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該拿什麼贏在未來?我看了矽谷的發展才知道!

人民郵電出版社 發佈 2023-11-23T13:33:46.674702+00:00

不久前,北京大學舉辦了第三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很多北大的保安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在業餘時間裡,他們有的苦練書法技巧,不僅成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還在書畫作品展中獲得一等獎;

不久前,北京大學舉辦了第三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很多北大的保安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在業餘時間裡,他們有的苦練書法技巧,不僅成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還在書畫作品展中獲得一等獎;


有的攻讀了在職研究生,並通過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還有的先後考取了各類職業技能資格證,讓自己更加專業地從事本職工作……



都說如今是一個「躺平」的年代,面對激烈的競爭,「擺爛」已成為不少人的生活哲學。可通過北大保安員的故事,我們看到了自強不息、努力上進的精神,這些對於當下年輕人而言,無疑具有積極的力量。


為人父母,在面對複雜的大環境時,總是忍不住思索——我們的孩子,未來該何去何從?家長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幫子女在這個危機與挑戰並存的世界體面地活下去?答案正在於三點——改變認知,選對方向,付諸行動。


01

改變認知:

拋棄功利教育,著重生涯教育



近年來,很多父母熱衷「雞娃」。不遺餘力的背後,是一條目標明確的培養路線——


雞出好成績—考進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為人生贏家。


這樣的規劃固然不能說有錯,但實際上卻把「成材」的格局看小了。


一方面,努力的全部意義只著眼於追求高分與名次上,教育變得功利而狹隘,只會日益內卷。孩子一旦脫離考試,很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人生價值。


而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速度遠超大眾的認知,人們對未來的預測也有太多的局限性。誰能斷言,現在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好工作」,未來就一定會依然大受歡迎呢?


戴爾公司在技術報告《下一個人類和機器夥伴關係時代》中指出:「2030年估計有85%的工作崗位尚未發明。」


而如今大眾印象中的「金飯碗」,比如律師、行政人員、翻譯、作家、會計師、記者等職業,也極有可能隨著計算機科學的興起而被機器所取代。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同樣如此。事實已反覆證明,沒有永遠長青的行業。以矽谷為例,《矽谷之謎》這本書中介紹了其發展的三個階段。從它誕生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為第一階段,全世界正從工業時代逐漸邁向資訊時代。在這個時期,矽谷的半導體行業如日中天,是名副其實的"矽"谷。


從70年代中期到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破碎為第二階段,全球進入資訊時代,矽谷的軟體和網際網路產業紅到發紫。


2003年之後為第三階段,即後資訊時代。在這一時期,矽谷在很多領域進行了創新的探索,比如利用大數據解決健康醫療問題、利用IT技術對一些傳統產業進行改造等。由此,其行業變得更加多樣而新穎。


可見,社會的不斷發展,註定要不斷淘汰舊的行業與崗位,將有限的資源讓給那些競爭力更強、利潤率更高的新興行業與崗位。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妨摒棄功利心、放下對成績的執念、淡化升學焦慮,把眼光放長遠,將孩子未來的個人職業和生涯發展納入培養目標,更多地去關注孩子本身的潛力與天賦。


畢竟,改變才是唯一不變的真理。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去著眼於孩子持續一生的成功,才可謂是成功的教育。



02

選對方向:

努力是基礎,選擇是關鍵


有句話說:「努力決定了個人發展的下限,選擇則決定了其上限。」一念之間,往往會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結局。因此每一次選擇對一個人都意義重大,尤其是人生關鍵節點的選擇——比如高考填報志願,就更加顯得至關重要。


縱觀過去,那些選對專業、抓住時代風口的人,都占得了先機。比如在房地產時代,土木工程專業炙手可熱;在網際網路時代,計算機專業則是絕對的香饃饃。而今日是資訊時代,機器智能被普遍認為是科技創新的下一個風口行業,該領域相關專業的求職者也備受青睞。這其中所指的「相關專業」,正包括機器智能的主力專業——電子信息類。


事實上,在機器智能的發展史上,信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矽谷之謎》中就提到,自從1946年電子計算機誕生以來,人們就一直在思考機器智能的可行性,並進行了很多探索。在此後的幾十年裡,機器智能研究一直採用基於規則的方法,也就是按照機械思維的慣性在發展,因此一度走入了死胡同。


直到資訊理論專家賈里尼克(Frederick Jelinek)從資訊理論出發,將很多機器智能問題變成了通信的問題,並且通過數據驅動的方法,解決了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棘手難題,困境才豁然開朗。而這,也奠定了人們今天利用計算機理解自然語言的基礎。


可以說,以資訊理論作為核心課程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成就了機器智能的輝煌,為其飛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選擇它作為孩子深造的方向,尤其契合未來發展趨勢,因此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03

付諸行動:

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指出:在當今社會,決定孩子未來的其實並非智商和分數,而是非認知能力。


所謂「非認知能力」,也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比如堅毅,自律,熱忱,感恩,樂觀,好奇心、創造力等等。它們無法用具體的數值來衡量,卻是孩子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對未來成功影響最大。


換句話說,相比考了多高的分數、拿了多少榮譽,孩子本身是怎樣的人,才是決定他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


