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為什麼一頭高一頭低,一頭大一頭小?裡面暗藏了什麼玄機?

有畫說藝 發佈 2023-10-29T18:45:32.525896+00:00

中國有句老話——見棺發財,紫氣東來!在中國人的傳統印象里,凡是和「死亡」有關的東西,一般都覺得很晦氣,但唯獨棺材,卻被視為吉祥物。棺材,又稱壽枋,因為棺字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所以棺材歷來有長壽和升官發財的寓意。

中國有句老話——見棺發財,紫氣東來!在中國人的傳統印象里,凡是和「死亡」有關的東西,一般都覺得很晦氣,但唯獨棺材,卻被視為吉祥物。

棺材,又稱壽枋,因為棺字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所以棺材歷來有長壽和升官發財的寓意。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傳統老式棺材的形狀,都是一頭高一頭低,一頭大一頭小呢?這樣的設計有什麼講究,裡面又暗藏了什麼玄機呢?

其實,棺材的形狀並不是隨意設計的,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從古至今,棺材的形狀都遵循了一定的規則和原則,反映了古人對生死、天地、陰陽等方面的思想和信仰。

棺材最早出現在上古時期,當時人類還沒有發明文字,也沒有形成完整的社會制度。人們死後,通常就會被埋在土裡或者丟在山林里,任由野獸啃食或者風雨侵蝕。這樣做不僅對死者不敬,也容易因屍體腐爛暴露而引發瘟疫。

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開始對自然界產生了敬畏和好奇,也開始對死亡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像,他們希望死者能夠入土為安,同時也希望逝者的在天之靈能庇佑尚在人世的親人。

於是,人們開始用樹木或者竹子等材料製作出簡陋的棺槨,用於安放逝者的遺體,並為其舉辦葬禮。據說,最早發明棺槨的是上古時期的黃帝軒轅。《資治通鑑》記載:「棺槨之作,自黃帝始。」但據考古發現,最早出現在西安半坡遺址中的棺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00年左右。也就是說,棺槨出現的時間比黃帝還要早2000年左右。

那麼,最初的棺槨是什麼樣子呢?考古發現,最早期的棺材是由樹幹挖空而成的圓柱狀,這種棺槨雖然簡單粗糙,但卻符合了當時人們對天地自然的觀念。因為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所以用圓形的樹幹來製作棺槨,就是為了讓逝者的靈魂能夠回歸天地自然。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於棺槨的形狀、材質、裝飾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講究和差別。比如,富貴人家會用上好的松木、楠木等來製作,而窮苦人家只能用普通的杉木,身份顯赫的還會在棺槨上雕刻各種紋飾圖案,以彰顯身份和地位,而窮苦人家的棺槨則只能簡單塗抹一層漆或者泥土,以防止腐爛和蟲蛀。

不過,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姓,他們的棺槨都遵循了一個共同的原則,那就是一頭大一頭小,一頭高一頭低。這樣的原則有什麼意義和作用呢?


首先從傳統的陰陽觀念來看,古人認為萬物都是由陰陽組成,死亡也是陰陽之道的一種表現,人生命的消逝,就是從陽世進入陰間,所以,死者的棺槨也要符合陰陽之道,於是,古人將棺槨設計成一頭大一頭小的形狀,大頭代表陽,小頭代表陰,與此來契合陰陽調和的理念。

而一頭大一頭小的設計,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符合人體的自然形態,肩膀寬、雙腳窄,一頭大一頭小,這樣就能很好地保護和固定遺體。那麼按照民間傳統的說法,說高的這頭代表山,低的這頭代表水,山代表的是靠山,水,代表的是財富,寓意保佑逝者的後人既有靠山又有財富,這是一種非常樸素和美好的願望。

其次,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古人將棺槨設計成一頭高一頭低的形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了排水和防腐。古代基本都採用土葬的方式,將棺槨埋入地下。如果棺槨的頂部是平坦的狀態,那麼雨水就會積聚並滲透,很快就會導致棺槨受損。

所以除了一頭高一頭低的設計之外,古人還會對棺槨進行很多防潮防腐的處理,以儘量延長棺材的使用壽命。最後,這樣的設計也是古人「事死如生」思想的體現,棺材頂部一高一低,就像現實生活中的屋頂,能讓逝者在另外一個世界繼續有家的感受。總之,這些精巧的設計,都體現了古人對死亡的敬畏和祝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