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也是在防癌!最新《自然》發現紫外線還可誘發白血病

康德科學 發佈 2023-06-08T12:51:51.230183+00:00

點擊關注不迷路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夏天到了,陽光一天比一天炙熱,防曬這件事情是時候提上日程了。很多人或許以為防曬只是為了美,其實不然。

點擊關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

夏天到了,陽光一天比一天炙熱,防曬這件事情是時候提上日程了。很多人或許以為防曬只是為了美,其實不然。過強的紫外線,不僅會給我們造成「面子」問題——皮膚變黑、長曬斑、加速皺紋,以及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實際上紫外線甚至會造成「骨子裡」的傷害

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剛剛上線的一篇研究論文就發現,紫外線的危害能影響到骨髓中的細胞,最終成為一種急性白血病的推手

癌症不是一下子出現的,許多腫瘤的發生與發展需要漫長的過程,起初可能只是某一個部位出現了癌前細胞(premalignant cells),而某些環境壓力會促使其中攜帶特定突變的某個細胞加強生長,經過克隆性擴增進一步轉變為癌細胞並導致疾病擴散。

在這項新研究中,來自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哈佛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重點關注了紫外線這一因素如何誘發癌前細胞發生惡性轉變

他們利用全基因組測序、單細胞轉錄組學等一系列基因組學分析方法檢查了16名患者的癌症發展過程。這些患者均患有一種名為母細胞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簡稱BPDCN)的罕見白血病。

BPDCN是一種侵襲性腫瘤,惡變於未成熟的免疫細胞——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常常通過皮膚上出現的惡性細胞來診斷,有時也會累及骨髓,最終發展成全身性疾病。

▲典型的BPDCN患者,皮膚腫瘤中有惡性細胞的浸潤,骨髓可能造血功能正常,也可能被惡性細胞侵染(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這些患者的皮膚中都檢查出了病變細胞,但只有一部分顯示累及骨髓,不過研究人員的分析結果顯示,BPDCN其實源於骨髓,來自骨髓中的克隆性造血前體細胞

克隆性造血並不會立刻引發血液疾病症狀,卻是白血病的重要伏筆。這項研究發現,癌前細胞從骨髓移動到皮膚,最終發展成皮膚上的惡性細胞,紫外線在疾病發展階段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他們觀察到,患者皮膚上的腫瘤最先發生在那些經常被曬的部位(例如頭頂),並且這些腫瘤帶有因紫外線輻射誘發產生的新突變。腫瘤系統發育重建結果顯示,紫外線損傷發生於癌前細胞惡性轉變之前

作為一種免疫細胞,pDC細胞在皮膚傷口癒合、抗病毒、曬傷等過程中會移動到皮膚損傷處。和其他細胞一樣,正常的pDC對紫外線誘導的死亡非常敏感。可對於BPDCN患者來說,作為癌前細胞的pDC通常在TET22基因上有一個突變,使它們接觸到紫外線後可以繼續存活。然而與此同時,這些細胞也會在紫外線輻射的誘導下獲得了與惡性腫瘤相關的新突變,比如CDK2NARAS突變。最終,攜帶了更多突變的惡性細胞出現,並且還能繼續擴散,包括回到骨髓。

綜合這些結果來看,癌前細胞在皮膚中受紫外線輻射的影響是BPDCN腫瘤發病的重要環節。雖然BPDCN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白血病,但研究作者在論文中也提到,血液系統癌前細胞如何受紫外線影響而發生早期演變的模型,或許也適用於一些其他類型的白血病。



參考資料:

[1] Gabriel K. Griffin et al., (2023) Ultraviolet radiation shapes dendritic cell leukaemia transformation in the skin. Nature.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156-8

[2] Elli Papaemmanuil (2023) Ultraviolet light affects cancer evolution. Nature.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3-01815-2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