那麼,哪些特質是這個時代尤其需要的呢?打開《矽谷之謎》,從矽谷幾十年長盛不衰的傳奇中,或許能窺得個人何謂「成材」的真相——


•叛逆精神


叛逆在矽谷似乎是一種常態。而其中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八叛徒」的故事。


1956年,電晶體發明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肖克利為了陪伴年事已高的母親,辭掉原先工作,在矽谷地區創立了自己的電晶體公司,並招募到了一批優秀的年輕人加入團隊。


然而,儘管專業能力一流,肖克利卻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他個性極強,很難共事,獨裁的風格讓他的下屬們忍無可忍。


最終,諾伊斯等八位年輕人在1957年9月18日向肖克利集體提交了辭職報告。這讓肖克利勃然大怒,直呼他們是「背叛了老師」的叛徒。


然而,「叛徒」這個詞在矽谷就此流行開來,並含有褒義,代表著一種叛逆傳統的創業精神。這種精神不僅締造了矽谷的傳奇,而且激勵著矽谷的幾代人不斷調整傳統,勇於開拓未來。


而對個人來說,過於乖順的孩子,往往沒有主見、墨守成規。因此,家長不妨以更加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叛逆與不聽話。這體現的,恰恰是敢於破局、守正創新的可貴精神。


•寬容失敗


在矽谷的歷史上,失敗和成功一直相伴。難能可貴的是,整個區域對失敗始終抱著寬容的態度,沒有人責備那些創業或投資的失敗者,更沒有人因為失敗而裹足不前。


在矽谷BEA Systems公司共同創始人比爾·科曼(Bill Coleman)看來,寬容失敗是矽谷成功的必要條件。人們從中學到的不僅是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更重要的還有承受失敗壓力的心態。


對於個人而言,一顆有彈性的大心臟是成功的前提。那是面對困境依然堅韌不拔的耐挫能力,也是哪怕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依然堅定如初的勇氣。


畢竟,只有輸得起的人,才有資格贏得漂亮。


•三論思維


所謂三論,即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它代表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廣泛應用於管理學、社會學、商學等諸多領域,是一種全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矽谷的處事準則。


與傳統機械思維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相比,三論提供的思維方式對世界的看法具有系統性、動態性、最優化的特點,用來解釋資訊時代的很多複雜現象要比機械思維更有效。


這對個人的啟發便是,要擯棄刻板印象,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同時,要擁有思辨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人云亦云、為了「隨大流」而盲目做出選擇。



•追求卓越


前蘇聯著名物理學家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提出過一個衡量物理學家水平的朗道等級。他把世界上的物理學家分為了五個等級,第一等物理學家的貢獻是第二等的十倍,第二等是第三等的十倍,以此類推,這一規律在各個行業都適用。


儘管從成本上來說,第一等的人才收入可能是第二等的兩三倍,但是前者的貢獻卻大了十倍。所以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採用最優秀的人才是最合算的。


在矽谷,只有不斷追求卓越的公司,才能站穩腳跟。而成就偉大的公司和創造偉大的產品,靠的是最優秀的人才。


因此,還是給孩子的平庸留點餘地吧。只有成為了不可替代的那一個,才能在高手如雲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價值。


04

從矽谷之謎中,探尋個體成功的奧秘


巴菲特曾說:「想成為最優秀的人,就要向最優秀的人學習。」


在不確定的時代,想讓孩子成長又成材,不妨從了解矽谷開始。那裡匯集了全球最頂尖的精英,誕生了許多改變世界的偉大公司,並且在歷次技術革命中始終沒有落伍。儘管它的成功不可複製,但通過那些卓越的人和事,我們一定能收穫別樣的啟發與感悟。


《矽谷之謎》這本書,正是全面解讀矽谷奇蹟的不二選擇。它由矽谷投資人、豐元資本創始合伙人、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博士傾心撰寫,多角度全方位揭秘了矽谷科技的創業史與成功法則。


它既是科技行業啟蒙書籍,能讓我們更加了解電子信息類專業及機器智能的前世今生;也是顛覆時代認知的經典之作,能讓我們在深度領略矽谷發展魅力的同時,體會兼具情懷和能力的矽谷精神,引發對教育的思考。


那麼,不妨就打開這本《矽谷之謎》,通過閱讀去一路探尋矽谷成功的奧秘,發現蘊藏其中的成材密碼吧!


推薦閱讀



《矽谷之謎》

《矽谷之謎》顛覆人們對資訊時代的認識、對創新和創業的理解的好書。作者吳軍通過介紹矽谷成功的秘訣,揭示了資訊時代的特點和方法論。


近年來,吳軍從技術和管理人員變成了投資人,他對IT領域,尤其是對科技創新因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根據這些年在矽谷所獲得的第1手資料,結合自己的思考,回答了長期以來令大家深感困惑的一個不解之謎,那就是—為什麼矽谷在全世界其他地區難以複製?


《矽谷之謎》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浪潮之巔》的續集或姊妹篇。在《矽谷之謎》中,吳軍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仔細分析了矽谷的起源和發展,對矽谷的創新力進行了深刻剖析,把矽谷的經驗提升到了理論高度,並且解釋了為什麼只有矽谷真正做到了寬容叛逆、寬容失敗、多元文化和拒絕平庸。這些特點造就了矽谷幾十年的長盛不衰。


《矽谷之謎》有助於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創業者、風險投資人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者深入研究、學習矽谷,也非常適合對科技創新與創業感興趣的人士閱讀參考。

關鍵字: