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這些人,建了一座「海底世界」

三峽晚報 發佈 2023-10-31T23:30:46.518298+00:00

這是三文魚,還是金槍魚?我看像石斑魚;明明是比目魚!猇亭區雞山社區,有一處名為「海底世界」的牆體,引來居民們駐足留影。很少有人知道,這面牆體畫,是由社區一群業餘畫手通力協作而成。海底世界10月12日,記者來到猇亭區雞山社區,來到網紅地「背山面海」牆前。

這是三文魚,還是金槍魚?我看像石斑魚;明明是比目魚!

猇亭區雞山社區,有一處名為「海底世界」的牆體,引來居民們駐足留影。很少有人知道,這面牆體畫,是由社區一群業餘畫手通力協作而成。

海底世界

10月12日,記者來到猇亭區雞山社區,來到網紅地「背山面海」牆前。這裡,海天渾茫,水波不興;這裡,游魚數尾,藻影一片,海景美妙。

這裡是魚兒的世界,有紅,有黃,有綠;有大,有小;有比目魚,也有大章魚;有的排成一線,有的組成一方。

這裡蔚藍一片,光輝燦爛,似濃似淡的海洋氣息,淡藍的雲層上浮現一團澄澈。

這裡海溝信美,這裡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青之藻。

這裡是魚兒的世界,純然真我,魚兒暢遊其間,天藍色的生命氣息匯聚於此,做著夏天的夢。

緣由:安全、美觀

奇妙的海底世界是如何產生的?在海底世界遊覽的同時,雞山社區黨委書記馮金華講述起海景牆背後的故事。

「這裡曾經是一排水泥羅馬柱,外面是菜市場,小區居民經常翻越去買菜,陌生人也從這裡頻繁進出,但下面是個堡坎,稍不留神就會跌下去,存在安全隱患。」

後來,相關部門出面將圍牆改為實心牆,安全是守護了,但一堵白牆立在這裡,居民們都說怪怪的。

於是,社區號召居民一起動手,在牆上繪出漂亮的圖案。應該畫什麼?社區在居民中廣徵意見。

社區居民楊亞是美術生,她建議文化牆能否以「大海」為主題,因為大海代表著治癒。社區有很多兒童,牆面以卡通風格為主,海洋生物在大海的懷抱里自由遨遊,悠然自得,多麼愜意。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確定就以海洋為主題。

過程:「社區能人」上場

社區買來塗料,剛高考完的准大學生宋軒棲前來為牆壁勾勒出魚兒和海藻的圖案。

社區居民王俊傑負責調色,楊亞和楊盼盼、石小雨等人來上色,胡晶晶告訴他們哪裡顏色需要加深。

儘管沒有一分錢的報酬,但大家幹得熱火朝天。

牆繪完成後,11歲的小書法家李茂寧給畫上寫了兩行字,「有人在雲中看海浪漂浮,有人在井中看落日餘暉。」

社區居民、猇亭區書法家協會會長揭斌也來揮毫潑墨,在另外幾面空牆題寫詩詞,行雲流水,妙筆生花。

從7月中旬到10月初,平淡無奇的牆面換上了「新裝」,趣味的圖案、灑脫的書法為它們賦予了新的生機,也給整個社區環境面貌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效果:居民滿意

「這是三文魚,還是金槍魚?」「我看像石斑魚。」「不對,明明是比目魚。」

雞山社區圍牆變成彩繪文化牆,一幅幅形象生動、色彩絢麗的牆繪引得不少路過的居民。彩繪前,居民議論紛紛。

「看了這些魚,感覺像是去了一趟海洋館!」居民包德英經過文化牆,細細品味。她指著有藍色斑紋的魚兒自言自語,「我瞅著像比目魚,但超市的比目魚好像沒這個線條。到底是什麼魚,真是怪。」

「我家孩子最喜歡這個大章魚。」居民馬志芬說,這道海洋文化牆,每條魚都很有個性,不但養眼還很養心。

馮金華說,感謝社區居民群策群力,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手繪作品不僅美化了社區環境,還影響著來來往往的居民,推動社會正能量的傳遞。

(三峽晚報記者張澤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