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調節生物鐘的細胞器,與中醫時令養生異曲同工

朱蕭俊說健康 發佈 2023-06-05T22:35:37.427501+00:00

據媒體報導,近日,我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在人體晝夜節律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原創性突破。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SCN)神經元的初級纖毛,是調控機體節律的細胞器,並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了人體生物鐘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據媒體報導,近日,我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在人體晝夜節律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原創性突破。

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SCN)神經元的初級纖毛,是調控機體節律的細胞器,並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了人體生物鐘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該實驗證實,人體大腦視交叉神經上核區域,是晝夜節律的指揮中樞,也就是我們常稱為的「生物鐘」,其神經元的初級纖毛,就像「天線」一樣,每晝夜(即24小時)伸縮一次,如同指針一樣,通過它可實現對機體節律的調整和時差的調節。

非常巧合的是,在傳統的中醫文化領域中,也有一種「時令養生」的學說,這個學說的理論基礎,與現代醫學所稱的「生物鐘」或者「晝夜節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傳統中醫認為,我們身體裡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晝夜時間變化,在我們全身經脈中間起伏流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醫把這種經氣的變化,與每個時辰一一對應起來,最終歸納總結出一整套「時令養生」與「時令用藥」擔任學說理論。

例如,該學說認為子時,即子夜11到凌晨1點,是膽經需要修復的時間,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即睡覺休息的時間,因為中醫認為人體內有許多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因此子時入睡,可以確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又如,該學說認為卯時,即早晨5點到7點,是大腸經需要修復的時間,所以中醫時令養生建議我們要養成早起的好習慣,不要有貪睡的壞習慣;並且建議每天晨起以後,可以活動四肢筋,進行一些適當運動,例如打打太極拳等,對腸道功能的修復非常有益。

再如,該學說認為酉時,即午後5點到7點,是腎經需要修復的時間,尤其對於腎虛的人來說,這是補腎的時辰,所以中醫時令養生建議,老年人晚飯應當吃少一些,吃清淡一些,避免增加腎臟負擔,干擾了腎經的修復。

由此可見,中醫的「時令養生」理論,與現代醫學的「生物鐘」概念,它們的核心都是建議我們的晝夜節律,應當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總結:從傳統中醫時令養生的學說思想,到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人體大腦存在的調節晝夜節律的細胞器,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應當繼承發展。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資訊;如果我說的,正是您所想的,請關注、點讚、轉發、分享、收藏朱蕭俊說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