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六股尖的一滴水,流經新安江匯入千島湖 長三角攜手共護一方碧水藍天

大皖新聞 發佈 2023-06-07T00:58:49.868739+00:00

大皖新聞訊長三角地緣相鄰、水氣相連,生態環境問題休戚相關。近年來,隨著安徽全省域進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長三角三省一市四手聯彈、積極作為,不斷強化區域污染協同治理和聯防聯控,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2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0%,PM2.

大皖新聞訊長三角地緣相鄰、水氣相連,生態環境問題休戚相關。近年來,隨著安徽全省域進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長三角三省一市四手聯彈、積極作為,不斷強化區域污染協同治理和聯防聯控,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2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0%,PM2.5平均濃度繼續保持在31微克/立方米,較2018年下降26.2%,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把脈」空氣品質

對於許多人來說,查詢全省空氣品質預報已成為一種習慣,而這些信息的背後,離不開我省空氣品質預報人員的分析、研判。程龍是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報員,作為空氣品質污染預警的「吹哨人」,每天他都要做出安徽空氣品質預報信息,並將這一結果上傳到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以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2014年年底,程龍成為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一名預報員,那時候,安徽剛開始參與長三角的空氣品質預報預警工作。有對標才有進步,近年來,安徽積極融入和構建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工作運行機制,配合長三角地區兄弟省市開展了多項重大活動的空氣品質保障工作,得到了生態環境部和兄弟省市的充分肯定。特別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聯保共治進入了「快車道」,作為長三角的一員,安徽積極參與長三角區域聯防聯控,空氣品質預報預警水平不斷提升。

從新安江到「心安江」

在助力藍天保衛戰的同時,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也為打好碧水保衛戰做出貢獻。

長三角三省一市山水相連、河湖相通。來自大別山六股尖的一滴水,匯成清澈的新安江,最終形成千島湖。2012年,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安徽、浙江落地,成為全國生態補償「"先行者」"。

近年來,皖、浙兩省先後出台了《千島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關於新安江流域跨界環境污染糾紛處置和應急聯動工作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建立了新安江流域上下游互訪協商機制,逐步形成水環境保護合力。試點啟動以來,安徽新安江流域累計獲得補償資金67.5億元,撬動新安江流域治理累計投資超過200億元,新安江流域出境水質總體為優並穩定向好,下游千島湖水質實現同步改善,營養指數由中營養轉變為貧營養。

在安徽、浙江兩省的共同努力下,三輪試點接續開展並取得豐碩成果。安徽不斷推廣「新安江經驗」,「新安江模式」在全國18個省份、13個流域複製推廣,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制度的重大創新。與此同時,先後建立健全皖蘇滁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全省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有力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目前,新安江生態補償試點已升級為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相關工作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標誌著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將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有機統一。

從生態改善到產業協同

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只是共建綠色美麗長三角的一個縮影,如今,共抓長江大保護、開展「十年禁漁」跨區域聯合執法等跨區域協作已成為常態。

江蘇、安徽簽署《蘇皖共同建立「2+12」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工作備忘錄》,深入推進蘇皖兩省交界地區12個城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為了留住「長江的微笑」長江江豚,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和安徽省馬鞍山市協同制定《關於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健全完善上下游、左右岸、跨地區、跨部門協同保護制度,共同推動長江江豚全生命周期聯動保護……三省一市合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生態美,則產業興。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逐漸深入,區域間產業協作也初見成效。

黃山將「新安江模式」從「生態共保」延伸到「產業共興」,杭州、黃山兩市共同推出世界遺產游,積極融入「山盟海誓」「萬里茶道」等國際精品路線,推動新安江—千島湖皖浙省際航線入選交通部國內水路旅遊客運精品航線試點。滁州市南譙區與南京市浦口區「牽手」,以滁河為軸,圍繞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產業協同、社會治理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打造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綠色發展樣板區、寧滁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示範區、蘇皖跨界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一體化發展為契機,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加快協同發展,昔日的「發展窪地」正在經歷一場跨界融合的美麗「蝶變」。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張思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