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證明,採用直流電磁彈射!中國CV-18和美國CVN-79技術爭霸

硬核deeper 發佈 2023-11-19T17:59:32.788537+00:00

兩艘航母各有特別屬性,中國003型名為福建艦,電磁彈射航母,而美國也開始了對福特級核動力二型——甘迺迪號航空母艦進行EMALS測試,而美國的這個測試就是電磁彈射航母!

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在系泊試驗之後將進行海試。而美國的一艘新航母也將在2025年問世,同是兩國新造的最先進航母,在這個時代將共同問世。

兩艘航母各有特別屬性,中國003型名為福建艦,電磁彈射航母,而美國也開始了對福特級核動力二型——甘迺迪號航空母艦進行EMALS測試,而美國的這個測試就是電磁彈射航母!

CVN-79甘迺迪號航空母艦,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二號艦,2011年2月25日切割鋼板,2015年8月22日安放龍骨,2019年10月29日下水,預計於2025年交付;塢內建設周期約4年,舾裝與海試周期至少6年。

因為CVN-79比我們早3年先下水,但是其測試階段並不理想,所以中國CV-18在進度上迅速追趕上了美國。

CV-18福建艦,003型航空母艦首艦,2010年代中期開始建設前期工作(可能於2016年動工),2022年6月17日下水,即將於2023年年內開始海試。

這輛艦都對戰鬥力做了同種晉升,將焦點全部集中在了戰鬥機上,準確地說是艦載機上面,由於天空軍事競賽的突進,中美兩國的戰鬥機已經遙遙領先於世界,作為令全世界數目的兩個「硬核戰鬥機玩家」,在新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上都開始向戰鬥機靠攏,圍繞天空機甲全力打造而成。

航母上的艦載機起飛方式分為兩大類:滑躍起飛和彈射起飛。選擇不同艦載機以及相應的起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航母的戰鬥力。

例如美國的「福特」號航母安裝了4部電磁彈射器:

而對於沒有大型、重型航母的日本和韓國而言,他們現在不得不循規蹈矩地進行前者方式,藉助滑躍甲板起飛是唯一可行的方式,而且自己沒能力發明研發新時代艦載機,固定的起飛方式還需要特定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能力的艦載戰鬥機,這也是為什麼韓國、日本為什麼不得不從美國進口F-35B戰鬥機才行。

就算是英國,他們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也採用的是滑躍起飛。簡單、維護費用小,但機動性已經屬於老傢伙了,因為滑躍甲板會限制戰鬥機起飛重量,導致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滯空時間和武器攜帶量都大受影響,一切都是固定且受到約束的,就算如何擺放艦載機都是個難以形容的尷尬。

我們中國也想玩彈射路線,起步是蒸汽彈射器技術,其製造加工技術掌握在美國手裡,例如美國「尼米茲」級和法國「戴高樂」號都是這項技術的起飛方式,而且彈射起飛需要製造要求非常高的專用彈射裝置

受制於人一直不是中國人想體驗的事情,故一不做二不休,跳過那所謂的蒸汽彈射系統,直接研究更新一代的裝置——電磁彈射器。而且是直流電電磁彈射!

首先根據多國專家介紹,電磁彈射器相對於蒸汽彈射器的優勢極大,例如可進行數位化管理和監測、對不同質量的飛機可靈活調節控制彈射力、電磁彈射裝艦的重量和艙容需求較低、維修保養相對簡便等。

但做了,就要一次性超越美國,根據美國海軍的測試結果:

「尼米茲」級航母的4部蒸汽彈射器通常可以保證每天最多進行200次的彈射起飛,而「福特」號的4部電磁彈射器將這個數字提升到270次,看似極大提升了航母艦載機的出動效率,但依舊不理想,因為福特號是交流電電磁彈射,22年平均作戰任務故障間隔周期(MCBOMF)可靠性是272次,遠低於4166次的要求。所以看似先進,但根本沒能達到先進技術下的先進可靠性。

誰都沒想到,中美的兩「福」對決,最關鍵的一個裝置是交流電VS直流電的對決。

平直甲板、電磁彈射這些對我國來說的新設計、新技術將引領我國航母事業穩步提升,而且我也一直認為,誰擁有更先進的航母,誰就能再推動更先進戰機的出現。

從我國的航天事業中可以得見,中國科技的快速突破同時還有另一個強項,就是安全性極高,如果電磁彈射器獲得巨大成功,讓我們以更高效,更方便地控制彈射力度,而且對於艦載機的類型也將得到晉升級的改變,大到運輸機、預警機,小到無人機的各類機型都能以彈射方式從航母上起飛,使航母的作戰能力更靈活更強。

電磁彈射器的研製難度很大,完善到千次不出故障的難度也可想而知。

我們需要有條不紊的探索航母技術,一方面研發新一代戰機,一方面同步開發新一代航母,我相信未來的某一天,強大的時代到來時,或許我們還會淘汰掉遼寧、山東兩艦,而這次福建艦對我國的航母事業儼然又是一次巨大成功。

或許,在未來我們會聽到某些西方國家大唱「中國威脅論」,但我無比自信的認為,那一天到來時,我已不再需要寫文去懟他們,而是站在一艘更加先進的航空母艦旁,或更加卓越的戰鬥機下面,驕傲地拍上一張自拍照,比什麼文字都更有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