都是靠村民肩膀挑。所以村里家家戶戶都有扁擔,山地里種的糧食還得手提肩扛。以前由於土地較為貧瘠,且水源不足,村民只能靠天吃飯。現在村里以種植小麥、小米、玉米、黃豆和地瓜為主,是典型的農耕村莊。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鄭家窩坡村在發展草藥種植以及相關產業,還養殖螞蚱,一時間也成為媒體報導的典型。

鄭家窩坡村歷史悠久,村莊依山而建,房屋由就地取材的石塊堆砌而成,現在還存有晚清、民國、新中國成立初期、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的不同時期建築,建築風格有著顯著的時代烙印。因建設年代不同而迥異的建築材料及砌築方式,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建築空間格局的變化,則體現了村民不斷提高的生活、生產需求。村里那碩大的石板路歷經風雨,依然承擔著通行的功能。

村民在這裡定居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水源。鄭家窩坡村村口有一口古井,水非常甘甜,村里人稱為東井。在這口井的旁邊,有一塊石碑,此前這塊石碑就鋪在井旁邊的地上,現在已豎立在東井旁邊,石碑的中間有鑿痕,一些字跡因為年代久遠無法看清。但是從殘留的文字看,這應該是一塊功德碑,上邊記述了鄭家窩坡村的首領和周邊村的首領打井的事情,落款的時間為「大清道光八年四月」,這樣推算下來這口井也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了。

井口石上被繩勒出的深槽溝,也能佐證它的歷史。這口井水質甘洌、清涼,特別是在炎夏,喝上幾口井水,頓時會覺得暑氣消盡、清涼透心。據村民講,這口井原是一個泉眼,以前人們用繩子系上小桶就可以提上水來,後來附近的村為解決共同的吃水難題,村民集資籌糧開鑿,經過三四年的施工,終於打出了這口井。據村里老人們講,當時人們點燃麻油燈照明,分黑白班,晝夜不停地開鑿,當鑿到井下時,因積水施工困難,下井幹活的人每鑿下一升碎石,就可以換回一升小米的報酬,最終井開鑿成功。泉水從地層深處的裂縫中流出來,每到雨季從井口噴涌而出,翻滾著雪白的浪花。

在過去經常乾旱的年代裡,前來等水的每天都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個木頭轆轤不分晝夜地轉動。為了排隊挨號,人們想出了在水桶上穿繩的辦法,就是打水人把自己的水桶從繩子這端穿上,當你的水桶順著繩子移動到那端時,就輪到你打水了。對這口井的管理也形成了不成文字的制度,村民按照值日順序,輪流把井上的轆轤扛回家,第二天再安上,另外還用一個寫著姓名的木牌相互傳遞。

鄭家窩坡村的東井

東井往東還有幾處泉水,如瓮泉子,是因為泉水像從瓮中流出而得名,還有灰泉子,是因為用石頭猛擊泉眼,會有灰渣樣的東西流出,還有一個咋呼泉,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泉水流下的聲音很大。

神奇傳說

過往記憶

鄭家窩坡村南嶺谷深,山崖陡峭,在東西兩崖各有一個山洞,兩洞遙遙相對,過去村里曾流傳著二郎神擔山趕太陽的傳說。在這個傳說中,玉皇大帝看到這裡到處都是山,影響了人們的出行、生產和生活,於是就派二郎神下凡把山搬走。二郎神就用扁擔的尖頭插了兩座山挑到肩上,想在天黑之前擔走它。二郎神挑著兩座大山向西追著太陽走,以為這樣天就不會黑了,他不知擔了多久,追著太陽走了多遠,二郎神實在擔不動這兩座沉重的大山了,就放下歇息一下,再起來擔時,卻再也擔不起來了,二郎神只能拔出扁擔離去。兩崖上就留下了兩個深深的扁擔孔,根據當地傳說,海拔700多米的青銅山就是這樣由二郎神擔來的。

鄭家窩坡村山路崎嶇,但它是由濟南通往泰安一帶的捷徑,曾有過客商忙碌穿梭的景象。在過去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裡,泰山一帶的山貨,如蠶絲、栗子、木炭、黃麻、生薑、藥材等,就是客商用肩挑牲口馱著到濟南,再換回食鹽、布匹、茶葉、調料等生活用品。經過這裡的客商無論白天黑夜都絡繹不絕,長長的石板路被他們的腳磨得溜光。至今在小鐵嶺的南面還保留著一段之字形的盤山路,充分印證著這條山路曾有過的輝煌。鄭家窩坡村村民劉中良以前曾開過飯店,接待過往客商。從鄭家窩坡往西,各村都有飯店或者旅店,他們的生意也很紅火。

鄭家窩坡村東廟子,也曾是遠近皆知的廟子集,以前專門交易牲畜、糧食,北至濟陽、齊河、南至泰安的牲口,都集中在這裡交易,每逢十五天一個集,「經濟人」(買賣方的中間人)忙得不亦樂乎。有時一個集成交量達幾十頭甚至近百頭。石板路旁的飯攤、瓜果攤的叫賣聲好不熱鬧。這裡的山貨也很有名氣,如青銅山的山羊絨,毛細長,保暖好,是搶手貨。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