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車正式終止中國本地生產,弱勢合資品牌徹底邊緣化

界面新聞 發佈 2023-10-25T16:32:52.278017+00:00

界面新聞記者|劉嘉欣界面新聞編輯|陳小同流傳已久的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市場傳聞迎來終局。10月24日,三菱汽車公司宣布,推進廣汽三菱汽車中國業務的結構性改革。三菱品牌汽車在中國的本地生產將終止。廣汽集團同日發布公告稱,擬對廣汽三菱、廣汽三菱汽車銷售公司實施股權調整等重組事項。

界面新聞記者|劉嘉欣

界面新聞編輯|陳小同

流傳已久的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市場傳聞迎來終局。

10月24日,三菱汽車公司宣布,推進中國業務的結構性改革。三菱品牌汽車在中國的本地生產將終止。

廣汽集團同日發布公告稱,擬對廣汽三菱、廣汽三菱汽車銷售公司實施股權調整等重組事項。重組完成後,廣汽三菱將成為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則將利用廣汽三菱工廠實現增產擴能,計劃2024年6月實現量產。

惠譽評級中國企業研究董事楊菁對界面新聞表示,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加速,部分在燃油車時代已現弱勢的合資汽車公司進一步被邊緣化,選擇不再加碼中國市場、退出激烈競爭。

「他們原有產能被中方合資股東收購,用以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產能擴張,這也是目前中國汽車市場中不同品牌陣營間此消彼長的一個縮影。」

「三菱退出中國」的相關話題已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今年3月,位於湖南長沙的廣汽三菱工廠就被曝停產,9月日本媒體開始報導「三菱汽車將停止在華生產」的消息。

廣汽三菱成立於2012年,由廣汽集團、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三方合資經營,三方分別占50%、30%和20%股權,合作年限30年。

廣汽三菱退出中國市場也在意料之中,從銷量上來看,廣汽三菱在燃油車時代取得一定成績,但近幾年隨著國內市場新能源轉型的趨勢變化,其勢頭逐漸下滑至低谷。

2018年,廣汽三菱整年銷量達到14.4萬輛,同比增長23%,遠超當年整體市場增長率。彼時其主銷車型歐藍德深受消費者青睞,當年銷量高達10.56萬輛,幾乎相當於整個品牌全年銷量。

但從2019年開始,廣汽三菱銷量便出現持續下滑,至2022年,廣汽三菱銷量下滑到僅為3.36萬輛。今年上半年,廣汽三菱累計銷量為1.2萬輛。

在當前中國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升級階段,廣汽三菱仍然對單一產品燃油車過度依賴,未能及時推出新能源產品、調整在華戰略決策,導致其品牌在行業中迅速失去競爭力。

目前廣汽三菱在售車型包括全新歐藍德、新勁炫、奕歌,和阿圖柯。其中前三款均為燃油車,新能源車型僅阿圖柯一款,而且該車使用廣汽集團內部埃安品牌的純電平台,但價格高於埃安,在同類產品中沒有競爭優勢。

在銷量不斷下跌的同時,廣汽三菱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廣汽集團上述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3月31日,廣汽三菱經審計總資產為41.98億元、總負債為56.13億元、淨資產為-14.14 億元,已陷入資不抵債。

隨著廣汽三菱的重組,老車主的售後服務也成為外界關注的話題。界面新聞記者撥打上海三菱經銷商4S店電話,未能接通。而位於上海浦東的廣汽三菱維修中心則表示,未來會正常提供廣汽三菱及三菱進口車輛的維修服務,不會發生變化。

據悉,廣汽三菱汽車銷售公司將由廣汽集團與三菱汽車、三菱商事共同持股,持續為廣汽三菱車主提供備件和售後服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