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寶寶,更需關心PM2.5

金選醫課 發佈 2023-11-22T19:10:19.333450+00:00

近年來,PM2.5引起人們的關注,不少人呼籲將灰霾元兇PM2.5納入國標強制監測。環保部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公開徵求意見時,首次將PM2.5納入國標。家有寶寶,更需關心PM2.5,因為兒童是PM2.5的高風險族群。空氣中看不見的殺手PM2.

近年來,PM2.5引起人們的關注,不少人呼籲將灰霾元兇PM2.5納入國標強制監測。環保部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公開徵求意見時,首次將PM2.5納入國標。家有寶寶,更需關心PM2.5,因為兒童是PM2.5的高風險族群。

空氣中看不見的殺手

PM2.5是指空氣中懸浮的顆粒物,其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該數值的顆粒物能穿過鼻腔中的鼻纖毛,直接進入肺部,甚至滲進血液,危害人體健康。進入肺泡內的顆粒物被巨噬細胞吞噬,停留在肺泡里,持續地引起發炎,影響呼吸系統。研究發現,PM2.5能夠引起肺部血管通透性的改變、肺細胞損傷和加重氧化應激損傷,嚴重時會出現肺部炎性細胞滲出、肺間隔水腫。而由車輛廢氣、工業煙霧、香菸,以及某些建築裝潢材料釋放出的污染物所形成的PM2.5,我們一口氣能吸進五六十萬顆,甚至更多。

除了自己幹壞事,顆粒物還是一輛罪惡列車,細菌、病毒會搭著這輛「順風車」來到呼吸系統的深處,造成感染。顆粒物吸附的化學物質,如致癌物會產生致癌效應,二噁英可危害生殖系統。

空氣污染影響胎兒

波希米亞北部對接觸高濃度PM2.5的孕婦進行了研究,發現高濃度的細顆粒物污染可影響胚胎的發育。空氣中顆粒物質的濃度與圍產兒、新生兒死亡率的上升,嬰兒低出生體重,宮內發育遲緩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關性。

肺部受損

肺部的發育從胎兒期持續到18歲,如果在發育過程中空氣遭受污染,對肺部的影響將是永久性的,因為肺部缺陷難以修復。

美國研究調查了出生前就受母親吸菸影響,或在高污染地區長大,以及在距公路500米以內居住長大的孩子,發現他們長到18歲後,肺部的體積較常人要小,有的僅是正常大小的80%。他們不僅容易呼吸困難,而且一旦受涼或者染上流感,恢復時間也較長。這些孩子成年後患哮喘和肺病的機率很大,如果吸菸,70%會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炎。


為孩子築好防線

面對污染,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築好防線呢?

關注天氣預報

當空氣中含有大量PM2.5時,會造成濃見度變弱,天空灰霾的現象。現在很多氣象台都會預報灰霾天氣,如果預報結果為中度,孩子要減少戶外活動,回到室內及時洗臉、洗手、漱口,清洗鼻腔,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如果是重度,家長可關閉門窗,降低室外PM2.5的污染對室內的影響。

選擇居住環境

從孩子的健康角度考慮,郊區的環境顯然勝於市中心。如果住家周圍有大量綠樹、草地是最理想的。如果住在大馬路邊、工廠附近,那麼可以考慮購買空氣淨化系統,最大程度降低空氣污染對孩子的影響。

外出記得戴口罩

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妨攜帶口罩,在等車或是在馬路邊上可以給孩子戴上,以防空氣中的污染物經鼻、口入侵肺部。口罩以一次性為佳,並且要選擇醫用口罩,戴時要讓口罩緊貼面部,把鼻子和嘴巴都遮住。戴口罩時間最長不要超過6小時。

運動場所、時間很重要

運動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所以要鼓勵孩子多運動,但要為孩子選擇健康的運動場所。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喜歡運動的兒童患哮喘的機率,比不做運動的高出3倍,原因在於運動時吸入的污染空氣比沒有運動時多17倍。此外,冬春季節天黑以後到天亮以前,是一天中空氣品質最差的時候,應避免在該時段運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