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連這都敏感到秒上熱搜了

老徐的觀點 發佈 2023-06-07T19:28:04.378086+00:00

我是老徐。冒死聊下最近的裁員話題。周末馬化騰有個截圖火了一下,他轉發了一篇關於裁員的文章到群里,附上一段話。大概表達的也是希望收緊下戰線,少點人。其實截圖的內容也沒啥,但很尷尬的是很快上熱搜,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是敏感到發出感慨:難道騰訊也要裁員了嗎?

我是老徐。


冒死聊下最近的裁員話題。


周末馬化騰有個截圖火了一下,他轉發了一篇關於裁員的文章到群里,附上一段話。


大概表達的也是希望收緊下戰線,少點人。



其實截圖的內容也沒啥,但很尷尬的是很快上熱搜,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是敏感到發出感慨:難道騰訊也要裁員了嗎?


畢竟,阿里前陣子才因為裁員上了一次熱搜,搞得阿里的公關連夜出來闢謠,說他們沒有裁員25%那麼誇張,只裁了7%。


但本質還是在裁員。


騰訊這次也很快,他們的公關總監張軍在朋友圈回應,小馬哥這個不是對內部說的,是跟外部投資公司高管的群聊。


本意是給他們一些忠告,不知道誰把它越傳越邪乎。


為此,老徐我去查了下騰訊公布的財報,他們還是少了不少人。


23年的數據還沒出來,我看了下22年的他們正式員工是61328人,這個數字在21年是68226人。


相比減少將近7000人。


不多,但也不算少。


而比起裁員,有個問題其實更嚴峻,那就是就業率。


很快這一批應屆大學生就要畢業了,如何解決他們的就業也成為了各地政府的難題,這幾天陸續有看到地方表態,將不惜一切代價保就業。


官方會努力嗎?這個毋庸置疑,但難度也是真的大啊。


因為光靠國企、體制內的崗位能解決的始終有限,別忘了,他們的流失率也低,這意味著只有不斷創造新的崗位才能招納更多人。


但問題是,招人不要錢嗎?


老徐我這幾個月深入跟一些國企高管朋友聊過這個話題,他們透露,確實也接到了不少指標要求,但壓力也大。


別看國企背靠國家,人家也是有盈利要求。


不達標,負責人先扣分,仕途也沒了;所以是既要完全業績要求,又要完成上面分配下來的任務。


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壓力,但這也是我們的制度優勢。


國家嘛,兜底。


但解決就業大盤,其實更多是靠民營經濟,這是中國的現實,也是跟西方國家不太一樣的點。


我們有無數的小公司,他們僱傭著幾個十幾個人,卻搞定了大部分的就業崗位,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民營經濟的盤,讓他們賺到錢,敢招人。


靠國企,真解決不了多少崗位。


那怎麼辦呢?靠樓市嗎?


周五,外媒一則新聞引爆股市,據彭博社披露,後面監管會有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出台,包括降低首付比例,一線城市購房門檻之類。


消息一出,股市先行,地產股紛紛漲了一波。


眼下大家太需要這樣的刺激了。


以吳曉波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只有求房地產才能救內需,才能讓經濟活起來。


他的理由是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眼下的困難更多是樓市低迷導致。


房子賣不出去,上下游產業全部歇菜,地方也沒辦法賣地,財政也沒錢,進而政府能投資的項目全部暫緩,再到最後就影響了整體的消費市場。


惡性循環。


他說的也沒錯,但卻忽略了一點。


現在很多房子都失去了金融屬性,只有居住屬性,老百姓會去買房嗎?


也會。


只要有錢,誰不想換成更大的房子去住,誰不想住豪宅,住別墅呢?


但問題是,沒錢啊。


以老徐我們在廣州樓市前線觀察的數據,現在廣州二手房掛牌量有18萬套,達到歷史新高;


如果繼續增加下去,接下來會陷入新的尷尬局面 :新房也賣不出去。


因為置換道路被堵死了,只靠首套剛需,在眼下這個節點,只有豪宅才能有神話,其他的都涼了;


但問題是廣州開發到現在,能符合豪宅的地也沒多少了,總不能把珠江給填了吧....


相同的局面,在全國發生著。


現在你知道為啥失業會跟樓市、經濟乃至周期不斷扯上關係了吧,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從來都是牽一髮動全身,沒有個體可言。


蝴蝶效應,在經濟上是非常明顯的。


眼下確實是很難,但是,縱觀歷史類似的場景我們經歷過兩次,每次安穩度過後又騰飛出新的高峰。


現在條件好了很多,老徐認為我們需要的時間會更短,而熬過後會達到一個更高的緯度。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


這是老徐我的人生信條,我討厭只有無意義的悲觀和嘆息,我深信只有失敗者才永遠在後悔,在討伐。


當然,我們不要滿目樂觀,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切的邏輯,更要審時度勢。


但我相信當大多數人在悲觀,在抱怨,甚至在逃離時,也許正是一些機會的出現。


瞄準賽道,做好蟄伏,等待合適的時間一招出手。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次,就足以改變階層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